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宗教的理性與理性的宗教 -- 探中國佛教因果論的現代意義 |
|
|
|
Author |
黃啟江
|
Source |
第三屆「中華文明21世紀新意義」系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Date | 2001.12 |
Publisher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喜瑪拉雅基金會=Himalaya Foundation |
Publisher Url |
http://www.himalaya.org.tw/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政大歷史系教授 |
Keyword | 理性的宗教; 理性的宗教;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現代佛教=近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因果=Cause and Effect=Causality=Causation |
Abstract | 一般宗教信仰者,大都很難接受宗教為「非理性」的說法。然一直以來,理性主義者及實證主義者,都視宗教為「非理性」的文化現象,認為它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石上,是種「信仰至上主義」(fideism),缺乏理性(rationality)的本質與合理(reasonable)的思維的方式。所以「宗教的理性」就像是個「矛盾修飾語」(oxymoron),而「理性的宗教」也難成為一有效的命題。但「非理性」並不代表「無理性」,宗教之「非理性」並不意味著宗教是全無理性的,尤其從宗教之道德、倫理的屬性來看,其理性是不輸於號稱最具理性的現代物理科學的。現代學者常以田立克 (Paul Tillich) 的「終極關懷」來界定宗教,是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去認可宗教的理性素質。相反地,現代物理科學的理性本質,已不斷受懷疑及否定,再也難號稱是全然客觀、理性的。
宗教之非理性,常表現於各宗教形成之過程、相關人物之事跡、教義之詮釋、戒律之規定、儀軌之執行、解脫之門徑、及救贖之觀念等。這些宗教的各個面向 (dimensions),多含神話、傳說、想像、及非邏輯性之思維,都與理性的要求不合。但宗教最具價值處,是它本於道德倫理的勸善功能。以佛教來看,「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除不飲酒戒外,似為當代哲學家孔漢思 (Hans Kung) 的「全球倫理」(global ethic) 所本。或者說,孔漢思所提出的四個不可迻易指令 (four irrevocable directives) 的基本道德原則 (不可殺戮、不可偷盜、不可說謊、不可淫亂; You shall not kill. You shall not steal. You shall not lie. You shall not commit sexual immorality.),可說是某些佛教戒律的延伸。若佛教對這些戒律之含意,有不合理性之解釋,我們應可像孔漢思一樣,用現代人所認同的理性思維,對其做較合理化及理性化的闡釋。
如果可以接受以上概念,那在討論理性與中國文明此課題時,佛教所講的因果論,應是個值得以理性態度去思考的問題,也是個需要我們做些合理及理性闡釋的課題。這是因為佛教的因果論,與傳統中國人的思想、信仰息息相關,它所牽涉到的緣起說、業力說、報應說、輪迴說,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許多中國人的思想、言行及倫理、道德觀;尤其是中國民間,佛教因果報應之說,以善書之形式流傳,幾乎無所不在,雖具相當程度之勸善效果,但造成民間獻金供養菩薩、神祇冀求善報之功利想法,違背其所蘊含的道德理想。傳統知識份子批評佛教以因果報應之說蠱惑人心,未嘗不是反對這種捨本(修持)逐末(求報)之信仰方式。然傳統知識份子對「善善惡惡,天道好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有陰德者,天報以福」、「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含有果報觀念,但非本於佛教的說法,似乎認為理所當然。這種厚此薄彼的批判佛教態度,當然與佛教對因果報應的非理性解釋有關。本文擬從宗教的理性素質,去檢視佛教因果信仰的問題,討論建立理性化現代中國佛教的基本條件與步驟,並說明發展「理性的宗教」之可能及必要性。
|
Hits | 1055 |
Created date | 2004.05.07 |
Modified date | 2011.09.0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