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唐禪詩研究
Author 蘇欣郁 (著)
Date2011
Pages619
Publisher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Publisher Url https://www.ch.ntnu.edu.tw/index.php/en/main/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Advisor王開府
Publication year99
Keyword偈; 詩; 禪詩; 禪師; 詩僧; 文人
Abstract本論文針對唐代「禪師」、「詩僧」與「文人」三大創作主體的禪詩,依據其內容與功能而分類,進而討論唐以前及初、盛、中、晚、唐個別時期之禪詩特色。禪師禪詩的蒐詩範圍,主要是《祖堂集》與《景德傳燈錄》及禪師語錄中所收的禪詩;詩僧禪詩與文人禪詩的蒐詩範圍,主要是《全唐詩》,兼及敦煌詩歌。

這三大創作主體的禪詩創作類型,本文主要依據內容與功能,將其分成四大類:佛法類、抒情類、敘事類與應用類。佛法類的禪詩,指與佛法或禪宗有關的宗教功能者而言;抒情類的禪詩,指抒發情感而作的詩偈;敘事類的禪詩,指用來敘述故事,頌讚歷史或古德,以及描述自己生活歷程等;應用類的禪詩,指利用詩偈或為留言、或為書信、或為酬贈等而作。透過認識各種類型的禪詩,吾人可以更清楚地瞭解禪宗影響唐代禪僧與文人的層面,進而掌握其人生觀,這是禪詩的文化價值。

本文的核心問題,是對禪詩進行分類,並將唐代各時期的三大創作體的禪詩進行內容與風格的探索,進而比較這三大創作主體的特色。撰寫的過程,筆者是從文學、宗教與文化各層面,先討論「禪」與「詩」之結合,探討禪詩興起於唐代的背景因緣,並探索唐代各時期禪詩的發展態勢。論及唐禪詩之特色,筆者比較論述三大創作主體的創作動機、表現形式與文化融合等,如此便可以清晰地看出三大創作主體的特色與成就。結論附論唐禪詩對於中、日、韓、越、美等國的影響,以凸顯唐禪詩的重要性,強調其在禪宗史或文學史中應力求給予一適切的地位。

筆者經過本文的研究,已對唐代禪詩的「類型」有所創獲,對於禪詩的「風格」、「特色」、「發展」與「影響」都已論及,同時兼及唐代的「文化」、「思想」與「政治」等層面,力求「全方位」地研究唐禪詩,希望對目前禪詩研究的領域能有所貢獻。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 1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2
(一)研究範圍 2
1義界本論文中所使用的幾組詞彙 2
(1)禪 2
(2)禪詩 3
(3)唐文學史的四個分期 3
2分述三大創作主體之定義及其禪詩之範圍 4
(1)唐禪師之禪詩 4
(2)唐詩僧之禪詩 7
(3)唐文人之禪詩 8
(二)研究方法 9
第二節 近人研究之成果 11
一、唐禪師之禪詩 11
二、唐詩僧之禪詩 12
三、唐文人之禪詩 15
第三節 本文呈現之結構 19

第二章 唐禪詩之興起 21
第一節 禪詩與文學史 21
一、由詩到禪詩之發展 21
二、詩與偈、禪詩之異同 22
(一)偈 22
(二)禪詩 24
第二節 禪詩與禪宗史 25
一、唐代之禪宗發展 25
(一)唐以前之禪宗史與禪學思想 25
(二)初唐之禪宗史與禪學思想 26
(三)盛唐之禪宗史與禪學思想 28
(四)中唐之禪宗思想與禪學風格 30
1洪州宗 30
2石頭宗 31
(五)晚唐之禪宗思想與禪學風格 34
1溈仰宗 35
2臨濟宗 35
3曹洞宗 37
4雲門宗 38
5法眼宗 40
二、唐代文人之禪因佛緣 41
(一)唐以前文人之禪因佛緣 41
(二)初唐文人之禪因佛緣 42
(三)盛唐文人之禪因佛緣 43
(四)中唐文人之禪因佛緣 45
(五)晚唐文人之禪因佛緣 47
第三節 唐禪詩興盛之背景 48
一、政治層面 48
(一)君王的佛教政策,決定僧人為詩的因緣 48
(二)君王護持佛教,使高級僧人與政治關係密切良好而穩定,助長文學創作之因緣 50
(三)科舉重視進士之詩才,延及品裁僧人之詩才,形成強調文學價值的人生觀 51
二、社會層面 52
(一)知識份子的出家,提升僧人文學素養,豐富禪詩的內涵 52
(二)文人與僧人之交遊,使得文人之詩作富有禪味,而僧人之詩藝則提升,雙方互惠甚多 53
(三)思潮自由,視野開放,禪宗之心性觀深深吸引中晚唐的士人,引禪思入詩 55
三、宗教層面 55
(一)禪宗之言語觀:視言語為方便,解放僧人為詩之戒 55
1早期戒律的規定,條件性允許僧人之詩歌創作 55
2中晚唐禪宗思想對語言文字態度的轉變,賦予僧人為詩之自由 56
(二)禪宗之修行觀:禪林幽居之修行生活助詩境 58
(三)佛教之世俗化:佛寺成為僧俗的文化中心 59

第三章 唐禪詩之分類 61
第一節 佛法類之禪詩 61
一、示法偈(詩) 61
二、述禪解詩 61
三、示玄頌 62
四、悟夢詩 62
五、示寂詩 62
六、開悟偈 62
七、勘驗詩 63
八、傳法偈(或云「付法偈」) 63
九、述志詩 63
十、遺偈 64
十一、示修行詩 64
十二、勸學詩 64
十三、勸世詩 65
十四、樂道詩 65
十五、證道詩 65
十六、詩化句 65
十七、詩化偈 66
十八、宗風詩 66
十九、宗綱詩 66
二十、詠自性詩 66
廿一、宴坐詩 67
廿二、禪悅詩 67
廿三、佛事詩 67
廿四、茶禪詩 68
廿五、琴禪詩 68
廿六、酒禪詩 69
廿七、引古人詩 69
廿八、批評詩 69
廿九、評斷詩 70
第二節 抒情類的禪詩 70
一、辭親偈 70
二、親情偈 70
三、哀嘆偈 70
四、送別詩 70
五、懷鄉詩 71
六、譏諷詩 71
七、感懷詩 71
八、豔情詩 73
第三節 敘事類的禪詩 74
一、初生偈 74
二、宗脈詩 74
三、頌古詩 74
四、真讚詩 74
五、詠物詩 75
六、社會寫實詩 75
七、雜言詩 76
八、記遊詩 76
九、宮體詩 76
十、觀畫詩 77
十一、觀棋詩 77
十二、道情詩 77
十三、邊塞詩 77
十四、山居詩 77
十五、品詩詩 78
十六、論詩詩 78
十七、論書詩 78
第四節 應用類之禪詩 79
一、留言偈 79
二、告誡詩 79
三、乞畫詩 80
四、酬贈詩 80
五、崇佛詩 82
六、書狀詩 82
七、勸俗詩 82
八、哀悼詩 83
九、賦得詩 83
十、題畫詩 83
十一、題壁詩 83
十二、應制詩 84
十三、拜謁詩 84
十四、婉拒詩 85

第四章 唐禪詩之發展(一)唐禪師創作之禪詩 87
第一節 唐前禪師創作禪詩之發展概況 87
壹、佛法類 87
一、開悟偈 87
二、示法偈 87
三、傳法偈(或「付法偈」) 91
四、佛事詩 94
貳、抒情類 94
一、辭親偈 94
二、親情偈 95
三、哀嘆偈 95
參、敘事類 95
一、初生偈 95
二、頌古偈(詩) 95
小結(唐前禪師之詩偈特色) 96
第二節 初唐禪師創作禪詩之發展概況 97
甲、弘忍法嗣之詩偈 97
佛法類 97
一、開悟偈 97
二、樂道歌 98
乙、惠能及法嗣之詩偈 100
佛法類 100
一、證道歌 100
二、示法詩 103
丙、牛頭宗之詩偈 107
佛法類 107
示法詩 107
小結(初唐禪師之詩偈特色) 109
第三節 盛唐禪師創作禪詩之發展概況 110
甲、牛頭宗禪師之詩偈 110
佛法類 110
一、示法詩 110
二、勘驗詩 110
三、詩化偈 111
乙、惠能法嗣之詩偈 112
壹、佛法類 112
一、示法詩 112
二、示修行詩 119
三、樂道歌 120
四、詩化句 121
五、詠自性詩 121
貳、敘事類 122
頌古詩 122
丙、神秀法嗣的詩偈 122
佛法類 123
樂道歌 123
小結(盛唐禪師之詩偈特色) 124
第四節 中唐禪師創作禪詩之發展概況 126
甲、石頭宗禪師之詩偈 127
壹、佛法類 127
一、示法詩 127
二、證道詩 127
三、詩化偈 128
四、樂道歌 129
五、詠自性詩 132
貳、應用類 135
留言偈 135
乙、洪州宗禪師之詩偈 136
壹、佛法類 136
一、示法詩 136
二、詩化句 137
三、詩化偈 138
四、述志偈 139
五、宗風詩 139
六、遺偈 140
貳、抒情類 141
一、送別詩 141
二、抒情偈 141
參、應用類 141
婉拒詩 141
小結(中唐禪師之詩偈特色) 142
第五節 晚唐禪師創作禪詩之發展概況 145
第一部份:南嶽懷讓系(洪州宗) 145
第一系:洪州宗之馬祖系 145
壹、佛法類 145
一、示法詩 145
二、述志詩 148
三、勸學詩 149
四、勘驗偈 150
五、詩化偈 150
六、批評偈 151
七、評斷偈 152
八、證道歌 152
九、遺偈 152
貳、敘事類 153
一、真讚詩 153
二、詠物詩 153
參、應用類 153
告誡詩 153
第二系:溈仰宗 154
壹、佛法類 154
一、開悟詩 154
二、勘驗偈 156
三、示法詩 157
四、示玄頌 158
五、詩化偈 158
六、示修行頌 160
七、勸學詩 161
八、述志偈 161
九、宗風詩 161
十、批評詩 162
十一、遺偈 163
貳、敘事類 163
詠物詩 163
參、應用類 163
一、酬贈詩 163
二、告誡詩(告誡他人) 164
第三系:臨濟宗 165
壹、佛法類 165
一、詩化偈 165
二、遺偈 167
小結(晚唐洪州宗禪師詩偈之特色) 168
第二部份:青原行思系(石頭宗) 173
第一系:石頭宗之石頭系 173
壹、佛法類 173
一、開悟詩 173
二、示法詩 174
三、詩化句 179
四、詩化偈 181
五、勘驗詩 188
六、述志詩 189
七、示修行詩 189
八、勸學詩 190
九、宗風詩 190
十、證道詩 191
十一、遺偈 191
十二、引古人詩 192
貳、抒情類 193
送別詩 193
參、敘事類 194
Hits344
Created date2022.06.06
Modified date2022.06.13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41852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