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瑜伽師地論》菩薩道修行次第之研究=A Study on the Steps to the Path of Bodhisattva of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
|
|
|
Author |
釋湛愍 (撰)=Shi, Chan-min (compose)
|
Date | 2019 |
Pages | 446 |
Publisher | 南華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eb.nhu.edu.tw/
|
Location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南華大學 |
Department | 宗教學研究所 |
Advisor | 黃國清 |
Publication year | 107 |
Keyword |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地=bodhisattva stages; 波羅蜜=Parami; 修行次第=stages of spiritual practice; 瑜伽師地論=Yogācārabhūmi-śāstra(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Yogic Practice) |
Abstract | 《瑜伽師地論》是瑜伽行派根本論書,〈本地分〉內含十七地廣攝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密攝不定種姓、斷善根之無種姓者。內容含蓋理事圓融的修行次第,依各乘(或種姓)有次第的闡述教、理、行、果,使諸乘依佛法文義行果,生起善巧方便的智慧,斷除二障種子,勤學一切善法,達到修道證果的終極目標,《瑜伽師地論》可說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之根本修道論。 「菩薩道」是依循大乘佛教義理,透過聞、思、修、證,達到悲智雙運,解行並進,自利利他,上求下化,實踐大乘佛教利濟有情之指標。本論文依據《瑜伽論‧菩薩地》探討菩薩道修行次第,大致分為三大層次:首先略論解脫道信、解、行之基礎,以探討瑜伽行派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由所依之心意識為境體,主要觀所依心作用相粗細為境相,又以觀察所依心相定、不定相為境用之修行次第,兼論三乘修慧方便行及三乘之根本行。 其次,是本論文研究主軸,根據《瑜伽論》諸地要義銜接〈菩薩地〉四持瑜伽處,依循教、理、行、果,次第探討菩薩修行依十波羅蜜多應學、所學、能修、所修過程中的斷惑修證,整理出瑜伽行派修道五位與十地、十三住及《瑜伽論》修道七地之關係,以彰顯實踐菩薩道信、願、行、證之修道次第及瑜伽行派修證重要位階,並引申論述五性各別能否成佛之議題。 最後,依《瑜伽論‧菩薩地》探討菩薩道實踐意義。透過〈菩薩地〉修行次第及瑜伽行派修道五位之分析,闡述菩薩行者應正聞熏修大乘佛法。由淺至深依教、理、行、果的行持,達到體證般若波羅蜜多真如法性的實相,以真空妙有的般若智慧,彰顯菩薩行重視生活之實踐及慈悲與智慧的培養,作為實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菩薩行之目標指引,依菩薩道自利利他之精神,行化世間,於有情不離不棄,趣向無上菩提,圓證佛智。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師地論,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Yogic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minal texts of the Yogācāraschool of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first division, “Main Stages,” consists of 17 sections providing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three vehicles (auditors, solitary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and detailed discussions ofthe “indeterminate nature” and the “nature lacking capacity for enlightenment.” This division also covers the stages of the practice in term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as well as the four levels of practice (learning, reasoning, implementing, and fruition). Moreover, the text explains how those who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dharma gain wisdom and skillful means, cut off the two types of obstructive seeds, integrate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and simultaneously cultivate wisdom and compassion,culminating in ultimate liberationfor the benefit of all sentient beings. In this thesis I make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stages of practice described in the“Bodhisattva-bhūmi” (菩薩地, Bodhisattva Stages) section of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My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In the first section I briefly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the path of liberation into the three stages of faith,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the Yogācāra descrip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insight meditation as a means for observing both the crude and detailed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s of the mind, thought, and cognition; contemplating the determinate and indeterminate in progressive stages; and the basic practices and skillful means of the three vehicles.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make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several core doctrines found in the Bodhisattva-bhūmi: the four levels of practice (learning, reasoning, implementing, and fruition); the removal of confusion and the attainment of gnosi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en pāramitā (perfections) in terms of that which should be learned, that which has been learned, that which can be practiced, and that which has been practi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paths, ten stages,the thirteen abidings, and the seven stages of the Yogācāra; the graded development on the bodhisattva path of faith, vows, practice, and realization; and whether or not each of the five distinctive natures is capable of attaining buddhahood. In the third section I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described in the Bodhisattva-bhūmi: proper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Mahāyāna in terms of the graded path and the five paths; how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he four levels of practice (learning, reasoning, implementing, and fruition) brings about deep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reality; and how the “wisdom of true emptiness and marvelous existence”forms the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daily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all sentient beings, culminating in the attainment of supreme enlightenment.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 研究動機 2 二、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一、 文獻學研究法 6 二、 義理分析法 7 第三節 當代研究評析 9 一、 菩薩道修行次第相關著作 9 二、 菩薩思想相關著作 12 三、 瑜伽行派義理相關著作 1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8 第二章 「三乘共行」在瑜伽行派的重要性 23 第一節 瑜伽行派之起源與開展 23 一、 瑜伽行派之起源 23 二、 瑜伽行派之開展 25 第二節 瑜伽行派三乘共行德目 28 一、 簡別境體 30 二、 料簡境相 33 (一) 界施設 33 (二) 相施設 40 (三) 煩惱雜染 42 (四) 業雜染 48 (五) 生雜染 63 三、 辯說修行 78 (一) 釋義 79 (二) 三摩呬多地 81 (1) 總標、攝諸經宗要 81 (2) 安立 88 (3) 作意 94 (4) 相差別 99 (5) 釋眾雜義 100 (三) 非三摩呬多地、有心、無心地 103 第三章 三乘共行之「方便行」與「根本行」 107 第一節 三乘方便行 107 一、 聞所成地 107 二、 思所成地 123 三、 修所成地 133 第二節 三乘根本行 144 一、 聲聞地—聲聞種姓根本行 145 二、 斷結 147 (一) 「煩惱」、「業」、「習氣」 148 (二) 聲聞乘修道的離惑斷障 149 (三) 菩薩乘煩惱之斷伏 151 三、 定資糧 152 四、 奢摩他 157 五、 六力與四種作意 159 六、 四種所緣境事 161 第三節小結 163 第四章 《瑜伽論‧菩薩地》修道次第之探討—真實義之法教 165 第一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漢譯同本異譯之分析 166 一、 《菩薩地持經》 167 二、 《菩薩善戒經》 170 三、 《瑜伽論》異譯本之探討 172 第二節 《瑜伽論‧菩薩地》之架構分析 175 第三節 能詮之真實義法 177 一、 應所學真實法教 177 (一) 種姓品 177 (二) 發心品 179 (三) 自他利品 181 (四) 真實義品 187 (五) 威力品 191 (六) 成熟品 194 (七) 菩提品 196 二、 依教應知如是學 202 (一) 力種姓品 202 第五章 《瑜伽論‧菩薩地》修道次第之探討—所詮之教理 219 第一節 所學之行及所學之法—「六波羅蜜」 219 (一) 施品 219 (二) 戒品 223 (三) 忍品 229 (四) 精進品 233 (五) 靜慮品 236 (六) 慧品 242 第二節 所學之行及所學之法—「四攝事」 248 (一) 攝事品 248 第六章 《瑜伽論‧菩薩地》修道次第之探討—依理入修 263 第一節 菩薩隨法造修 263 (一) 供養親近無量品 263 第二節菩薩能成之修行 278 (一) 菩提分品 278 (二) 菩薩功德品 294 第七章 《瑜伽論‧菩薩地》修道次第之探討—依修證果 311 第一節 所成之證果 311 (一) 菩薩相品 311 (二) 分品 314 (三) 增上意樂品 319 (四) 住品 321 (五) 生品 330 (六) 攝受品 332 (七) 地品 335 (八) 行品 336 (九) 建立品 341 (十) 發正等菩提心品 349 第二節小結 352 第八章 《瑜伽論‧菩薩地》之重要性 355 第一節 菩薩思想之開展 355 一、 上座部菩薩思想之開展 356 (一) 五劣事、五聖事 357 (二) 上座部菩薩修行德目 358 二、 大眾部菩薩思想之開展 361 (一) 菩薩的產生 362 (二) 大眾部菩薩修行要目 364 第二節 菩薩修行之依據 365 一、 大乘菩薩道之崛起 365 二、 菩薩道修行依據 366 (一) 五乘、三乘能否回小向大 367 (二) 定姓種姓能否成佛 370 第三節 小結 374 第九章 菩薩道修行之重要位階 375 第一節 瑜伽修道五位 375 一、 資糧位 375 二、 加行位 380 三、 通達位 386 四、 修習位 389 (一) 極喜地 390 (二) 離垢地 391 (三) 發光地 391 (四) 焰慧地 392 (五) 極難勝地 393 (六) 現前地 394 (七) 遠行地 394 (八) 不動地 395 (九) 善慧地 396 (十) 法雲地 397 五、 究竟位 399 第二節 斷惑證真 403 一、 修斷二執 403 (一) 修斷我執 404 (二) 修斷法執 406 二、 修斷二障 407 (一) 煩惱障 407 (二) 所知障 408 三、 真如果德 409 (一) 自性身 409 (二) 受用身 409 (三) 變化身 410 第十章 菩薩道實踐之重要性及次第 411 第一節 菩薩資糧道之建立 411 一、 菩薩道之形成 411 二、 菩薩行之開展 413 三、 資糧道之實踐 415 第二節 真實般若波羅蜜行 416 一、 釋波羅蜜義 416 二、 波羅蜜多之內涵 417 三、 菩薩行之三心、六度 419 (一) 三心 420 (二) 六度 422 第三節 當代菩薩道實踐之目標 425 一、 菩提心學習綱要 425 (一) 四預流支 426 (二) 菩薩修學━聞、思、修 427 二、 大乘菩薩道實踐之目的 428 (一) 大乘菩薩道之現代意義 428 (二) 菩薩行之目標指引 429 (三) 菩薩行之般若體證 430 第十一章 結論 433 一、 瑜伽觀行之建立 433 二、 信解行證瑜伽行 434 三、 菩薩道修習次第之定位 436 四、 波羅蜜多行與修道位階之關係 437 參考文獻 440 表目錄 表1:「十七地」境、行、果,瑜伽行次第分類 29 表2:因等依處、因等差別關係表 38 表3:十因、五因、二因對照表 39 表4:十六種異論與六十二見對照表 42 表5:煩惱差別關係表 46 表6:業道五相建立差別 51 表7:業分別差別相 52 表8:業差別種類 58 表9:十九種無知與七種無知、五種愚、六種無明差別關係表 69 表10:十二有支相望差別 74 表11:四十作意-1 97 表12:四十作意-2 98 表13:攝聖教義五對差別 115 表14:三業所作十業道顯三種毀壞門 117 表15:十四種趣向資糧、十二種修集劣緣 146 表16:戒律儀圓滿六支之三種特相及特性 154 表17:九住心、六力與四作意之關係 161 表18:應說正法二十種相 209 表19:法正思八種思惟利益相 213 表20:九種不可思議 214 表21:住律儀戒、善護律儀戒 225 表22:饒益有情戒與四攝法關係表 228 表23:饒益有情靜慮所依 240 表24:同事殷勤勸導教授教誡 258 表25:無雜染四相與四地相攝關係 260 表26:正行供養及行位次第 266 表27:四瑜伽、十三住、七地之能所關係 323 表28:十三住、十地、十波羅蜜關係表 328 表29:六種攝受有情引十二艱難對治法 334 表30:修治十法所顯清淨 336 表31:三十二行解逆次漸減行減緣 384 表32:六波羅蜜四相 424 |
Hits | 336 |
Created date | 2021.11.01 |
Modified date | 2023.01.0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