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普賢行」與「文殊願」 ── 文殊、普賢二聖信仰探源 |
|
|
|
Author |
賴文英
|
Source |
2015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Date | 2018.11 |
Pages | 255 - 280 |
Publisher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uayen.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臺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
Keyword | 普賢行; 文殊願; 文殊師利發願經 |
Abstract | 文殊與普賢常見於大乘經典中諸大菩薩之列,或為菩薩眾之上首,學界對二者的討論,多從「華嚴三聖」的角度來論述。然而「華嚴三聖」信仰在唐代才確立,文殊、普賢二聖信仰則並非在唐代才形成。文獻表明至遲在 6 世紀前後,文殊、普賢二聖信仰已經形成,並且是佛教徒發願禮懺以求佛道的菩薩行者之代表,唐代澄觀《三聖圓融觀門》完成之前就有文殊、普賢對應出現的造像。綜合本文所論,《文殊師利發願經》的「普賢行」與「文殊願」反映文殊、普賢二聖信仰的最早型態,雖以文殊為經名,實則內容相當於普賢十大願,並稱讚普賢行。直到初唐之時,普賢、文殊仍被視為大乘菩薩願行之代表。隨著華嚴思想的成熟與發展,唐代譯本從「文殊發願」變為「普賢行願」,不僅反映普賢信仰的提升,也代表華嚴體系「普賢法門」的建立。此一法門以念佛三昧為基礎,不以往生淨土為究竟,而志願嚴淨佛土,樹立華嚴菩薩行之典範。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文殊、普賢圖像發展之相關問題與思考 256 二、《文殊師利發願經》的「普賢行」與「文殊願」 262 三、「文殊發願」到「普賢行願」的開展 265 四、普賢文殊願與念佛三昧的關係 271 五、結語 274 |
Hits | 805 |
Created date | 2021.12.0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