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王琛發 (著)
|
Source |
多元的傳承:馬來西亞佛教的實踐:第二屆馬來西亞佛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Multi Tradition: The Practice of Malaysian Buddhism: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Buddhism
|
Date | 2017.09 |
Pages | 107 - 120 |
Publisher | 馬來西亞佛教學術研究會=Buddhist Research Society of Malaysia |
Publisher Url |
http://www.brsm.org.my
|
Location |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八打靈再也, 雪蘭莪州, 馬來西亞]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求法僧; 南洋; 日僑人口; 佛寺分布; 太平洋戰爭; 對華人態度 |
Abstract | 中國唐朝,日本僧侶前往天竺求法,往往是跟隨唐僧的路線,取道南海,以東南亞各地作為休息生養、說法、學法、譯經的中途站。文獻可考最早到馬來亞的日本僧人是皇族出家僧真如親王,於公元9 世紀圓寂在馬來半島。然而,親如南下的時代畢竟是日本本土佛教的萌芽期,之後在日本本土演變的各宗,極少在馬來西亞的土地留下信仰痕跡。直到19 世紀末,隨著日本南進政策,新馬兩地方才陸續出現日本佛教各宗派寺廟。這些寺廟結合著日本人墓園,滿足日本僑民開拓南洋的思鄉情懷與信仰歸宿,照顧了日本移民在當地生活實質上的養生送死需要,又主動為帝國負起凝聚國族意識的責任。到日本在二戰期間占領馬來亞,當地的日本佛教無疑是標簽為統治者的主流信仰之一,也迎接來日本本土追奉真如親王作為「南進先覺者」的主張。可是,日本佛教在戰前和戰時都自我定位在「帝國」的立場,最終是導致日本佛教與地方上的其他族群感情疏離;隨著日本戰敗,絕大部分日僑被遣送出境,各地和傳寺廟也因信眾消散,難逃式微命運。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107 一、 唐代日本求法僧在馬來亞古國的留痕 108 二、20 世紀初期日僑人口與佛寺分佈 111 A)新加坡 113 B)芙蓉 114 C)吉隆坡 114 D)怡保 114 三、注定日本戰敗後式微日僑佛教 115 後語 119
|
ISBN | 9789671009123 |
Hits | 280 |
Created date | 2023.12.06 |
Modified date | 2023.12.0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