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兩家思想的異同

梁隱盦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0期

頁109-130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109頁
            我國自明及清,秉政者為消除教派之爭,並欲與人為善
        ,遂有儒釋道三教同源之論。近世暴行邪說,風俗日淪,道
        德不足以範圍,法令不足以懲戒,有心世道者欲治宗教道術
        於一爐,亦有倡儒釋道耶回五教合一之說。從勸激以善一點
        言之,則三教五教之旨似無不同;然考其說理之淺深,陳義
        之歸趣,緣起流變,各自互異;同源合一,實未許一例看。
        今捨道耶回不談,以儒佛兩家,自隋唐而降,曾彼此融洽、
        調和,千五百年來,影響我國思想文化至深且鉅。不有諧同
        ,何能契合,此又有待於較量者也。餘以為兩家思想,儒儒
        佛佛,本各有理路,其所以能合流者,固自有其相同之點。
        而同者其枝葉,異者其根本;同者義中之一環,異者目的之
        究竟。容比論之:        
                一、 中國本土文化──儒家及其代表孔子        
            每一個民族及國家,莫不有他的文化與文明。所謂文化
        ,即是該民族或該國家人群生活的各        
        110頁        
        方面。屬於物質生活,如衣食住行及對抗與順應自然界以生
        存種種;屬於精神方面,如偏於理智的哲學科學,偏於情感
        的文學宗教藝術;屬於社會方面,如人與人之間,家族以至
        社會,國家以至世界,一切社會組織、政治制度、經濟關係
        、風俗習慣、道德倫理等等。凡此三方面,都要解決,而且
        要滿足。解決和滿足的方法,是謂文化。至於解決和滿足的
        成績,則是文明。每一個民族國家對於解決生活的方法各有
        不同,故每一民族國家的文化不同;其滿足的成績有高下,
        故其文明亦各異。
            我國之文化如何?且看他的解決生活方法。在有五千年
        歷史的中國,孔子是一個劃時代人物。孔子繼承二千五百年
        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有統系的綜合整理和樹立一套道
        德倫理,這就是儒家思想。
            漢書:「儒家者流,遊文於六藝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垂其言,於道最為高
        。」
            史記:「儒者以六藝為法──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
        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因此,以後二千五百多年,一直受其影響。所以我國文
        化,以孔子的儒家為代表,而儒家的解決生活方法,就是倫
        理道德思想。        
        111頁        
            倫理道德,目的在如何維持人與人的關係。將群體分為
        五關聯類:「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是謂五倫
        。五倫之間,彼此有遵守的道德:「父子有親,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謂倫常、倫理,亦即
        人倫道德之範疇。在個人方面,涵詠饜飫,仁義以為禮,禮
        樂以為用。在社會方面,又建立一套宗法制度,「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
        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與國人交止於信。」上下尊卑,
        各安其分。
            凡此解決生活方法,在使人與人相安無事,和平共處。
        所以,其結果是保守、安分、調和、澹泊、不計利害、順時
        聽天;對物質不奢欲、不強求;對自然不抵抗、求順適。著
        重內心滿足,難擴展科學精神,不為甚麼,只是甚麼。
            孔子之「述而不作,敏而好古」,保守而已。「必也正
        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安分而已
        。「毋意、毋固、毋必、毋我」、「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
        可」、「聖之時者也」,調和而已。
            大抵解決生活問題,旨趣有三:第一、要求無限滿足,
        故須向前向前。第二、不求解決,不加改造,只調和意欲,
        隨遇而安,不向前而向左右看。第三、取消問題,將要求解
        決之問題取消之,是為徹底解決,向後向後。若謂西方人以
        第一旨趣,則我國人是選擇第二。所以,其文化如        
        112頁        
        彼,其文明又如此。        
                二、印度佛家思想及釋迦牟尼        
            說到印度,印人早已孕育一種高深哲學而又染有多少宗
        教氣息。在釋迦牟尼之前,從奧義書至六派哲學,都以研究
        生死問題及解脫生死為歸趣,迨釋迦牟尼更歸納綜合之,創
        立佛教。佛教說理,當然比一切外道高深完備,但其解脫生
        死問題,則似仍然一貫。故以釋迦牟尼佛家思想代表印度文
        化。
            佛家思想如何解決生活問題?他既非同於西方人第一歸
        趣,亦不用中國人第二個方法。他選擇第三個方法,取消問
        題。
            如上所說,生活問題必要解決與滿足。但問題非一,低
        還有高,易還有難,簡單還有複雜,愈解決愈多、愈難,未
        必盡能令其滿足。假如將問題列分如下三類:一、可滿足的
        ,二、不一定能滿足的,三、絕對不能滿足的。因果勢力,
        自然法則,皆屬於第三類。人永不死,花永不謝,此類問題
        ,永難滿足解決。
            但是佛家要解決的是永不能滿足之問題,是人生之生老
        病死問題。
            佛本行經關於釋迦為太子時,在田野四門遊觀有一段記
        載:        
        113頁
              太子出外野遊觀看田種時,彼地內有作人赤體辛勤而
              事耕墾,飛鳥吃蟲,共相殘害。……世間眾生受種種
              苦惱,展轉其中,不能得離。云何不求捨是諸苦?…
              從東門出,見一人佝僂低頭,鬢囗如雪,四肢顫掉,
              行步不安。問馭者知為老人。貴賤雖殊,凡是有生,
              悉皆有老。於是思維作何方便得免衰老之相。
              從南門出,又見一人,身體羸瘦,面色痿黃,喘氣微
              弱,命在須臾。問馭者知是病人。一切天人,皆悉不
              免。
              從西門出,見一死屍,在此路上。一切世間之人,無
              分貴賤,不擇賢愚,皆不免死。太子情思不悅,端坐
              思維,默然繫念。               
            佛家既要解決此等永難滿足問題,而又無法解決。因此
        ,對此生老病死,駭怕,不願看見,進而對此世界,不願活
        下去。唯一辦法,只有出世──離去此世界。有生,才有老
        病死;無生,則老病死可免。於是以無生為歸向。怕生,不
        是怕死。怕生,所以不要生。
            我國人怕死,所以肆意享樂,或求方術神仙,要求不死
        ,實在戀世。而佛家怕生,盡力求不生,要求無生,實在出
        世。
            所以佛家小乘,趨向得阿羅漢果。大乘則不獨自己入涅
        槃,還要將無量眾生一齊度入涅槃。
            大毗婆沙論:        
        114頁
              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
              諸趣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
              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
              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還有,佛家的禪定止觀工夫,皆是引到無生法忍的方法。
            由此,佛家將生的問題根本取消,則對於由生而引起的
        物質生活社會生活以至精神生活都不必談了。此之謂出世間
        思想。        
                  三、儒佛相異點        
            儒佛兩家思想概約如上,如其相異可知,犖犖大者,如
        下五點:        
                  一、 現世與無窮──宇宙和生命看法不同        
            a.宇宙觀:儒家只談人生,不談宇宙論。故「六合之外
        ,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而佛家則談
        認識論並及宇宙論,有「十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虛空無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始無終」。如
        佛經說:「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從是西方過十萬
        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東方度三十六恆沙國有世界
        名須彌相」。「往上方界分        
        115頁        
        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認為除娑婆世界之外
        ,還有無量無邊世界,有物質,有生命,可經可歷。方之儒
        家避而不談,大異其趣。
            b.生命觀:儒家對生命體,獨尊人類。以人為萬物之靈
        ,薄禽獸草木為無性。而佛家所謂「眾生」「有情」,一切
        有生命的東西均屬之,情識與生命,不獨人類獨有。並將生
        命體分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類,是謂六
        趣。又謂:「虛空無盡,眾生亦無盡。」兩家對生命體觀,
        廣狹不同。
            c.生命過程:儒家獨重現世,不談生之前死之後。宋儒
        亦只儱侗說:「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生」,或如死後「三不
        朽」之說而已。論語子罕篇:「季路問鬼神,子曰:未能事
        人,焉能事鬼。又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說苑:「子貢問人死有知無知,孔子曰:謂知則恐孝子
        順孫,妨生以送死;謂無知則不孝子棄而不葬。汝死自知,
        未為晚也。」而佛家則有「分段生死」「因緣業果」之說。
        由於業力推遷,輪迴六度,死生生死,永無盡期。如四諦中
        之苦諦集諦,闡明眾生以過去業集為因,得現生感受苦果。
        又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死」,乃生死流轉之正確釋義。
            涅槃經:「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        
        116頁        
            心地觀經:「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
            攝大乘論:「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佛家對生命去來,剖釋甚明。        
                  二、苦與樂──人生價值看法不同        
            人生有無價值?英國作家阿基薩恩曾描寫過:人生渡過
        煙霧漠漠的長橋。走的方法儘管千差萬別,而最後都歿於漠
        漠煙霧之中,所謂幻的人生是也。但在旅行者本身,前後雖
        糢糊不清楚,而中間的生存,仍儼然而有,這個有便是獨立
        的價值。由此觀念看來,人生仍是有價值的。若以樂與苦來
        估定其價值,則人生究竟是樂抑苦?
            儒家從觀感上邊看,說人生是樂。佛家從本質上邊看,
        說人生是苦。
            能觀感是自心,所觀感是他物。不繫情於他物,則樂生
        於自心,故無入而不自得。儒家所謂:「自樂其樂」、「樂
        天知命」、「樂於天機而動」。對一切現象,都覺得活潑潑
        地。宋儒之尋孔顏樂處,如論語: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點爾何如?曰
              :「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              
        117頁              
              ﹗亦各言其志也。曰:「莫眷者眷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
              然嘆曰:吾與點也。                
            佛家則從本質去看,認識較為深刻。其以為人類生存在
        自然的他及精神的我兩方面。自然運行與自然法則既不能改
        變,而又常常與精神的我相反。於是精神的我就不得不有要
        求有反抗,以祈求澈底自由。由於一面被束縛,一面求自由
        ,遂造成矛盾人生。除非無所要求,或有求而必得。若求而
        不得,便有痛苦。要求愈高,痛苦愈大;要求愈發展,痛苦
        愈深,此乃必然之理。佛家謂人生是苦,其觀念由此建立。        
            如三苦之苦苦、行苦、壞苦。四苦之生苦、老苦、病苦
        、死苦。八苦之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又如四諦之觀一切苦為苦諦,觀苦
        之因為苦集諦。觀苦滅為苦滅諦,觀對治苦集之道為苦道諦
        。皆以最深刻立場為出發,建立人生是苦理論。不過,佛家
        此種觀念,又不同於通塗之厭世主義。他不否定人生價值,
        須面對此苦而認識人生而已。        
                  三、中庸與澈底──解決方法之不同       
            儒家「中庸」之中,與佛家「中道」之中,各有不同涵
        義。
            程子謂:「不偏之謂中」。鄭玄謂:「中庸者,以其記
        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
            中庸是中和之用。大學第四章:「知者過之,愚者不及
        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過        
        118頁        
        猶不及,都是極端而非中。大學第六章:「執其兩端用其中
        於民」。然後如第一章「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此是儒家做人處事方法。
            佛家固然不要兩個極端,並兩個極端之中間也不要。中
        道含有「絕對」「不二」意義。非兩者之中,亦非兩者之調
        和,而是兩者之否定。儒家在兩者之上用工夫,佛家在兩者
        之外說話。解決之法,一是調和,一是徹底。
            舉最淺例說明:有甲方兩個相反意見,儒家必得使甲意
        見稍減其堅持態度,漸近於乙;又使乙稍減去其不同於甲的
        各點,漸近於甲。各各從兩極端回程,至相遇於一中點為止
        ,由異而同,此中庸之解決方法也。佛家則將甲的意見取消
        ,復將乙的意見取消。由於兩者皆不成立,而抵於同。此徹
        底之解決方法也。
            儒家何嘗不知人生是苦,而定要以自心之樂,觀感他物
        ;定要繼往開來,生生不息。此無他,既不得不生,便要在
        生生之上求解決。此種不得已的辦法,是謂不解決之解決。
        比之佛家要求無生之徹底解決方法,當遜一籌。        
                  四、入世與出世──修養方向不同        
            明釋德清有言:「孔助於戒,以其嚴於治身;老助於定
        ,以其精於忘我,但未打破生死窠窟。」又言:「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是儒家為治身之        
        119頁        
        學,涉世之學;佛家為出世之學,殆不為過。
            由於人生空虛之感,而生厭倦。儒家因不得不生存,又
        不能徹底解決,於是折回歸還到勉勵人生。不得已實實在在
        於生命過程中好好做一番工夫,止於至善,繼往開來。是涉
        世入世之方向。佛家則欲謀徹底解脫,直截了當,希望看淡
        此人生。對此世界,不入而出,不涉而離。是出世之方向。        
            不過,佛家出世思想,不同於其他宗教所祈求的另一個
        世界,而頗有類於西方近代哲學如羅素的靈性生活及倭鏗的
        精神生活。(不同與類似,此不能詳,容另文演釋)
            至於入世與出世,應如何修養致之?儒家安排一套三綱
        領八條目:
              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
              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
              天下平。                
            每個人從本身做起,推而及於家國天下;修己治人,入
        世之事,盡於此矣﹗
            佛家以戒定慧為手段,消除煩惱所知二障,去人相我相
        ,去我執法執,自達涅槃境界。進而滅度眾生,同超此世間
        。度己度人,自覺覺他,出世之事,莫過於此。
            此則兩家修養方向之互異也。        
        120頁        
                  五、生生與無生──終極目的不同       
            如上所述儒家對人生和宇宙看法不同,又因不得不生而
        勉勵去生存,所以要讚美生。還有,人類本身,高曾祖考,
        子孫曾元,繼繼繩繩,無有斷滅。人類週圍,自然則暑往寒
        來,春秋代序;萬物則新陳代謝,生滅滅生,亦綿綿不絕。
        於是認為這個宇宙機括,就是生的繼續。道之不窮,性亦無
        盡。所以易繫辭說:「生生之謂易」、「天行健」、「天地
        之大德曰生」。人類就應該順自然之理,體活潑之機,一代
        傳一代,生生不息,於人道見天德。故謂:「天地變化,聖
        人效之。」「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為使生生
        永不停止,故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續嗣觀念。無後
        將使生機滅絕,不但無以對若祖若父,亦即放棄繼承責任,
        千萬要不得。由於形氣之遞禪,便是天理之流行。繼往開來
        ,就是人生目的。(方士長生之說,亦是此種思想之濫觴)
        此儒家生生之論也。
            佛家思想,大異於是。其以為「生住異滅」乃一切有為
        法爾定律。宇宙亦有為法之一,從阿僧祇劫前生,亦在阿僧
        祇劫滅後。所謂生生,不過是由生至滅之阿僧祇劫中之住異
        相而已。生與滅對,生何足貴。其在眾生,起惑作業,永淪
        生死。正報的根身,固然是苦集,依報的器世界,眾業所成
        ,亦是苦果。縱使生生不息,則眾生死死生生,永遠沉淪苦
        海,更不堪想像。所以,不但不讚美生,還要超生。達到無
        生目的。        
        121頁        
            大抵印度人古代已多孕育出世思想,唐玄奘周歷五印,
        嘗云:「九十六道,並欲超生。」超者遠義,使眾生遠於生
        ,即是無生。外道如是,不獨佛教為然。
            佛教小乘四果,第二之斯陀含果,譯名一來,謂須來此
        再度一生。第三之阿那含果,譯名為不還,謂不再來此受生
        。第四之阿羅漢果,譯為不生,謂不來生三界。此為小乘無
        生的歸趣。而大乘四弘願,亦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云何度?
        度眾生盡離生死海而已。
            世有以大乘不住生死涅槃,意非寂滅。此特淺視之耳。
        佛呵阿羅漢為焦芽破種,只反對其獨善其身作自了計。大乘
        要度盡眾生,方自成佛,積極作用,亦只在此。不論眾生能
        否度盡,但其歸趣,畢竟以共同出生死為最後歸向。原始阿
        含經以至大乘的空有經論亦同此精神。
            至於無生二字的解釋,據瑜伽論卷八十七說:「於後有
        無復更生,說名無生」。阿毗達磨集論卷五說:「何故此滅
        復名無生,離續生故。」是知無復更生與離續生為無生義。
        與儒家之生,目的相反。        
                四、儒佛相同點        
            儒佛兩家思想相異者,概如上述五點。而枝葉之相同,
        亦概可分為五點:        
                      一、 無神論        
        122頁        
            儒佛兩家思想,比其他一切宗教為進步,故在科學日新
        對自然現象續有認識之今日,仍不失去其價值。易繫辭:「
        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易觀
        卦:「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可知我國民族特性,從古已無宗教思想。所謂神者不過
        陰陽之變,非謂超越萬有之外別有一有意志有人格之神在。
        聖人不諱言,以神道設教,只是權宜的服民政策。故余嘗謂
        西方宗教是神造人,而在我國則人造神,意即本此。
            儒家無神論,有兩種特殊見解:(一)以天帝的稱謂,
        皆抽象名詞,天不過是自然之理;帝,乃大化流行之若有主
        宰。如論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敬鬼
        神而遠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詩經之「蕩蕩上帝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左傳之「天道遠,人道邇」
        。「鬼神非人實親,唯德是輔。」皆已不承認有為人禍福之
        神。(二)今日之我與社會,皆祖先之遺賜。以此思想代替
        萬能上帝,移其崇拜上帝之觀念轉向祖先。故慎終追遠,民
        德歸厚。祖先是人非神,故安得有神?
            儒家如是,佛家更說得徹底:一切非自生,非他生,由
        因緣生。龍樹之中觀論破因緣品第一,開始即謂:「有人言
        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如是謬,墮於
        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又長阿含三明經,佛陀問信奉梵天
        之婆羅門,實際無人見過梵天王,猶如戀戀於空想之女,都
        是戲論。        
        123頁        
            佛家說十二因緣,因緣業果,四諦中之苦諦集諦,集為
        苦因,苦為集果。作善因者善,作惡因者惡,禍福自己求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求男生男,求女生女。」藥師經
        說:「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自不應誤會為觀世
        音菩薩或藥師佛的給予,而是自己作生男生女,長壽富饒之
        願之業便可獲致。
            儒佛兩家都不以迷信為滿足,從哲學轉到倫理,從理論
        達成實際,兩家觀點雖不同,而持無神論則一。        
                      二、人本說       
            西方有人本主義及人類中心說(Humanistic 
        oranthropoentric theory)以人為宇宙主宰,萬物皆為人
        而創造。此理論已不為時尚。但儒佛兩家之人本說則頗有不
        同。
            儒家對人的看法:(一)人並天與地而為三才;人為萬物
        之靈;人不同於禽獸。因人有思想、有理智、有善性,故應
        互助而進步。論語微子章,長沮桀溺勸孔子於天下滔滔之時
        應避人避世。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
        徒與而誰與。」只有同是人類,才可相處,有救助同類之悲
        心,離去同類便有黯然之嘆。要希賢希聖君子上達。「舜何
        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對人之激勉殷重若此。
        (二)人者天地之性。天地以生物為心。人亦同具此心。不過
        聖賢得性之全,常人則須擴充培養。故佛家對儒家第二種看
        法,可謂一致,謂「人人皆有佛性」。佛者覺        
        124頁        
        義,覺便是佛,佛是人而非神。神不可以學,而佛則可學而
        致。一樣對人加以重視。
            又佛教說人身難得,其意以於天則過於享樂,不會修行
        ;畜生、餓鬼、地獄三塗又太苦太愚,沒有機會修行。只有
        人道半苦半樂,才可做修行工夫,此所以人身難得也。
            儒佛兩家,都站在人一邊講話,以人為本,理所當爾。        
                      三、從實際生活去求解決       
            人生不得意於現實,往往憧憬另一個世界,或寄情於死
        後天堂。或則人窮呼天,疾窮呼父母。此種暫時慰藉,自我
        麻醉,非解決辦法。儒佛兩家,絕不採用。儒佛均從實際生
        活去求解決。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
        以為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佛陀十號之一曰「世
        間解」。經說:「佛法何處求,向五明處求」。六祖慧能之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均於人生日用之間平實見親切。儒家以人生是樂為出發點,
        遇有艱難辛苦處,則調和意欲,居易俟命,以和樂恬淡懷抱
        ,不逐物溺心,故所接之草木山河,都有樂趣。佛家以人生
        是苦為出發點,而兢業於因果中求解決,「隨緣消舊業,更
        不造新秧」。轉識成智,從實際修行得來。儘管他兩家的出
        發點和目的不同,但不寄其希望於遙遠不可知之天國、天堂
        ,只在生活之內求解決,實無二致。
            或以為佛教往生淨土之說,豈不等於另尋一個安樂皈依
        處。此特未深研佛理者之言耳,淨土        
        125頁        
        不同於天堂,往生亦非徒發願可致。此不詳論,請參閱拙作
        「淨土義章」。        
                      四、求知方法       
            佛家的觀點與儒家的體認。佛家的行證與儒家的實踐。
        儒說:「自力不由他」。孔子說:「為仁由己,由人乎哉﹗
        」兩家之求知方法同。
            佛家之聞思修、止觀、內照、證悟;儒家教人博學、審
        問、明辨、慎思、篤行,又謂:「默而識之」。皆不求諸外
        ,而求諸內。
            科學以由感官所得經驗為依據,以理在身心外,故要用
        客觀方法。儒佛兩家從哲學觀點入手,以宇宙本體,即吾人
        所以生之理,此理不在心外,故須反求與內證。
            佛家從知見方面,重重剝奪,重重開示,令人自得解悟
        、起修;又因修實解,修至解絕,真理便現前,是為證真如
        。儒家由人倫日用中,實踐工夫,隨處體認,以致窮神知天
        ,盡性知命。
            此亦兩家思想之超絕處。       
                      五、利他        
            儒家之「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
        民」,皆推己及人,而所學在利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固然是修己,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夫,才是目的。「
        己欲達而達人」,「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        
        126頁        
        為己任」。「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
        者,由己飢之也」。這種利他之心,何等偉大。
            而佛家以他為自,義更澈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又佛陀過去以身飼虎以肉飼鷹諸故事,皆以利他之心,
        行大布施。
            儘管儒佛兩家對其所利的目標不盡同,所利的步驟有先
        後,而利他的心,極廣極大,至矣盡矣﹗
            戊戌政變六君子中之譚嗣同,學於楊仁山,嘗問師以危
        難住心之法,楊教以發願往生西方。譚繫獄後,於獄中依師
        囑日念彌陀,願生極樂。但及行刑之頃,忽仰天長嘯,大呼
        不願生西,但願再來。蓋利他之心,發而不可掩,以為生西
        徒自利,再來則度世利他。其意可味而知之。        
                五、儒佛思想融合後之中國文化        
            或問:同是外來思想,何以景教自唐初來此而不流行,
        明清再挾經濟軍事以東來,仍無多大影響於中國文化,而佛
        教則反是?又問:佛教在中國,獨能發揚大乘,而小乘罕談
        ?又:密教自唐後失傳,今有待於日本之反哺,及傳承於西
        藏?此三問題,可於上述異同點,得到解答。
            中國民族,宗教觀念薄弱,不談神道,以造物主之說,
        無當於至解,而佛教亦宗教亦哲學,        
        127頁        
        窮理析物,又較高遠,故能接受而融合之。一也。小乘果位
        只能自了;大乘佛果,得大菩提,正與儒家民胞物與之思想
        符合,故大乘在中國獨能發揚且光大之。二也。顯教重理解
        ,密教重事修,顯教豐於學術性,密教已滲入婆羅門宗教儀
        式。故開元三大士雖傳真言宗而後則研修漸少,以至失傳。
        我民族對學術感興趣,對宗教不感興趣。三也。
            經術經東西漢兩代,由拘泥繁瑣,而趨乖離破碎。於是
        儒道陵夷,人懷苟且,老莊清淨無為之說,方士神仙導引之
        術,繁興踵武,佛教談空論寂,本無末有。與老莊之說微同
        ,坐禪安般,神通咒法,又頗鄰於方術。此時此勢,作之橋
        樑,得以輸入,實有其故。
            梁啟超在其中國佛法興衰沿革略云:
              漢季之世,民瘵已甚,喘息未定,繼以五胡;百年之
              中,九宇鼎沸;有史以來,人類慘遇,未有過於彼時
              者也。一般小民,汲汲顧影,旦不保夕,呼天呼父母
              ,一無足怙恃。聞有佛如來能救苦難,誰不願託以自
              庇。其稔惡之帝王將相,處此翻雲覆雨之局,亦未嘗
              不自怵禍害。佛徒悚以果報,自易動聽,故信徒亦漸
              眾,帝王既信,則對於同信者必加保護。在亂世而得
              保護,安有不趨之若騖。此一般愚民奉之之原因也。              
              其在有識階級之士大夫,聞「萬行無常,諸法無我」
              之教,還證以己身所處之環境,感受深刻,而愈覺親
              切有味。其大根器者,則發悲憫心,誓弘法以圖極拔
              ;其小根器者,則有              
        128頁              
              託而逃焉,欲覓他界之慰安,以償此世之苦痛。夫佛
              教本非厭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什九皆以厭世為動
              機,此實無庸為諱。故世愈亂而逃入之者愈眾,此士
              大夫奉佛之原因也。                
            其所分析,自屬切當。故自魏晉至唐初,五百年間,佛
        教在中國發展,儼然分為三個層次:其初以神靈不滅,輪轉
        報應,行齋祠祀,禪法持息等等,比附於無為養生,依傍於
        鬼神方術,漸入民間。羅什入關後,梵典次第譯出,其真正
        義解理論,漸次分明。然後加入本土文化,自創宗派,蔚然
        建立中國佛教。
            於是,印度正統佛法,析為兩片,一片混入道教成為宗
        教形式的佛教,一片混入孔老思想成為哲理玄學的佛教。由
        於前者,千七百年來,普羅大眾對菩薩鬼神,混淆不清,只
        作膜拜求福的信仰,直到現在,仍是如此。由於後者,創立
        新宗派。試觀十三宗中,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
        為我國自創。其餘或依一經一論而立,或為印土原來派別,
        則為印度正宗佛教。經歷史的考驗,所有正統各宗已分別併
        入他宗,或始則大昌,終莫能繼。如:成實宗併入三論,地
        論宗併入華嚴,俱舍宗攝論宗併入唯識,涅槃宗併入天台。
        傳習榮盛之三論宗亦一分入天台,一分入禪宗。唯識宗為印
        度佛教義理最精之一派,玄奘西行目的在此。歸國後譯講開
        宗,其徒窺基又能繼承光大。但可惜晚唐以後,漸衰且竭矣
        ﹗而且自創宗派,至今仍存,其故可思。
            細考自創之天台、華嚴、淨土、禪四宗,其混合成份有
        如下列:(至於詳析當另文論之)        
        129頁        
            一、 天台宗:三論,加法華,加涅槃,加中國思想,
        成為天台宗,擬名為中國的中觀。
            二、 華嚴宗:唯識,加中國思想,成為華嚴宗,擬名
        為中國的唯識。
            三、 淨土宗:淨土三經,加中國思想,加唯識。
            四、 禪宗:三論,加唯識,加中國思想。空宗本不談
        八識,但六祖說轉識成智,侈言阿賴耶,實有唯識思想。
            然則,中國佛教已不同於印度佛教。由上述觀之,斯言
        信而有徵。自唐以後,中國佛教無顯著之進展,而印度本土
        ,佛教亦早已衰歇。究竟佛教之真正精神何去?是可斷言,
        融合於中國文化之中。        
                六、展望        
            從歷史看來,我國思想文化,曾經兩時期的鉅大轉變而
        又發生輝煌燦爛的花果。晚周以前,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南
        北合流,百家匯集而成就了先秦諸子學說。及魏晉以後,印
        度佛教東來,漸次與本土思想融合,又產生宋明理學,足足
        影響千年。清季之世,西方思想,澎湃侵入,舊已破而新未
        立。在此揚棄、迎拒、接受、認識、消化融合期中,造成現
        在一片混亂情形。若果歷史演變軌跡不差,將來亦必能將西
        方思想,捨短取長,融會而再產生另一輝煌果實,非無可能
        130頁        
        大抵,一切在變遷,時間永遠前進,風俗習慣因時而異,文
        化思想亦隨之而演變。進步抑退步是另一問題;今非往昔,
        來日非今,乃必然之理。儒家思想,自晚周而經學,而理學
        ,而新儒學,已不復曩時面目,且失去原始精神。印度佛教
        輸入而為中國佛教,遞禪再遞禪,到今日只有奉佛佞佛與假
        佛之名。儒佛兩家學理,均有待發揚。佛典說:世界為眾生
        作業成果。曾國藩謂:良好風氣眾往往自一二人所倡導。論
        語說:德不孤﹐必有鄰。孤懷嚮往,未嘗不三復諸言。處澎
        湃波濤中,破舟海上,尚不至惶駭浮沉,以有此目標在耳,
        願與有心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