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敦煌涅槃經變的研究=The Nirvana Sutra Bian at Tun-Hung
作者 陳慧珠 (著)=Chen, Hui-zhu (au.)
出版日期1998.06
出版者華梵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f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邢福泉
畢業年度86
關鍵詞陳慧珠; Chen, Hui-Chu
摘要敦煌莫高窟開窟年代,依據武周聖歷元年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始於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清,目前保存了492個洞窟,共有有十六窟有涅槃圖保存下來。
關於敦煌涅槃經變的發展,佛教史告訴我們,南北朝時期,大乘涅槃佛性思想曾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入唐之後,逐漸式微。圓仁《入唐求法行記》記錄唐代長安的佛教盛況,其中不乏涅槃經典。
開窟造像和當時流行的信仰息息相關。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前輩學者的研究中,側重圖像或風格的討論,信仰背景的分析較為闕如。本文旨在討論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關於出自《大般涅槃經》的「五百官兵強盜」、「施身聞偈」等內容,由於信仰與圖像方面,自成獨特系統,故暫捨不論。
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前言」,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導出本文的問題中心。
第二章 「涅槃信仰與涅槃經變」,係利用敦煌寫經題記、佛教史、僧傳等史料,探討涅槃信仰的歷史背景與涅槃經變之關係。
第三章 「 敦煌涅槃經變的圖像意涵」,從涅槃圖像的特點,與新疆克孜爾、中亞的涅槃圖像比較,以推斷敦煌石窟涅槃圖像之角色定位與圖像淵源。以及各時期的表現特色。
第四章 「石窟配置與義理分析」,試圖從敦煌經變在石窟中的位置變化,探討北周、隋、唐涅槃圖像位置變化的意義其配置與意義。並從石窟整體配置中,探討經變的主題、經典依據、與意義。
第五章 「結論」,流傳於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並非單純的印度文化的移植,而是一種融合的風貌。由北周時期佛傳之一的涅槃圖、唐代一壁一經的巨幅經變,到晚唐涅槃經變消失於敦煌藝術原始創作的舞臺,都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實力與信仰背景。
目次摘要 I
目錄 II
表錄 III
圖錄 IV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涅槃信仰與涅槃經變 11
第一節 高僧弘揚 12
第二節 思想內容 21
第三節 涅槃經典的流傳 24
第四節 俗講與經變 26
第五節 涅槃信仰之形態與開窟造像 30

第三章 敦煌涅槃經變 38
第一節北周的涅槃經變 42
第二節隋代的涅槃經變 56
第三節初唐的涅槃經變 65
第四節盛唐的涅槃經變 68
第五節中唐吐蕃時期的涅槃經變 70

第四章 石窟配置與義理分析 90
第一節涅槃經變義理分析 90
第二節涅槃經變的發展與位置變化 99
第三節涅槃經變與石窟配置 105
第四節石窟配置與經文依據 109

第五章 結論 117

參考文獻 133
圖片出處 142

表 錄

表一 涅槃經典的註疏本 19
表二 敦煌涅槃經變與寫經題記年代分佈表36
表三 敦煌寫經卷數之比較 37
表四 佛陀與純陀經典譯文對照表 47
表五 敦煌各時期經變一覽表 101
表六 敦煌428窟四壁圖像配置圖 102

附表一 涅槃圖像與涅槃經典的對照表 77
附表二 敦煌莫高窟涅槃經變石窟配置表113

附錄 敦煌涅槃寫經題記總表 119
點閱次數442
建檔日期2000.12.14
更新日期2023.0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3692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