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明清悉曇文獻及其對等韻學的影響=A Study of Siddhāṃ Litera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 Influences on Dengyunxue
Author 李柏翰 =Li, Bo-han
Date2015
Pages247
Publisher國立清華大學
Publisher Url https://www.nthu.edu.tw/
Location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國立清華大學
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
Advisor陳淑芬
Publication year103
Keyword悉曇學=Siddhāṃ; 等韻圖=rhyme tables; 《悉曇經傳 》=Xitan Jingzhuan; 《新韻譜》=Xin Yunpu; 《同文韻統》=Tongwen Yuntong; 《悉曇奧論》=Xitan Aolun; 華嚴字母圖=Huayan Zimutu
Abstract若要追溯印度梵語對於漢語音韻學的影響,應從「悉曇(siddhāṃ)」知識概念著手,而目前學界多認為悉曇知識已隨著宋代佛教的衰微消失在中國境內,僅在日本地區繼續流傳。然而,從明代至清代,中國仍然留下零星的悉曇文獻,包含趙宧光《悉曇經傳》、劉獻廷《新韻譜》、章嘉胡土克圖《同文韻統》、周春《悉曇奧論》等,且其相關知識也經常見於同時代的等韻學文獻當中。換言之,悉曇知識除了引發等韻學的萌芽,仍持續對明清等韻學造成影響。因此,本文將焦點轉至悉曇學入華後在「明清時期」的影響面貌,例如:從東漢佛教傳入後,明清時期如何理解梵學知識?如何逐漸轉化為漢語音韻學的概念?又以何種方式與漢語音韻學聯繫?影響的文獻又有多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以「明清悉曇文獻」為範圍,分別從歷時串聯與共時互動進行考察。歷時性串聯方面,梳理悉曇文獻在中國地區的傳承脈絡,並闡述此脈絡下的知識理論為何,進而以此探索一系列相關問題;共時性互動方面,追溯明清等韻文獻的悉曇概念源流,並梳理這些理論在當時的影響及傳播,進而與明清悉曇知識相互對照。

本文梳理現存明清悉曇文獻,試圖考察明清悉曇知識與等韻學的實際互動,並從傳播角度觀察此現象造成的「知識擴散」,建構出中國悉曇學的傳承及開展。其內容共分四部分:第一,回顧悉曇學的歷史源流,闡述唐宋悉曇學的基本內涵及其傳承情況。第二,以《悉曇經傳》、《新韻譜》、《同文韻統》及《悉曇奧論》作為研究材料,分別從成書理念與學術淵源等方面進行考察,解讀文獻中的梵學理論及音韻特點,藉以展現明清兩代的悉曇學概念。第三,透過明清悉曇概念的特點,梳理明清等韻中的悉曇概念傳播,並以〈華嚴字母圖〉作為觀察焦點,追溯悉曇與等韻的互動聯繫。第四,描繪明清悉曇學與等韻學的實際聯繫關係,釐清明清悉曇概念的傳播與轉化。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Sanskrit over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studying Siddhāṃ is a must.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Siddhāṃ had disappeared in China since Buddhism declin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at it only circulated in Japan.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Siddhāṃ literature in China composed in Ming and Qing, for example, Zhao Yiguang’s趙宧光 Xitan Jingzhuan悉曇經傳, Liu Xianting’s劉獻廷 Xin Yunpu新韻譜, Zhangjia Hutuketu’s章嘉胡土克圖 Tongwen Yuntong同文韻統, and Zhou Chun’s周春 Xitan Aolun悉曇奧論. The concepts and knowledge related to Siddhāṃ could also b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of Dengyunxue等韻學 at that time. In other words, Siddhāṃ had not only molded the initial stage of Dengyunxue but continuously had influences on it till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How was Sanskrit comprehended and converted into new concepts of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in Ming and Qing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China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ow did it connect with the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How many documents of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were influenc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examine the Siddhāṃ literature of Ming and Qing in terms of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nalyses. In the diachronic analysis, I investigate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Siddhāṃ literature in China, explicate their doctrines and then deal with a number of related questions. In the synchronic analysis, I trace back to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iddhāṃ concepts and knowledge from the literature of Ming’s and Qing’s Dengyunxue, and go further to compare it with the concepts and knowledge of Siddhāṃ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 study collates the Ming’s and Qing’s existing Siddhāṃ documents, trying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and knowledge of Siddhāṃ in Ming and Qing and Dengyunxue. Besides, I observe that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resulted in Siddhāṃ knowledge diffusing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iddhāṃ in China.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main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reviews the origin of Siddhāṃ and interprets the fundamental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Siddhāṃ. The second section is based on materials including Xitan Jingzhuan, Xin Yunpu, Tongwen Yuntong, and Xitan Aolun to analyze the conception of these literature composi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ir thoughts. This study also explicates Sanskrit theories and phonological features and clarify the Siddhāṃ knowledge in Ming and Qing. The third section explores the dissemination of Siddhāṃ concepts in Ming’s and Qing’s Dengyunxue by mea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ddhāṃ knowledge. Moreover, I retrac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iddhāṃ and Dengyunxue by studying the Huayan Zimutu華嚴字母圖. In the fourth section, I delineate the pra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iddhāṃ and Dengyunxue, and find out the spread routes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Siddhāṃ knowledge in Ming and Qing.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22
第一節 研究主題的形成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的探討 5
一、當代悉曇學研究概況 5
二、漢語音韻學界的悉曇研究 9
(一)輯錄佚書訊息 10
1、謝靈運《十四音訓敘》 10
2、武玄之《韻銓》 11
(二)構擬音注語料 13
1、唐代聲調調型 13
2、譯家音注特點 14
3、晚唐五代聲母 14
4、中古漢語音韻 14
三、明清悉曇文獻的研究 1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觀點 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9

第二章 悉曇學源流與傳承 23-48
第一節 悉曇的傳入及其漢化過程 23
一、悉曇學的內涵與相關知識 23
(一)學科的緣起及形成 23
(二)字母的拼合及條例運用 27
1、基本概念 28
(1)體文 28
(2)摩多(摩多點畫) 29
(3)接續半體 29
2、輔助條例 29
二、悉曇學在中國的傳播 31
(一)悉曇傳入的漢化過程 31
(二)悉曇概念的流傳及轉化 32
第二節 唐宋悉曇學的形成與承繼 33
一、唐宋悉曇的內涵 33
(一)智廣《悉曇字記》 34
(二)法護、惟淨《景祐天竺字源》 36
(三)唐宋悉曇文獻的佚失 39
二、宋代士人對梵學知識的理解 40
(一)沈括對梵學入華的論述 40
1、切韻之學的來源說 40
2、四十二字母的引述 42
(二)鄭樵記述的梵字特點 42
1、梵學知識的淵源 43
2、華梵文字的對比 44
(1)文字形體 44
(2)字音拼合 46
(3)華梵特質 47

第三章 明代的悉曇文獻 49-113
第一節 趙宧光及其《悉曇經傳》 49
一、作者生平及其著述 49
(一)經歷與學術淵源 49
(二)生平著述及《悉曇經傳》的流傳 53
二、《悉曇經傳》的成書理念 57
(一)編撰動機與目的 57
(二)傳統音韻的融合 59
三、《悉曇經傳》的編排方式 61
第二節 《悉曇經傳》的內容及音韻特點 64
一、梵天字母法 64
(一)梵文知識理解 64
1、華梵差異的認識 64
2、彈舌音的描述 66
(二)梵文字體刻錄 68
1、普菴咒 69
2、大梵書正體及變體 73
3、烏思藏小西天字母 78
4、梵音十二轉圖 80
二、華文字母法 81
(一)方音區別依據 81
(二)南北方音差異 82
1、北不分「疑喻」;南不分「匣喻」 82
2、輕重唇音 84
3、日禪兩母 84
4、濁上歸去 85
三、雜圖表法 85
(一)三種圖表刊定 86
1、五音 86
2、聲調 86
3、各圖攝名及圖數 87
4、字母數量及代表字 88
(1)〈等子栞定〉增設的「輕、重母」 88
(2)〈四聲表〉的二十母 89
(3)〈五聲表〉的二十五母 90
(二)圖表的唱讀與使用 91
1、唱韻的次序及方法 91
2、會通南北語音的準則 92
(三)各項門法條例 93
1、音和 95
2、類隔 95
3、窩切 96
4、振救 96
5、開合及內外 96
6、就形 97
7、不定門 97
四、聲韻法 98
第三節 劉獻廷及其《廣陽雜記》 100
一、生平經歷及其著述 100
二、韻學觀點及理念 103
(一)學習音韻學的淵源 104
(二)友人論學的音韻觀 105
1、讀林本裕《聲位•左編》 105
2、論吳修齡聲音之道 105
三、《新韻譜》的內容及其評價問題 107
(一)學習歷程及音韻特點 107
(二)民初注音字母運動的評價 109
(三)重新衡量《新韻譜》的悉曇學成就 110

第四章 清代的悉曇文獻 115-174
第一節 《同文韻統》的成書理念 115
一、編纂者與版本體例 115
(一)參與的編纂者 115
(二)版本及編排方式 116
二、編撰動機與目的 119
第二節 《同文韻統》的內容及音韻特點 120
一、字母的創制及源流 121
(一)譯音漢字的創制 121
1、〈天竺字母譜〉的譯音漢字 123
2、〈西番字母譜〉的譯音漢字 126
(二)五十字母的源流及選定 127
二、字母的拼合 129
(一)藏文梵字的拼合字譜 130
1、體文加摩多的拼合 131
2、體文與體文的拼合 131
3、體文附加特殊符號 132
4、單字附加韻尾 132
(二)通用藏文的拼合字譜 133
三、字母的字性 135
四、傳統等韻及梵文字母的結合 138
第三節 周春及其《悉曇奧論》 145
一、作者生平及其著述 145
(一)經歷與學術淵源 145
(二)著述大要 148
1、《十三經音略》 149
2、《杜詩雙聲疊韻括略》 149
3、《佛爾雅》 150
4、《大悲咒音義》 150
(三)《悉曇奧論》的流傳 151
二、《悉曇奧論》的成書理念 152
(一)編撰動機與目的 152
(二)韻學理念 153
三、《悉曇奧論》的編排方式 155
第四節 《悉曇奧論》的內容及音韻特點 158
一、字母的來源及理解 158
(一)佛典的字母論述 158
1、《華嚴》字母系列 159
2、《涅槃》字母系列 161
3、《翻譯名義集》的「四十二字」 162
(二)梵學知識的理解 163
二、等韻的源流及概念 164
(一)傳統等韻的開端 164
1、翻切取音的文獻 164
2、等韻源流 165
(二)等韻相關問題 166
1、字母數量 166
2、韻圖術語 167
3、翻切問題 167
三、等韻的閱讀及應用 168
(一)吳音特點 168
(二)三十六字母的辨別及讀法 169
1、幫組與非組聲母 170
2、端組聲母 170
3、知組、照組與精組聲母 171
4、見組與曉組聲母 172
(三)字音的安排及辨別 173
1、字例安排 173
2、字音辨別 174

第五章 明清悉曇與等韻的互動 175-215
第一節 悉曇概念的傳播 176
一、挪用《悉曇經傳》的理論 176
(一)吳繼仕《音聲紀元》的音學理論 176
1、徵引的數量及方式 177
2、轉錄的目的及影響 178
(二)熊士伯《等切元聲》的梵學淵源 179
1、釋氏字母的理解 181
2、引用的音學理論及影響 184
二、承襲《同文韻統》的體系 186
(一)龐大堃《等韻輯畧》的字母收錄 186
(二)勞乃宣《等韻一得》的字母及韻攝 187
三、仿造悉曇概念的術語——以方以智《切韻聲原》為例 191
第二節 〈華嚴字母圖〉的流傳 194
一、〈華嚴字母圖〉的內涵及體例 194
二、融合〈華嚴字母圖〉的形制 198
(一)袁子讓《字學元元》 198
1、〈華嚴經字母圖〉 199
2、〈釋談章等攝圖〉 200
3、〈增字學上下開合圖〉 201
(二)陳藎謨《元音統韻》 203
1、華嚴字母的概念 203
2、〈三合方位正華嚴字母圖〉 204
(三)《字母切韻要法》的〈內含四聲音韻圖〉 206
(四)李汝珍《李氏音鑑》 208
三、附會〈華嚴字母圖〉的格局 211
(一)馬自援《等音》及林本裕《聲位》 211
(二)龍為霖《本韻一得》 213

第六章 明清悉曇學的傳播與影響 217-224
第一節 悉曇概念的傳承與轉化 217
一、明清悉曇的內涵及意義 217
(一)明代的悉曇學 217
(二)清代的悉曇學 218
二、中國悉曇的兩次融合 219
第二節 明清悉曇與等韻的聯繫 221
一、悉曇概念的引錄 221
(一)梵學理論的源頭 221
(二)華梵體系的框架 222
二、〈華嚴字母圖〉的流傳 222
(一)融合形制 223
(二)附會格局 224

第七章 結論 225-228
第一節 研究綜述與價值 225
一、中國悉曇學的傳承 225
(一)唐宋時期的悉曇學 225
(二)明代的悉曇學 225
(三)清代的悉曇學 226
二、明清悉曇對等韻的影響 226
(一)悉曇概念的引錄 226
(二)梵學知識的傳播 226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檢討 227
一、明清悉曇文獻不足 227
二、梵學知識不易溯源 227
三、唐宋悉曇研究的薄弱 228
第三節 論題的未來開展 228
一、悉曇文獻的參照 228
二、觀察層面的擴展 228
Hits402
Created date2022.10.05
Modified date2023.01.1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50470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