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不空《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研究=A Study of Bukong's Wulianshou rulai guanxing gongyang yigui
Author 劉慈慧 (著)=Liu,Tzu-hui (au.)
Date2016
Pages89
Publisher佛光大學
Publisher Url https://website.fgu.edu.tw/?locale=zh_tw
Location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佛光大學
Department佛教學系
Advisor黃繹勳=Huang, Yi-hsun
Publication year104
Keyword不空;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 密教; 淨土; 儀軌
Abstract本論文的主題是不空《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研究,筆者以不空之譯著《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為主要探討文獻。《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全文共一卷,收錄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冊,是一篇以密教手印與真言的方式,達成修行者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的儀軌。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觀其內文,可分為進入儀軌、核心儀軌和退出儀軌三大類,篇幅側重於進入儀軌的部分。以十八道供養法為基礎,究其儀軌之步驟及其觀想,皆緊密融合《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當中的淨土觀念與辭彙,藉以成就《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最終得生淨土上品上生之目的。並由《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得見中、晚唐時期人民之所需,以及中國淨土和密教相互融合的情景,是一篇極具研究價值之文本。
因此,本論文將分為六章,以不空之生平與譯作探究為開端,帶入與《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相關之淨土與密教所開展的歷史背景,從而探討《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架構,並透析其內文所含之淨土元素;針對淨土特徵的部分,以善導的《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作為比對的對象,突顯《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有別於以善導為代表的淨土儀軌之處;針對與《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之對比研究,則是以不空另外一篇供養法的譯著著手對比,分析《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有別於其他唐密儀軌之特色處。
Table of contents摘要 I
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評析 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5
第四節: 本論文之章節架構 6
第五節: 小結 10
第二章: 不空生平和譯作探究─ 以《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歷史背景為中心 11
第一節: 不空之生平 12
第二節: 不空之譯作 21
第三節: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時空歷史背景 31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架構分析 36
第一節: 進入儀軌 38
一: 淨三業 42
二: 佛部三昧耶、蓮華部三昧耶、金剛部 44
三: 被甲護身 44
四: 地結(金剛橛)、四方結(金剛牆) 45
五: 大虛空藏、如來拳 45
六: 寶車輅、請車輅、迎請(召請) 47
七: 當部明王(馬頭明王)、金剛網(虛空網)、金剛炎(火院) 47
八: 閼伽供養 48
九: 花座、普供養 49
第二節: 核心儀軌 50
一: 觀自在菩薩真言、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 50
二: 念珠真言 52
第三節: 退出儀軌 53
一: 解界 53
二: 奉送聖眾、任出道場 54
三: 持續讀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咒語與真言 55
第四節: 小結 55
第四章: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之淨土特徵分析 56
第一節: 進入儀軌 56
第二節: 核心儀軌 59
第三節: 退出儀軌 61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五章: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與《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之對比研究 65
第一節: 進入儀軌 66
一: 淨三業 68
二: 普禮/偈語、佛部三昧耶、蓮華部三昧耶、金剛部三昧耶 68
三: 被甲護身 69
四: 地結 70
五: 金剛牆/金剛牆、(道場觀、三力) 大虛空藏、(如來拳)/普供養 70
六: 寶車輅、請車輅、迎請/本尊三昧耶降至於道場 71
七: 馬頭、金剛網、火院 72
八: 閼伽、花座、普供養、無量壽如來讚歎/讚歎偈 73
第二節: 核心儀軌 73
一: 觀自在(菩薩三摩地) 73
二: 根本陀羅尼 73
三: 念珠真言/心中心咒印言 74
第三節: 退出儀軌 75
第四節: 小結 76
第六章:結論 78
引用文獻 81
一、佛教典籍和古籍 81
二、中日文專書和論文 82
三、西文專書和論文 82
Hits56
Created date2023.04.14
Modified date2023.04.14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68877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