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僧肇的二諦知識論和境界論-以〈般若無知論〉為中心的討論 |
|
|
|
Author |
周延霖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0屆)
|
Date | 2019.09 |
Pages | 1 - 27 |
Publisher | 法鼓文理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dila.edu.tw/traffic1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
Keyword | 僧肇; 中觀; 般若無知論; 二諦; 龍樹 |
Abstract | 印度中觀學思想家龍樹,在與諸多論敵的辯論過程,透過雙重遮詮的論證方式。駁斥了各個學派的常斷二見,並開展出諸法無自性思想。而漢傳中觀學的僧肇,則在身處玄學傳統的脈絡下。借用並歧義化玄學的術語,試圖以更精準的方式,來描述中觀般若學。本文試圖討論漢傳三論宗「解空第一」的僧肇,如何透過玄學的術語和二諦既分別又相即的思想,來論述中觀空義。僧肇在〈不真空論〉中討論諸法的「非有非無」,而〈物不遷論〉中則分析了事物變動狀態的「動靜一如」。本文所關注的〈般若無知論〉的「知即無知,無知即知」,則開展了真俗二諦的認識論。僧肇認為真俗二諦是諸法的兩個面向,不相離的。在他看來俗諦的知識對象是可對象化、客觀化、分別化的、「有相」、「可取相」的存在物。而真諦層次的認識論,是無法放入以「能知」(主體)、「所知」(對象)來分別或二元化的認識結構的。因為,真諦或「空」,是不可對象化、客體化、分別化的,所以當然 是「無相」,關於這種真理的認識被他稱為「無知」。相對來說,世俗有相的知識則被稱為「知」。而正因為解脫者,能領悟此一切諸法真實存在狀態的真理,所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此外,針對真諦之知,般若和真諦間的關係,僧肇也提出一個工夫論、境界論之「寂用不二」循環辯證式的觀點。僧肇所強調的俗諦之知,處於「能所、主客」分別的因緣脈絡或認識架構,而真諦的認識論則超越了「能所、主客」的相待、因緣的認識架構。這與龍樹的認識論或語言哲學的見解有一致性,也就是最高真理的非對象性與不可說性,以及世俗諦的認識論是相待、無自性的。相對於印度論辯傳統的龍樹必須論破論的的常斷二見,以顯出中觀空義。身處玄學思想脈絡的僧肇,則必須借用玄學的術語,並加以歧義化以及賦予中觀學的認識論意義後,來開展真俗知識論的相即關係。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節 前 言 2 第二節 龍樹的性空思想與語言哲學 4 第三節 僧肇〈不真空論〉的「非有非無」和「假有假無」 6 第四節 僧肇〈般若無知論〉的二諦知識論 10 壹、 〈般若無知論〉的「知」與「無知」 11 貳、 「般若」的「不取」與「無相」 15 第五節 「般若」和「真諦」辯證的工夫論與境界論 19 第六節 結 論 24 參考資料 26 |
Hits | 368 |
Created date | 2022.10.19 |
Modified date | 2023.09.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