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頁239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引用及參考書目

一.引用書目

說明

引用書目計分古藉、今著、論文、期刊、工具書五類。

翻譯出版年份加〔1999〕以區隔著作年份。

未注版次者皆為初版。

1. 經典及注疏

《論語》孔丘弟子撰,朱熹四書集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本)

《禮記.祭義》卷四十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

西漢.司馬遷,《史記》。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井附編二種四》(台北.鼎文書局,1991七版)

東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藉,1981)

晉.常璩撰、劉琳校注,1985,《華陽國志校注》(四川:巴蜀書社)

晉.葛 洪,《抱朴子》(台北:大化,1987)

晉.皇甫謐,《高士傳》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第四函

宋.王義慶著/鄭晚晴輯注,1988,《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

梁.慧皎,梁.《高僧傳》(T50/2059)(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T/經號2059)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T55/2145)

梁.蕭 統,《文選》(台北:藝文,1979)

梁.蕭 繹,《金樓子》(叢書集成新編第二十一冊)(台北:新文豐,1985)

梁.劉勰著/趙史邑注譯,1991,《文心雕龍讀本》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初版

蕭子顯,楊家駱主編《南齊書》(台北:鼎文,1978)

姚思廉,楊家駱主編《陳書》(台北:鼎文,1978)

魏.魏收著,楊家駱1980校,《魏書.釋老志》,收錄於《新校本魏書并附西魏書四》台北:鼎文書局六版

宗 性,《名僧傳抄》收錄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或單行本《名僧傳抄.補續高僧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一版)

唐.姚察,姚思廉合著,楊家駱主編《梁書》(台北:鼎文,1975)

唐.道宣,《續高僧傳》(T50/2060)

范 曄,《後漢書》(台北:鼎文,1981)

李延壽,《南史》(台北:鼎文,1976)

房玄齡等,《晉書》(台北:鼎文,1976)

 

 

頁240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沈 約,《宋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1980六版)

趙宋.贊寧,《宋.高僧傳》(T50/2061)

趙宋.朱熹匯編/林松、劉俊田、禹克坤譯注,《四書》(台北:台灣古藉,1996)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1980)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

趙 翼,《廿二史箚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清.章學誠、葉璊校注,1984,《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代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一版1995六刷)

永 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1983)

清.劉世珩,《南朝寺考.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高楠順次郎等編,1994,《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 專書

1)中文部分

王貴民,1993,《中國禮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國良,1984,《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余光,1995,《中國歷史文獻學》台北:天肯文代

方立天,1993,《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

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初版八刷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

呂 澂,1979,《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

1984,《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收於《現代佛學大系》台北:彌勒

1993五刷,《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

呂大吉,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

汪文聖,1995,《胡賽爾與海德格》臺北市 :遠流

杜維運,1997,《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十四版

李幸玲,1995,《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號抽印本

李宗侗,1991,《中國史學史》台北:文化大學

李天命,1993,《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台北:鵝湖出版社在台四版

沈清松,1990,《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

周中一,1982,《佛學研究》台北:東大

吳汝鈞,1992,《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卓新平,1990,《西方宗教學研究導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唐君毅,1967,《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書局

曹仕邦,1980,《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

許冠三,1995,《新史學九十年》台北;唐山

 

 

頁240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黃懺華,1966,《印度哲學史綱》台北:真善美出版

陳士強,1993,《佛典精解.傳記部》上海:古藉出版社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郭博文,1980,《經驗與理性-美國哲學分析》台北:聯經

梁啟超,198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陶希聖,武仙卿,1979,《南北朝經濟史》台北:食貨出版社

張儐生,1987,《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幼獅文化再版

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

1991,《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

卿希泰,1997,《中國道教史》台北:中華道統

湯用彤,1957,《魏晉玄學論稿》北京市:人民社

1988,《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板橋:駱駝出版社

1992,《理學、佛學、玄學》台北市:淑馨

湯錫予,198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鼎文書局

1990,《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楊惠南,1978,《吉藏》台北:東大

楊郁文,2000,《佛教聖地隨念經註解》台北:甘露道

揚耀坤,1994,《中國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詹 英,1982,《《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北京:人民文學

鄔昆如,1975,《現象學論文集》台北:先知

1992,《哲學概論》台北:五南

鄔昆如、高凌霞,1996《士林哲學》台北:五南

趙仲邑,1991,《文心雕龍譯注》台北:貫雅

魯 迅,1990,《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

1990,《中國小說史.六朝之鬼神志怪書》台北:谷風出版社

1993,《古小說鉤沈》上海:古藉出版社,第三函第七、八冊

劉大杰,1993,《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

劉 鋒,1994,《道教的起源與形成》,臺北市:文津

鄭郁卿,1990,《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

蔡美麗,1990,《胡賽爾》台北:東大

蔡仁厚,1988,《中國哲學史大綱》臺灣:學生書局

薛惠琪,1995,《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謝重光,1990,《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

錢 穆,1988,《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釋道安,1978,《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釋印順,1968,《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

198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灣新竹,正聞三版

1982,《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

1986,《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

1992a,《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

1992b,《中觀今論》。臺北:正聞

1992c,《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

1992d,《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二版

 

 

頁242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2)譯文部分

笛卡兒(Descartes)著,錢志純、黎惟東譯,〔1984〕;《方法導論.沈思錄》(A Discourse on Method Meditation and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台北:志文

涂爾幹(Durkheim)著,芮傳明等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Daniel J. Adams 著,林瑞隆譯,〔1989〕二版,《聖經詮釋學》台南:豐生出版社

魯道夫.奧託(Rudolf Otto)著,成窮等譯,〔1996〕,《論「神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舒曼(Karl Schumann)編,李幼蒸譯,〔1994〕,《純粹現象學通論》臺北市:桂冠

R. Keesing 著,張恭啟,于嘉雲等譯,〔1989〕,《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杜普瑞(Louis Dupre)著,〔1988〕,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獅

麥奎利(Macquarrie, John),何光滬、高師寧合譯,〔1992〕,《二十世紀宗教思潮》(Twentieth-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台北:桂冠出版社。

T.R.V. Murti 著,郭忠生譯,〔1984〕,《中觀哲學》台北:華宇

畢普塞維克 (Pivcevic, Edo)著,廖仁義譯,〔1991〕,《胡賽爾與現象學》臺北市:桂冠

Robinson, Richard H. 著,郭忠生譯,〔1996〕《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Early Mâdhyamiika in India and China)南投:正觀出版社

夏 普(Eric J. Sharpe)著,呂大吉等譯,〔1991〕《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臺北:久大、桂冠

馬克斯.韋伯(Weber, Max),〔1993〕,《宗教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劉援、王予文譯,臺北市:桂冠

韋勒克(Wellek, Rene,)華倫(Warren, Austi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1976〕,《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

WIlliam James 著,郭博文,〔1990〕,《真理的意義》,台北:聯經

William R.G. Collingwood,〔1985〕,陳明福譯,《柯靈烏自傳》台北:故鄉出版社

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1993〕,《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商務印書

水野弘元,釋達和,陳淑慧譯,〔1991〕《佛教的原點》台北:恒沙

中村元,〔1953〕,《中國人之思惟方法》,徐復觀譯,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1989〕,《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結構群譯,台北:結構群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1989〕,《大乘佛教思想論集》,台北:天華

左藤達玄,釋見憨譯,〔1997〕,《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市:香光書鄉

 

 

頁243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謝和耐,耿昇譯,〔1994〕,《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台北:鼎商

韓廷傑譯,〔1996a〕,《島史》台北:慧炬

〔1996b〕,《大史》台灣高雄:佛光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1978〕,《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

路易斯.杜普列(Dupre, Louis),〔1986〕,《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傅佩榮譯,臺北市:幼獅

張憲譯,〔1992〕,《笛卡兒的沉思 現象學導論》臺北市:桂冠

3)外文部分

Allen, Douglas, 1978 Structure and Creativity in Religion: Hermeneutics in Mircea Eliade's Phenomenology and New Direction. New York: Mouton Publishers.

Bultmann, Rudolf "Is Exegesis Without Presupposition Possible?" in New Testament and Theology and Other Basic Writings, ed. and tr. Schubert M. Ogde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4), pp. 145-153.

Durkheim, Emile, 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llwood, Robert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lation by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ume). Trans. by Constant in Bounda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scartes. R. 1968.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trans by Elizabeth S.

1968, Vol. I, Discourse on Method, Pt VI

Eliade Mircea ,〔1958〕, translated by Rosemary Sheed,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1igion, New York: Sheed & Ward

〔1982〕, trans. by Derek Coltman, Ordeal by Labyrinth-Conversations with Claude-Henri Rocque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Religion: 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tr. John Oman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58)

Gadamer, H-G.1977,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D. E. Linge, Tra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ernet, Jacques, 1956, Les aspects économiques du bouddhisme dans la société chinoise du Ve au Xe sléicle.

Haldane, C. H. LL. D. and G. R. T. Ross, M. A. , D. Phol. (Camg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 Daya1, 1932,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London:

 

 

頁244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Husserl E., 〔1970〕, tr. by Dorion Cairns, Martinus Nijhoff,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簡稱 CM) The Hague, Fourth Impression.

1973,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Trans by Cairns. D. (Martinus Nijhoff. Hogue).

James, 1975, The Meaning of Truth, The Works of William James ,ed. Predson Bowers and Ignas k. Skrupakelis, Cambridge: Hav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H. Kieschnick, 1997,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Joseph J. Kockelmans ed., 1967, Phenomenology: 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and Its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pp.17~8。

Kant, Immaneul The Pralogisms of Pure Reason, from Critigue of Pure Reason, trans by Nouman Kemp Smith.

Lancaster, "The Oldest Mahayana sutra: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Buddhist development", Eastern Buddhist, New Series Vol. VIII, NO.1, 1975, p.36。

Leeuw, G. van der 1967,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 Gloucester: Peter Smith,

1986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 (Phanomenologie der Religion). Trans. by J. E. Turn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x Müller F., 1873,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of Religion,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1970,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Edmund Husserl, tr. by Dorion Cairns, Martinus Nijhoff. The Hague, Fourth Impression

Morick. H. (ed)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Reading form Descartes to Strawson.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p.78。

Murti T. R. V. 1960,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a study of the Madhyamika System", Engiish: G. Alien and Unwin

Otto Rudolf, 1958 The Idea of the Holy (Das Heilige). Trans. by John W. Harv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us, J. Samuel

〔1959〕, trans. by John W. Harvey, The Idea of the Holy, Australia: Penguin Books

1950, The Idea of the Hol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Reconstructing Eliad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coeur, Paul

Polkinghorne, Donald E.〔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頁245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Radhakrishnam S., 1951, "Indian Philosophy" London:V1; 592-93

Roche. Maurice "phenomenology, Language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an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 p. vii.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Barnes & Noble, Inc., Also in paper back: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Spence, D.〔l982〕. Narra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 New York: Norton.

Strong J. 1983, The Legend of King Awok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Thayer, H. S., Meaning and Action: A Critical History of Pragmatism, (Indianapolis: Ho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p.21。

Sharpe, Eric 1983 Understanding Religion, London: Cerald Duckworth and Company Ltd. The Old Piano Factory

Wilfred Cantwell Smith,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8).

3. 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王鏡玲,1999,《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王志楣,1996,《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朴宰雨,1990,《《史記》《漢書》傳紀文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宋安咼,1987,《中國寓言傳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呂光華,1990,《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曹志成,1996,《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陳榮華,1983,《胡塞爾自我學(Egologie)研究-從笛卡兒的「我思」到胡塞爾的意識》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逯耀東,1971,《魏晉史學的轉變及其特色》--以雜傳為範圍所作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楊茂秀,1980,《想像西方近代及當代知識論與心靈哲學之間的一個困擾問題之研究》台北:輔仁中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苑如,1996,《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劉 渼,1998,《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賴賢宗,1996,《實踐與希望:康德的“道德信仰”及其爭議 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顏尚文,1989,《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頁246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鍾彩鈞,1980,《二程聖人之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謝明勳,1992,《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碩士論文

王仁宏,1991,《知識與方法--笛卡兒《規則》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朴成文,1992,《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哲學研究所

朴敬姬,1982,《世說新語中人物品鑒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杜正宇,1999,《西魏北周時期具官方色彩的佛教義邑》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宋新民,1981,《變文因緣類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宋家復,1992,《章學誠的歷史構想與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一般歷史組

巫淑如,1996,《千姿百態人物畫卷-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李卓穎,1994,《分類疆界與身份──西陽雜俎與東漢到唐代之目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玉琦,1999,《魏晉玄學聖人觀之演變》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李建儒,1993,《海德格的存有與上帝問題》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李錫鎮,1981,《兩漢魏晉論體之形成及演變》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李正秋,1991,《威廉.詹姆士徹底經驗論研究》台灣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李建儒,1993,《海德格的存有與上帝問題》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李建忠,1991,《政教關係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

金旻鍾,1986,《先秦至六朝文學功能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吳家煜,1982,《佛洛依德宗教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林時民,1982,《劉知幾及其《史通》》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

林悅棋,1998,《生命原型的心境遇合一生命象徵之探索》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洪千惠,1997,《東漢郊祀與宗教祭祀制度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頁247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馬緯中,1997,《法與宗教之研究:論現代法治國下的宗教自由》台中:中興大學法研所

紀志昌,1998,《魏晉隱逸思想研究--以高士類傳記為主所作的考察》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唐敏銳,1986,《六朝書論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

梁承德,1991,《沈約及其作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 靜,1980,《漢書論贊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介英,1990,《韋伯論宗教的社會學意義-理念、制度與行為》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

陳昌明,1986,《六朝「緣情」觀念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桂市,1987,《幽明錄宣驗記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

陳立民,1978,《胡塞爾著《笛卡兒沈思錄》一書之研究-超驗現象初探》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黃耀崇,1993,《左傳霸者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紹英,1997,《先秦傳記文學發展過程的考察》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志洲,1990,《出三藏記集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鈺云,2000,《整體生命觀:以靈性經驗為中心的生態學觀點》,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黃耀崇,1993,《左傳霸者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雪梅,1999,《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陸豔冰,1999,《阿育王柱所呈現的世界觀》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曹德啟,1998,《曼陀羅的永恆回歸-婆羅浮圖》,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許德平,1969,《金樓子校注》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張蓓蓓,1983,《魏晉人物品鑒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張永政,1997,《讀者閱讀政治人物傳記式書藉之印象研究-以『李登輝的一千天』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淑容,199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與宗教觀》,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張錦池,1994,《知識之證成:可靠性理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楊素娥,1998,《榮格分析心理學派之神話觀》,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系

葉慧玲,2000,《元雜劇中「夢」的探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趙永吉,1999,《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遊戲觀念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廖卓成,1987,《梁啟超的傳記學》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頁248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廖宏昌,1985,《六朝文筆說析論》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劉嘉琪,2000,《伊里亞德象徵論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劉守成,1980,《萊爾「心靈的概念」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劉嘉誠,1997,《《中論》解脫思想之意涵》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劉苑如,1990,《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從觀念世界與敘事結構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劉國平,1993,《司馬遷的歷史哲學》台灣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劉慧珠,1992,《齊梁竟陵八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劉佩容,1994,《同理心與基督徒的愛》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盧景商,1990,《六朝文學體裁觀念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蔡錚雲,1976,《Husserl 現象學與其晚期展向之詮釋》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蔡智惠,1986,《涂爾幹思想研究-以「宗教生活之基本形式」為重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蔡英俊,1980,《六朝「風格論」之理論與實踐探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蔡芳定,1884,《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之美學批評法》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蔡瑄瑾,1995,《裴松之家學傳承及六朝史學的演變》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薛惠琪,1993,《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顏智英,1991,《昭明文選與玉台新詠之較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羅文駿,1997,《榮格〈評太乙金華宗旨〉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4. 期刊及單篇論文

王春南,1983.04,〈塔字和第一座塔考─新辭源〉塔條質疑),《南京大學報》pp.100-2

王順民,1998.07,〈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pp.227~253。

王夢鷗,1978,〈中國文體論之研究〉,刊於《文學季刊》第六期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的特質〉,收錄在《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巴 宙,1977,〈喬達摩佛陀之凡聖問題〉收錄於《佛光學報》第二期,台灣高雄:佛光

 

 

頁249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方立天,1998.11月,〈佛道互動──以心性論為中心(上)〉,《哲學與文化》,25卷11期

史葦湘,1983.06,〈劉薩訶與敦煌莫高窟〉《文物》卷 1983:6,pp.5-13。北京:文物編緝委員會

全漢昇,1980,〈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9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 pp.19-32。

成建華,2000,〈從「緣起論」看佛教的「無我」思想〉收錄於《中國佛學》第三卷第一期。(台北:)

宋立道,1999.07,〈《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觀念〉,《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pp.35~51

杜維運,1985,〈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序〉收錄於《聽濤集》台北:弘文館

李明濱,1997,〈俄國的佛寺與佛學研究〉收錄於《第一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台灣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李玉珉,1989,〈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第六卷第三期,pp.75-104

李幸玲,1997,〈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pp.127~157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李孝本,1980,〈北周之破佛資料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 pp.277-289

李豐楙,1993,〈正常與非常:生產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國立成功大學:《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

呂有祥,1999,07,〈佛教辯證思維淺釋〉,《宗教哲學》,5 卷 3 期

武金正,1999年春季號,〈解放神學與後現代主義的趨勢〉,《神學論集》,119期

林本炫,1999.06,〈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37卷2期

林保堯,1988.09,.〈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造像記文的用語、紀年、意旨試析〉,《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pp.1-52

林伯謙,1998.05,〈北傳佛教與中國素食文化。,《東吳中文學報》第4期,pp.93-138

林本炫,1996,〈國家、宗教與社會控制:宗教壓迫論述的分析〉,思與言,第34卷第2期

林安梧,1999.06,〈迎佛牙文化現象之哲學考察〉,《思與言》37卷2期

周伯戡,1999.06〈讀僧叡〈小品經序〉〉《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 pp.157-198

馬世長,1981,〈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收錄於《敦煌研究》期刊,敦煌市:甘肅人民出版社試刊第一期

孫修身,1985,〈劉薩河和尚事蹟考〉《1983年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pp.272-310。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孫智燊,〈胡色爾現象學與唯識學思想初探〉,《中國佛教》第二十八1~5期

 

 

頁250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桑靖宇,1999.07月,〈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與龍樹“空”的思想之比較〉,《宗教哲學》,5卷3期

耿 寧,〈從現象學的角度看唯識三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四卷,第一期

曹仕邦,1980,〈《晉書》立僧傳之歷史意義〉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冊》(台北:大乘文化)

〈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載於《新亞學報》第六卷第一期。

陳振崑,1998.12,〈由唐君毅對於道德意識與宗教意識的對比分析,論宗教意識的「超主體性」〉,《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

陳祚龍,1973.05,〈劉薩河研究--敦煌佛教佛教藝術解析之一〉《華岡佛學學報》卷3,pp.33-56。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陳榮華,1996.01,〈葛達瑪(H. Gadamer)遊戲概念中的存有學〉《哲學論評》19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pp.159-196。

陳寅恪,1980,〈明季演黔佛教考序〉收錄於《陳寅恪文集之三》上海:古藉

陳 直,1980,〈漢晉人對《史記》的傳播及其評介〉,收入吳澤編,《中國史論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世驤,1970,〈中國詩之分析與鑒賞示例〉,收於《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傅偉勳,1990.04,〈《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pp.118~147。

1997.07,〈從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曾永義,1983,〈從西施到梁祝〉一文,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逯耀東,1975,〈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六期

1980,〈從《隋書.經藉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收錄於《食貨月刊》10卷4期 張曼濤著,1983,〈涅槃思想研究〉收錄於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冊34台北:彌勒出版社初版

1982,〈魏晉志異小說與史學的關係〉收錄於《食貨月刊復刊》第十二卷,第二期

1992,〈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收錄在《新史學》第三卷第二期,台北

〈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今」之開端〉,載《輔仁歷史學報》第五期

黃茜芳,2000.01,〈用身體挑戰禁忌〉,《典藏》

黃承武,1999.10.19,〈幽浮紀事〉《聯合報》37版

陸豔冰,1998,〈阿育王的統一與並治〉,《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楊惠南,1999.07,〈智顗的二諦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 pp.43-68

 

 

頁251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顏尚文,1990.10,〈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 pp.43-89

1996,〈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台大佛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pp.167-184

1998,〈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經》與「佛教國家」的建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pp.99-128 薩孟武,1980.10,〈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pp.137-154。

張瑞德,1981,〈心理學理論用於中國傳記研究的一些問題〉,《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

張展源,1995.02,〈伽達瑪美學之批評〉《中國文化月刊》台北: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第184期

鄔昆如,1997,〈哲學的十大問題,第九講──「神」〉,《哲學與文化》4卷6期

詹秀惠,1983.06,〈洛陽伽藍記的作者與成書年代〉,《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刊》第1期,pp.51~61。

劉增貴,1986,〈論後漢的人物評論風氣〉收錄於《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六輯》台北:幼獅劉苑如,1996,〈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集刊》8期,.03

劉若愚,1978.06,〈中西文學理論綜合初探〉,杜國清中譯,刊於《現代文學》復刊第四期

劉苑如,〈六朝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03,《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集,

鄭學禮,1988.07,〈三論宗中道思想的真理與邏輯觀〉,《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七期,pp.32~45

1991.01,〈三論宗之哲學方法〉,《臺大哲學論評》台北:台灣大學

霍熙亮,1993.02,〈莫高窟第72窟及南壁劉薩訶與涼州聖容佛瑞像史跡變〉《文物》卷 1993:2,pp.32-47。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賴鵬舉,2000.07,〈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pp.349-391

1997.10,〈中亞的禪法〉,《圓光佛學學報》,桃園:圓光出版社,pp.63-78

1993.10,〈東晉慧遠法師〈法性論〉義學的還原。收錄於期刊《東方宗教研究》第三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研究中心)pp.32~7

賴姿蓉,1996.06,〈琉璃身心.水月世界-法身寺禪修之旅〉,《人生雜誌》第 154 期,台北:人生雜誌社盧秀文,1991.08,〈劉薩訶研究綜述〉《敦煌研究》卷1991:3,pp.113-115。敦煌:《敦煌研究》編輯部

蔡纓勳,1986,〈僧肇般若思想(以不真空論為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0期pp.383~485

蔡彥仁,2000.12,〈經典詮釋與文化匯通──以吳雷川為例〉台北:政治大學「經典詮釋」學術會議宣讀

 

 

頁252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蔡維民,1999.09,〈從「宗教」與「宗教感」的理解來省思人文宗教──兼論批判理論宗教觀〉,《哲學與文化》26卷9期

蔡瑞霖,〈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關於唯識學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考察〉,《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薩孟武,1980,〈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pp.137-154。

饒宗頤,1987,〈劉薩河事蹟與瑞像圖〉《敦煌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pp.336-349。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

釋恆清 1996,〈《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pp.31-88

2000,〈《大智度論》略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pp.155-165

釋如嵩,1999.05〈《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市:福嚴佛學院

玉城康四郎著,李世傑譯,〔1989〕,〈唯心的追究〉《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

1985,〈ブツダを軸とする解脫の構造〉日本佛學會編《世尊觀》京都:平樂寺書店

中村瑞隆,1953.12,〈法身の系譜〉,《宗教研究》第一三七期

石川海淨,1953.10,〈佛身思想の源流に就いて《大崎學報》第100期

加藤伸孝,1974.12,〈法身の思想史的展開〉《京都家政短大研究紀要》第十三期

神林隆淨,1942.07,〈法身に就いて〉《宗教研究》112, 113期

河村孝照,1969.03. 〈大乘捏槃經による法身思想の一考察〉,《東洋學研究》第3期,東京:東洋學研究所

森江俊孝,1973.12,〈梁三大法師の感應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九州大學における第二十四回學術大會紀要(一)〔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第 22 卷,第 1 號,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藤下洸養,1973.03,〈方便法身の意義--救濟者の資格と二種法身の論理〉,《龍谷大學論集四百號--親鸞聖人御生誕八百年記念特集》〔Ryukoku Daigaku Ronsh〕第400卷,京都:龍谷學會雲井昭善,1982,〈原始佛教における〉《佛教思想の解脫》京都:平樂書店

篠原亨一,1994.07,'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lve: 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中華佛學學報》第 7 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Huang Chi-chiang, 1998.07, 'Consecrating the Buddha: Legend, Lore, and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Relic-Veneration Ritual in the T'ang Dynasty' 《中華佛學學報》第1l期 pp.483~533 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Richard Robinson, 1957.06, Some Logical Aspects of 'Nagarjuna's' Syste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pp.291-308。

 

 

頁253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Beatrice Lane Suzuki, 1948,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David Marlow Ltd.; , pp. 36-48

A. L. BAWHAM, 1959,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p. 277, New York: Grove Press, Inc.

Hajime Nakamura, 1958.07, "Buddhist Logic Expounded by Means of Symbolic Logic", Jou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Whaling, Frank, 1985, "introduction" in F. Whaling e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II. Berlin: Mouton Pubilishers. pp.1-19

Habito Ruben L.F., 1976.12,〈「法身」の二種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愛知學院大學における第二十七回學術大會紀要(一)〔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第25卷,第1號,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5. 工具書

林尹、高明主編,1993普及版,《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陳育仁等主編,1997,《劍橋百科全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釋慈怡主編,1976,《佛光大辭典》台灣高雄,佛光出版社

小口偉一、堀一郎監修,1961,《宗教學辭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

安傑利斯/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1999,《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Eliade, Mircea. 1987,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

Brugger, Walter. 編,項退結譯,〔1989〕,《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市:華香園

二.參考書目

1. 中文部分

王 力,1987,《漢語語音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文亮,1993,《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國良,1978,《搜神後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岳川,1999,《現象學与解釋學文論》(Literary theory of phenomenology & hermeneutics eng)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宇野圓空,1943,《宗教學通論》日本:八洲書房

杜小真,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少雍,1987,《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成都:重慶出版社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臺北市:幼獅

李亦園,1998,《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縣:立緒

 

 

頁254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李豐楙,1996,《謫降與誤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岑家梧,1996,《圖騰藝術史》,臺北市:地景

林鎮國,1999,《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縣:立緒

張大可,1986,《史記論贊輯釋》陝西,人民出版社

張仁育,1984,《駢文學》第一章「中國語文述略」台北:文史哲

張盛彬主編,1989,《文科論文寫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陳百希,1979,《宗教學》台北:光啟

許大同,1983,《宗教學》台北:五洲

楊惠南,1991,《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藍吉富,1997,《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

錢中文,1989,《文學理論發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師培著,舒蕪校點,1998,《中國中古文學史.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紹唐,1972,《傳記文學與文史新刊》台北:傳記文學

逯欽立輯,198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

鐘 濤,1997,《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廖炳惠,1990,《形式與意識形態》,臺北市:聯經

鄔昆如,1999,《宗教與人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賴永海,1990,《宗教學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譚達先,1982,《中國民間文學概論》台北:木鐸出版

傅飛嵐,林富士主編,2000,《遺跡崇拜與聖者崇者崇拜》台北,允晨

釋聖嚴,1995,《比較宗教學》台北:臺灣中華

2. 譯文部分

亞德烈(Aldrich Virgil C.)周浩中先中譯,〔1991〕,《藝術哲學》,台北:水牛

布萊恩.莫里斯(Morris, Brian),張慧端譯,〔1996〕,《宗教人類學導讀》(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An Introductory Text),臺北:編譯館

戴孚高(Delfgaauw, Bernard)撰 傅佩榮譯,〔1979〕,《二十世紀的哲學》台北:問學出版社

佛洛依德(Freud, Sigmund)〔1986〕,《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台北:志文出版社。

高達美(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第一卷,台北:時報出版社。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慶熊譯,〔1990〕,《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台北市:唐山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與莫比爾(Bill Moyers)合著,朱侃如譯,〔1995〕,《神話》台北:立緒文化

Campbell, Joseph & Bill Moyers, 〔1995〕《神話》(The Power of Myth),朱侃如譯,台北:立緒文化。

 

 

頁255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1986〕《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台北:志文出版社。

Luhmann, Niklas,劉鋒、李秋零 譯,〔1998〕,《宗教教義與社會演化》,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莫洛亞(Andre Maurois)著,陳蒼多譯,〔1986〕,《傳記面面觀》台北市:臺灣商務

賽迪琅琪(A-D. Sertillanges)著,李貴良譯,〔1988〕三版,《聖多瑪斯形上學》台北:三民

舒茲(A. Schutz)著,盧嵐蘭譯,〔1991〕,《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久大 :桂冠

Starbuck E.D. 楊宜音譯,〔1997〕,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宗教心理學》,台北:桂冠

休斯頓.史密士(Smith, Huston),(1998〕,《人的宗教》(The Worlds Religions),劉安雲譯,臺北縣:立緒

弗騰.薛恩(Sheen, J. Fulton),吳文宗譯,〔1974〕,《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臺北市:幼獅

瓦哈(Wach, Joachim),〔1980〕,《比較宗教學》台北:大乘文化

Weber, Max.1992b,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2》台北:遠流出版。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台北:遠流出版

文德爾班(Windelband, Wlheim)羅達仁譯,〔1998〕,《西洋哲學史》(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 外文部分

Allen, Douglas

1988 "Eliade and History". Journal of Religion (68), 545-65

1998 Myth and Religion in Mircea Eliade.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Altizer, T.J.J.

1963 Mircea Eliade and the Dialectics of the Sacred. Philadelphia: Westminister Press.

Andrew Olendzki, 1996, A proposed model of early Buddhist liberation, Pali Buddhism, Curzon Press.

Cave, David

1993 Mircea Eliade's Vision for New Huma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havamony, Mariasusai, 1973, Phenomenology of Re1igion, Rome: Gregorian Univ. Press,

Descartes, 1996, Meditation on First Philosoph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ety Press)

Husserl, 1931, 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 W. R. Boyce Gibson. New York: Macmillan.

 

 

頁256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Eliade, Mircea,/Kitagawa, Joseph M./Long, Charles H., 1969 Myths and symbols: studies in honor of Mircea Elia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liade, Editor in Chief.) New York: Macmi1lan.

1961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rans. by W.R. Trask. New York: Haper & Row.

1986 Symbolism, the Sacred, and the Arts. Ed. by D. Apostolos-Cappadona. New York: Crossroad.

1954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Trans. by W.R. Tras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Trans. by R. Sheed. New York: Sheed & Ward.

F. Max Müller,1873,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of Religion,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Gadamer, H-G.1977,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D. E. Linge, Tra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The Message of the Buddh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itagawa, Joseph M. and Long, Charles H. (eds.), 1969, Myths and Symbols: Studies in Honor of Mircea Eliad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uw, G. van der (Gerardus), 1986, Phanomemo1ogie der Religion.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 translated by J. E. Turner with appendices incorporating the additions to the second German edition by Hans H. Penner; with a new foreword by Ninian Smar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lson, Carl 1992 The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of Eliade. New York: Martin's Press.

S. Radhakrishnam, 1951, Indian Philosophy, (London,) VI

Schleiermacher, Friedrich On Religion: 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tr. John Oman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58)

Tillich, Paul, 1972, edited by Robert C. Kimbal1,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 Happer & Row

Taylor, Mark C.(ed.)

1986 Deconstruction in Contex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er Max 1989 The Agrarian Sociology of Ancient Civi1izations, tr. R. I. Frank, London & New York: Ve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