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聲字與般若——試論梵語聲字在般若經典中的形態與功能
作者 周廣榮 (著)
出處題名 世界宗教研究=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卷期n.06
出版日期2019
頁次35 - 49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iwr.cass.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聲字; 《般若經》; 陀羅尼; 真言; 種子字; 曼荼羅
摘要梵語"阿剎羅"(akaṣra)一詞在印度古代文化背景中具有哲學、語言學兩個方面的意義。從哲學層面言之,akaṣra一詞具有不滅、不朽之義,因而用來指稱常住不滅的終極存在;就語言學層面而言,其義項為不可分析、不可拆分之義,通常指音節、字母,即梵語言文字最根本的拼讀、書寫單位。在漢譯佛典中,"阿剎羅"通常被譯作聲字、字、字本、字母,以陀羅尼、真言、明、咒、秘密語等形式,在以《般若經》為代表的大乘佛教經典中有廣泛應用。在早期般若經典中,聲字是以陀羅尼的形式出現的。六、七世紀以后,隨著秘密佛教的興起,梵語聲字在新出現的般若類經典中應用的更為普遍,其形態也更為多樣,其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從梵語聲字的前后變化中,可以看出它在般若經典的形態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化的過程,其功能與屬性也經歷了一個由方法到本體,即由方便到究竟的過程。
目次一、引言 35
二、早期般若經典中的陀羅尼與四十二字門 36
三、陀羅尼與咒語的合流及結集 41
四、般若理趣經法中的梵語聲字 45
五、結語 48
ISSN10004289 (P); 10004289 (E)
點閱次數39
建檔日期2023.08.10
更新日期2023.08.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951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