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作者 李明芳 (撰)
出版日期2002
頁次206
出版者中國文化大學=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出版地臺灣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志夫
畢業年度90
關鍵詞僧肇; 肇論; 中觀
摘要本文的內容結構,大體分成文獻與思想兩部份.
第一章,回顧現有僧肇研究成果,標定待決或未曾處理的問題.
第二章,僧肇的生平與著作. 全章主是考據工作,作為探究僧肇思想的文獻基礎. 重點置於會通慧皎《高僧傳‧僧肇傳》中學界認為仍有疑點的生平文記; 考訂題名為僧肇作品的真偽,並為真作標定年代; <涅槃無名論> 真偽辨,以此論尚有文獻衝突未能解決,且義理上未提及《中論》「世間即涅槃」,更以文章風格為<般若無知論> 與<答劉遺民書> 的結合等問題,暫定為疑偽之作; 附論《肇論》篇章編集次第問題,慧達《肇論疏》注疏所示編章次第已與今本編排次第有所不同,依卷後題記,論述此現象可能係抄寫時因合卷所致.
第三章,僧肇前的般若思想,包括般若經典傳譯; 兩晉時期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及依僧肇對三家義的批評,重新檢討本無,即色兩家的代表人物與思想;《般若經》與《中論》空假中義的區別. 以此作為探討僧肇思想的背景工作.
第四章,討論<般若無知論> 中觀思想.
第五章,討論<不真空論> 中觀思想.
第六章,討論<物不遷論> 中觀思想. 以上三章論述僧肇的思想確為依緣起立論的龍樹中觀思想. 其中第六章一併處理明‧鎮澄質疑<物不遷論> 所持論點及其前承思想的分析,及諸方與之辯論的相關論點分析,並依研究所得做出批評. 即鎮澄對該論的解釋自相矛盾,質疑無法成立. 而與之辯論的真界,德山所持論點成立,道衡,雲棲均不成立,幻有則只有部份成立.
第七章,僧肇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依宗派及歷代《肇論》注疏分別論述. 指出在判教的制約及自宗教理格局下,僧肇思想對天台,華嚴兩宗的影響甚微,而對淨土與禪則只有個別人物的影響,至於對三論宗的吉藏則影響確實存在,但在主教理的建構上並不明確.
第八章,當代重要學者對僧肇及其作品的評價,分哲學學者與佛學學者兩部份敘述,並評論學者們的評價或批評.
第九章,結論,本文研究結果的總結,及下一步研究論題的提出與展望.
目次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
第三節 結果預期 3
第四節 全文概述 4
第二章 僧肇生平及其著作 5
第一節 僧肇生平 6
第二節 僧肇的著作 17
第三節 〈涅槃無名論〉真偽辨 29
第四節 附論《肇論》的集編 40
第五節 結語 47
第三章 兩晉時期的般若思想 49
第一節 般若經典在兩晉時期的傳譯 49
第二節 六家七宗的般若學 51
第一目 本無宗 53
第二目 本無異宗 63
第三目 即色宗 65
第四目 識含宗 68
第五目 幻化宗 68
第六目 心無宗 69
第七目 緣會宗 71
第三節 般若經與龍樹中觀學派的空假中義 72
第一目 般若經的「空」「假」「中」義 73
第二目 龍樹中觀學派「空」「假」「中」義 77
第四節 結語 82
第四章 〈般若無知論〉的中觀思想 83
第一節 文本解讀基點標定 84
第二節 本論釋義 85
第一目 本論釋義 85
第二目 難問與答難釋義 87
第三目 〈答劉遺民書〉釋義 92
第三節 辨正 94
第四節 結語 95
第五章 〈不真空論〉的中觀思想 97
第一節 本論釋義 97
第一目 緣起無自性 98
第二目 諸法假名有 102
第三目 二諦 103
第四目 即假而真 105
第二節 辨正 106
第一目 不真空義辨正 106
第二目 「至虛無生」辨正 111
第三目 「非有非無」具描述義的辨正 113
第三節 僧肇的二諦義 115
第四節 結語 117
第六章 〈物不遷論〉的中觀思想 119
第一節 〈物不遷論〉解釋基點之再標定 119
第二節 本論釋義 121
第三節 辨正 128
第四節 晚明〈物不遷論〉諍論之再議 136
第一目 澄觀對〈物不遷論〉的看法 138
第二目 延壽《宗鏡錄》釋〈物不遷論〉 141
第三目 鎮澄《物不遷正量論》 143
第四目 諸家駁鎮澄 149
第五節 結語 165
第七章 僧肇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167
第一節 由宗派看僧肇思想的影響 168
第一目 三論宗 168
第二目 淨土宗 172
第三目 天台宗 173
第四目 華嚴宗 173
第五目 禪宗 174
第二節 由歷代注疏看僧肇思想的影響 176
第三節 結語 177
第八章 當代學者對僧肇思想之評價 179
第一節 哲學學者之評價 179
第一目 方東美之評價 179
第二目 唐君毅之評價 180
第三目 牟宗三之評價 181
第四目 勞思光之評價 183
第二節 佛教學者之評價 184
第一目 湯用彤之評價 184
第二目 印順法師之評價 185
第三節 結語 187
第九章 結論 189
參考書目 193
藏經 193
古籍 195
書籍 195
期刊論文 198
博碩士論文 202
附錄 205
點閱次數570
建檔日期2003.9.12
更新日期2023.04.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462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