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內觀雜誌 n.28
作者 內觀雜誌編輯組 (編)
卷期n.28
出版日期2004.10
頁次25
出版者內觀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本期重點:指出菩薩行者,要認清自己所走的菩薩道內容。
關鍵詞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 菩薩道; 因果
摘要《瑜伽師地論》中第35-50卷的〈菩薩地〉是印度本土有關菩薩道的集大成的要典,其內容談空不多,注重實踐細節則多。本文指出,想走菩薩道就要先具有菩薩的種性,培養廣大的心胸,眼光放遠而實踐則要拉回當下。菩薩道的前階段可以說是為了培養慈悲心(菩薩菩提,悲所建立),整個力氣皆以前五度為主,此所以〈菩薩地〉只略提般若也。如果尚未具足菩薩種性,就奢談開悟、成佛,不外是戲論而已。走菩薩道時,要認清自己的目標和所處的階段,這些重點在〈菩薩地〉都有詳細的說明。

目次一、前言 3
二、〈菩薩地〉的架構以及各品的要義 3
(一)持瑜伽處(共18品)
(二)持隨法瑜伽處(共4品)
(三)持究竟瑜伽處(共5品)
(四)持次第瑜伽處(1品)
三、菩薩道中的重要階段 7
(一)十三住
(二)十一清淨
(三)十地、七種地
(四)不同階段的菩薩
(五)不同階段的斷障
四、菩薩道的廣大因果 12
(一)實踐六度和四攝
(二)行十種波羅蜜多
(三)播下十力的種子
(四)感果
五、菩薩道的修行要點和特色 17
(一)菩薩種性與真實菩薩
(二)懺悔與消災
(三)菩薩道的超越處
六、結語 24
點閱次數806
建檔日期2010.01.22
更新日期2023.08.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2064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