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黃公元
|
Source |
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二:人間佛教宗要
|
Date | 2015.09 |
Publisher |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fgsihb.org/
|
Location | 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 |
Abstract | 佛陀創教時期及此後數千年漫長歲月裡,由於戰爭、災荒、疫病頻發,生活資源短缺及社會醫療水平低下等原因,人口死亡率高,平均壽命較低,基本不存在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近代太虛大師揭櫫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時,正值國家動亂多難,老百姓幾乎沒有社會醫療保障,人口死亡率高、平均壽命低的狀況依然如故。是以從佛陀時期一直到太虛大師所處的時代,均未出現過人口老齡化這種社會現象。而現當代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狀況的改善與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明顯提高,社會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人口變動趨勢。人口老齡化、高齡化,既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也使社會進一步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這是佛教在以往演進過程中未曾遇到的新問題。老年人既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社會的一種壓力(尤其是其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且人人都會老,現在的中青年,若干年後也會成為老年人。老年人的物質、精神生活狀況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也同中青年人息息相關。老吾老及人之老,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更好地發出夕陽光輝,最後體面、尊嚴、安樂地離開這個世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佛教界面對這一新的人口現象,應充分發揮佛教文化的獨特優勢,人間佛教在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老齡社會背景下,人們常說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終等等問題的解決,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人間佛教如何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發揮自身優勢,做出獨特貢獻﹖這裡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和思考,作為引玉之磚。 |
ISBN | 9789865777999 |
Hits | 725 |
Created date | 2017.01.19 |
Modified date | 2018.06.1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