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中國王權與佛教教權之衝突、磨合與相容」之探討:從魏晉至隋唐=Research the Subject on Conflict , Adjust and Compatibility Which Between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the Buddhist Religious Authority From the Wei , Jin to the Sui , Tang dynasty |
|
|
|
Author |
林世昌 (著)=Lin, Shih-chang (au.)
|
Date | 2015 |
Pages | 147 |
Publisher | 華梵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fu.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華梵大學 |
Department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Advisor | 熊琬 |
Publication year | 103 |
Keyword | 中國王權=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佛教教權=the Buddhist religious right; 衝突=conflict; 統攝=dominate |
Abstract | 華夏與異邦,風土有隔、民俗有別,生活起居、衣著飲食、肢體外貌、嗜欲習氣及語言溝通等,皆有殊異。印度佛教初傳中土,至晉末,其「薙髮、絕嗣、踞食、袒服、「沙門不敬王」,諸多外來異質文化現象,於中國傳統封建社會之文化、思想,造成不小衝擊。由初傳時,潛隱差異、伏藏疑慮,轉而「龍見在田、彰而顯之」之態勢,成為論爭、批判之議題。
本論文:「中國王權與佛教教權之衝突、磨合與相容」之探討─從魏晉至隋唐」;其過程,含攝「王權與教權之論爭、王權統攝教權、王權融入教權,與教權襄助王權」之歷程。要言之;上述歷程亦為促成佛教中國化之樞機所在矣。
Indian Buddhism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spread to China at the first time. Till the last period of time of Jin dynasty, the religious precepts of the Indian Buddhism, such as shave-off hair, not married, no children without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monk and nun do not respect, and do not bow down to the Chinese emperor . The different style of Indian culture, imp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ifestyle, custom, habit of life.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an and China is growing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apparent, and which become to be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and conflict.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as“ Research the subject on conflict , adjust and compatibility which between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the Buddhist religious authority from the Wei , Jin to the Sui , Tang dynasty ”Encompasses " conflict between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the Buddhist religious right ,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dominate the Buddhist religious right ,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cooperate with the Buddhist religious right , the Buddhist religious right help the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t last the Indian Buddhism become to be the 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Table of contents |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目錄 Ⅲ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之提出 2 二 研究範圍 3 三 研究方法 5 四 近世學者研究成果 6 第二章 王權與教權之論爭 9 第一節 教權源起 9 一 梵天思想與印度種性制度 9 二 印度社會中沙門之義涵 11 三《摩奴法典》之規範—探討婆羅門與剎帝利之尊卑關係 16 四 沙門受剎帝利「頭面禮足」之禮,與「不禮白衣、不拜父母」,示其守戒與位尊 21 第二節 王權源起 28 一 「夷夏之別」與「禮」之義涵、作用 28 二 兩晉隋唐時期佛教之發展 36 三 沙門敬王拜俗之論爭 41 第三節 本章小結 46 第三章 王權統攝教權 49 第一節 僧官制度之肇建 49 第二節 僧伽之管理 52 一 統理僧伽之官署有司 52 (一) 北方之僧官制度 54 (二) 南方之僧官制度 55 (三) 隋唐之僧官制度 56 二 度牒給度、僧尼籍帳與公貫 59 第三節 佛教法難 ─「三武一宗滅佛」之考察 68 一 北魏太武帝滅佛 68 (一) 滅佛源起 69 (二) 滅佛過程與結果 71 二 北周武帝滅佛 73 (一) 滅佛源起 74 (二) 滅佛過程與結果 76 三 唐武宗滅佛 77 (一) 滅佛源起 77 (二) 滅佛過程與結果 81 四 後周世宗滅佛 84 (一) 滅佛源起 85 (二) 滅佛過程與結果 8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7 第四章 王權融入教權 90 第一節 彌勒信仰之形成 90 第二節 中土彌勒信仰之流衍與開展 93 第三節 彌勒信仰與轉輪聖王思想之融會 103 一 轉輪聖王之義涵 103 二 彌勒與轉輪聖王之關涉 104 三 「皇帝即如來」中國王權之運作─以「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例 10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15 第五章 教權襄助王權─以神會法師度僧授證為例 118 第一節 唐玄宗天寶年間 ─「安史之亂」發生之時空背景與經過 118 一 「安史之亂」發生之時空背景 119 二 安史之亂之發展、經過 122 第二節 度牒源起與荷澤神會法師生平 124 一 度牒源起 124 二 荷澤神會法師生平 125 第三節 鬻牒授證度僧,籌募軍餉 127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28 第六章 結論 130 參考書目 142 |
Hits | 437 |
Created date | 2020.02.05 |
Modified date | 2023.01.1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