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本土化之靈性照顧
作者 邱泰源 ; 陳慶餘 ; 釋宗惇 ; 釋惠敏
出處題名 安寧療護=Taiwan Journal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卷期v.7 n.1 (總號=n.23)
出版日期2002.02.01
頁次20 - 32
出版者臺灣安寧照顧協會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靈性照顧; 宗教師; 療養院; 安寧療護; spiritual care; hospice; palliative medicine;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
摘要本文從靈性的定義. 照顧架構. 對善終的影響,及靈性照顧人員(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培訓等角度,闡述依據佛法建立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之可行性,並舉實際個案照顧經驗為例,說明如何在照顧困境中突破關卡.
靈性照顧的七大要素從靈性與身心的關係. 無始以來存在的條件. 死後的生命. 靈性的內涵. 外顯,及靈性的療效等角度說明靈性照顧的實作性及有效性,且以此建立靈性照顧的架構理論.「靈性」定義為:「對正法的感應證悟與理解能力,是一種生命力及心智成熟的表現」. 正法指的是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幫助心性成長的智慧. 能感應正法,就能以學習成長的心境面對生死,產生智慧,緩解身心痛苦與死亡恐懼,得到善終. 因此,照顧架構上,以學習成長的方式,將善終目標分成「病情告知」.「接受死亡」.「感應靈性存在」.「依持佛法」作為不同階段的標竿,以減少對死亡的恐懼,提早對死亡的準備,完成遺願,終至超越死亡.
臨床上,受過訓練的佛教宗教師參與緩和醫療團隊照顧,經常扮演著直接而鮮明的角色,成病人及家屬在靈性問題上的求助對象,以維持病人的生命力,直至臨終前心性仍不斷學習成長,臨床法師的培訓需要經過分階的過程,以問題為導向的自主性學習,重視主. 客觀和直觀的評估方式,從瞭解病人的身心症狀及信仰著手. 學習期間以擔任第一線照顧的角色,建立關係後,透過專業且持續性照顧,對負責個案痛苦的緩解. 內在力量和生命品質的提升皆有所助益.
目次前言 21
佛法與靈性照顧 21
靈性架構研究 22
靈性照顧與善終 23
臨床法師的專業服務與培訓 24
臨床法門運用之實例 26
誌謝 29
ISSN18127266 (P); 18127266 (E)
DOI10.6537/TJHPC.2002.7(1).3
點閱次數1159
建檔日期2003.09.26
更新日期2019.12.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488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