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題名 |
作者 |
出處 |
出版日期 |
|
|
《星雲禪話》之佛光人間生活禪內涵及實踐 |
李芝瑩 (著) |
「陳仁宗和越南竹林安子禪派——思想與文化特色」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8.12 |
|
|
「世界神明聯誼會」所體現的宗教教育意涵及價值 |
李芝瑩 (著) |
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 |
2018.07 |
|
|
「共享中實踐平等、共榮中體現緣起」:世界神明聯誼會的特色與價值 |
李芝瑩 (著); 李坤崇 (著) |
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 |
2019.07.19-20 |
|
|
「動畫」與「教化」:印順法師傳記動畫之敘事特色 |
李芝瑩 |
東方文化學術研討會 |
2012.05.05 |
|
|
人間佛教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以南華大學通識生命涵養課程為例=The Concept and the Practice in Life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Tak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t Nanhua University” for Example |
李芝瑩 |
教育研究月刊=Journal of Education Reasearch |
2015.06 |
|
|
人間佛教的方便與真實:從星雲法師《釋迦牟尼佛傳》談起 |
李芝瑩 |
台灣宗教學會2015年會 |
2015.06 |
|
|
平凡的不平凡:從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談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
李芝瑩 |
二○一五‧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三:人間佛教的體認 |
2016.08 |
|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論述及其生命教育意涵 |
李芝瑩; 潘美伶; 張炳磊 |
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
2011.04.27 |
|
|
印順法師自傳書寫及其生命教育意涵:依緣起法為本 |
李芝瑩 |
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
2010 |
|
|
印順法師自傳書寫特色及內涵=The Literary Features of Master Yin-shun's Autobiography An Ordinary Life |
李芝瑩 (著)=Lee, Chih-ying (au.) |
玄奘佛學研究=Hsuan Chuang Journal of Buddhism Studies |
2012.09.01 |
|
|
印順法師傳記書寫及其生命教育意涵 |
李芝瑩 (著)=Lee, Chih-ying (au.) |
|
2010 |
|
|
依佛教因緣法探究「讀經」應用於「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
李芝瑩 |
第二屆讀經教育國際論壇 |
2012.06.30 |
|
|
典範重塑 — 從《畫說十大弟子》 談佛教生命教育的當代實踐 |
李芝瑩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Humanistic Buddhism Journal, Arts, and Culture |
2018.07.16 |
|
|
典範重塑 — 從《畫說十大弟子》 談佛教生命教育的當代實踐=Role Models: Using the Comic Book The Ten Great Disciples as Buddhist Life Education for Modern Day Practice |
李芝瑩 (著)=Li, Zhi-ying (au.) |
2016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下) |
2017.10 |
|
|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破立之道 |
李芝瑩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Humanistic Buddhism Journal, Arts, and Culture |
2019.03.16 |
|
|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性別平等實踐:以SDGs性別平權為切入視角 |
李芝瑩 (著) |
宗教文化與性別平等學術論壇 |
2020.10 |
|
|
從《星雲禪話》探究佛光人間生活禪的內涵及實踐 |
李芝瑩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Humanistic Buddhism Journal, Arts, and Culture |
2021.01 |
|
|
從「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探究星雲法師人間佛教的公共性 |
李芝瑩 |
宗教對話學術研討會(第4屆) |
2017.05.12 |
|
|
從巴赫汀(Mikhail Bakhtin)狂歡節理論探究「世界神明聯誼會」所呈現的宗教文化自覺 |
李芝瑩 (著) |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問題國際研討會 |
2017.12 |
|
|
當代佛教傳記改編之共法與不共法——以法鼓文化出版之《大師密碼A—Z系列》為探討 |
李芝瑩 |
第二屆全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 |
2011.05.20 |
|
|
圖像與教化:當代佛教傳記改編研究 |
李芝瑩 (著) |
|
202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