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日治時期台灣中學校之形成-教育目的・制度・背後支柱-
Author 藤井康子 (撰)=Yasuko Fujii (compose)
Date2000
Pages229
Publisher國立臺灣大學
Publisher Url https://www.ntu.edu.tw/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國立臺灣大學
Department歷史學研究所
Advisor曹永和
Publication year88
Keyword教育目的=Educational purpose; 學制=School system; 背後支柱=Pillar behind; 社會機能=Social function
Abstract全體而言,對於日治時期台灣史的研究,截至目前為止,雖已留下不少的成果,然單就當時中學校的研究情況而言,却幾乎未被當做研究對象加以回顧。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就在於憑藉過去的研究缺失,嘗試具體且實證地解明日治時期在台灣所設置的中學校之基本特色及其形成乃至定着的整個過程,並且藉由此作業,使日本統治下台灣之中學校的社會的機能能夠浮顯於前。
為了達成此課題,本研究由三個層面來設定其論點。
第一、藉由對日本學務關係者在台灣設置中學校之際所抱持之教育目的的解析,以明確的描寫出當時在為政者或創設學校者之心目中,中學校應是能教育出對社會有何種貢獻的人的教育機關。
第二、中學校設置前後被起草且予以制度化的中學校諸多相關法案,是在何種情況和意圖下被作成等等,藉由掌握其整個過程,筆者竊認或多或少能對至今仍不為世人所明瞭的中學校的完整輪廓賦與更充實的一面。
然而,僅就由「教育目的」和「制度」二論點而言,並無法客觀且活生生的捕捉在日本統治下台灣的中學校就學者的實態。因此,筆者更將學校之「背後支柱」-即有升學至中學校意願的學生及其家長,以及為了促成中學校之設置或改編而活動的有志人士-設定成第三論點。透過對這些人之分析,欲嘗試著捕捉有關係於中學校的人們的實態。如此般,不僅將考察的論點置於為政者及制度上,更而移置於一般人民上,以毎個人的中學校觀為事例儘可能的多數列擧,令當時的人們所持之學校觀得以浮現,以求能夠了解中學校這樣的教育機關對於毎個人的人生所于以之助益是如何被人們所理解的。
在進行論述的過程中,筆者特別強調第三的論點的理由,乃在於學校這樣的教育機關既已成為社會上的存在,即無法和支持其存在的一般民衆的意向相悖離而發揮其一定的社會機能,一般民衆抱持如何的學校觀,對於學校的希望是如何反映在學校的經營上等本來應被視為重要的研究課題而提起,但在以往的台灣教育史領域中幾乎都未被考察之故。設立中學校的事例中,既有「一般人民(=下)」對於「為政者(=上)」的學校設置計劃在背後予以支持而創校之例,相對的也有「下」成為設置學校的推動母體而運動的結果,「上」被動的最後終於設置學校之例。本研究,乃尋踏著上述的問題點而特別着眼於「來自於下」的觀點,藉此希望讓以往幾乎未曽被注目過的「上」及「下」在對於學校相關事件上所形成的協調、依存或衝突關係更為明確。又,因為此等相互關係的解明,本研究不僅僅對於台灣中學校史,相信對於台灣民衆教育思想史上,將亦會有所助益。
Table of contents序 論 1
第一節、前 言
第二節、研究成果的檢討
第三節、本研究的課題及史料的來源
第四節、本研究的架構

第一章 中學校構想之具體化-1895∼1910年代前半― 13
前 言
第一節、日本領台初期總督府高官的中學校觀
1、 樺山和水野的想法
2、 流産的計劃‐‐伊澤修二的中學校設置構想
3、 新教育的實驗場‐‐後藤新平的籌劃
第二節、針對日本人子弟的官立中學校之誕生
第三節、「第一部」與「第二部」的後續發展
1、「第一部」之受挫
2、「第二部」的教育目的
第四節、學生之出身背景及其畢業後之出路
第五節、第二所「第二部」式中學校之設校
小 結

第二章 台灣人中學校之誕生-1910年代∼20年代前半 45
前 言
第一節、漢人郷紳及其對日人統治者的態度
第二節、台灣人對教育之不滿
第三節、台灣人教育運動的興起與總督府的對應
1、台灣人的教育要求
2、總督府的對應
第四節、運動内容的轉變及中學校藍圖之完成
1、日本佛教團體所推動的中學校設置計劃
2、學務部所推動的中學校設置計劃
第五節、台灣人中學校之誕生及學校之改組
1、台灣人中學校之誕生
2、台灣人中學校之改組過程
第六節、台中中學校的學生生活
第七節、有關台中中學校的意見
小 結

第三章 中學校的擴大與定着―1920年代前半∼30年代後半― 85
前 言
第一節、台日學生共學及學校増設之開始
第二節、趨於白熱化的升學競爭
第三節、住民對中學校設置的勸誘運動及有識人士之提案
1、 烽起的學校設置勸誘運動
2、 有識人士的提案
第四節、昭和年間初期増設的中學校之情況
第五節、中學校的社會機能和人們的中學校觀
小 結

第三章補論 問巻調査報告 122
前 言
第一節、日本人中學生的情況
第二節、台灣人中學生的情況
小 結

第四章 私立中學校之公立學校化-1920年代前半∼30年代後半 172
前 言
第一節、有關私立學校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各所私立中學校之改編過程的演變
1、 基督教系學校‐‐長老教中學校和淡水中學校
2、 佛教系學校‐‐台北中學校
3、 為緩和入學難而開設的學校‐‐台北國民中學校
第三節、當事人的私立中學校觀
小 結

結 論 203
一、中學校之基本特色
二、台灣人學生和「共學」
三、今後之課題
附録1 日治時期台灣學制略圖 214
附録2 中學校資料 217
主要參考書目 221
Hits317
Created date2021.11.04
Modified date2023.01.1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26923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