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陸春雄 (著)
|
Date | 2023 |
Pages | 185 |
Publisher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s://litera.ccu.edu.tw/
|
Location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doctor |
Institution | 國立中正大學 |
Department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Advisor | 陳佳銘 |
Keyword | 淨土思想; 禪宗思想; 曇鸞; 達摩傳禪; 禪淨融合 |
Abstract | 蓮池大師的淨土與禪宗思想是明朝的佛學主流,淨土思想依據淨土三經與世親的《往生論註》,遠據龍樹《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道思想,近承自慧遠、曇鸞、道綽、善導的淨土主張,也受《法寶壇經》中唯心淨土、《龍舒增廣淨土文》、釋迦才《淨土論》的影響。禪淨融合則繼承永明延壽,有禪有淨土的增上緣,調合各宗,而以淨土為依歸,成就了廣大眾生;使淨土教,成為對治末法眾生最契機,最殊勝的修行法門。由於蓮池的弘揚使淨土宗成為中國佛學的主脈。 蓮池的禪宗思想,大師以《華嚴》入禪,《禪關策進》前集,所舉趙州等參禪用功的實例,具有震撼力,禪者受益匪淺。後集,舉《大般若經》、《華嚴經》,《修行道地經》等求般若的論述,增加禪者教內的體認。而其思想遠承自達摩以來,到慧能南宗禪的頓悟實證;近則受明代中葉高僧,臨濟宗第二十八代祖師笑巖德寶、南嶽下三十一世,真圓徧融的開示與心傳。力主禪淨融合,認為念佛不礙參禪,參禪不礙念佛。在雲棲山有傳法的僧團,是繼馬祖建叢林後最大的弘法團體,廣度眾生,是淨土宗第八祖,徧融後的華嚴宗祖師,偉大的禪宗祖師。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3 一、淨土思想 3 二、禪宗思想 5 第四節 淨土所依的經典(論) 7 第五節 禪宗所依的經論 8 第六節 主題論述與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蓮池大師的生平與時代背景 12 第一節 蓮池的生平 12 第二節 明朝的政治環境 20 第三節 明朝的宗教環境 21 第四節 心學的興起 23 第五節 蓮池大師的著作 25 第六節 蓮池大師的重要著作 28 第七節 蓮池大師的孝道 34 第三章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37 第一節 淨土的意義、種類 38 一、淨土的意義 38 二、淨土的分類 42 三、諸佛往生淨土 43 第二節 淨土宗的源流 47 一、龍樹的《十住毗婆論》 47 二、慧遠的結白蓮社 48 三、曇鸞的淨土主張 49 四、道綽的聖道門、淨土門 50 五、善導的正行、雜行 51 第三節 蓮池大師「前」的淨土思想 52 一、隋天臺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 52 二、《法寶壇經》中唯心淨土(下稱《壇經》) 54 三、《龍舒增廣淨土文》 55 第四節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55 一、重《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56 二、重《佛說阿彌陀經疏鈔》的理由 58 三、分部類ˉ 59 四、《阿彌陀經》的宣說、弘傳,一共有十種意義: 60 五、四種念佛法門 61 六、事持、理持 63 七、蓮池大師的事一心、理一心 65 八、參究念佛 66 第四章 蓮池大師淨土思想的實踐 69 第一節 蓮池的儒佛融合 70 第二節 往生淨土當修三福業 72 第三節 具足信願行的往生 74 第四節 一心不亂含《觀經》至誠、深心,迴向發願心 77 第五節 戒殺與放生池 79 第六節 念佛三昧與一心不亂 84 第七節 念佛的功德利益 89 第八節 對蕅益智旭的影響 92 第九節 對後世的貢獻 95 第五章 般若與佛性-達摩到慧能的思想型態 99 第一節 何謂禪 99 第二節 中國禪的特質 100 第三節 影響中國禪宗的二個因素 102 一、般若思想 103 二、佛性思想 105 第四節 禪宗的成立與傳承ˉ 108 一、達摩傳禪,二祖-六祖 108 二、慧可生平與禪法 114 三、僧璨的生平與傳法 116 四、道信的生平與禪法 118 五、五祖弘忍的生平與禪法 122 六、慧能大師的生平與傳法 125 第五節 南能北秀 129 一、神秀的生平與禪法 129 二、神秀慧能的悟道詩 133 第六章 蓮池大師的禪宗思想與禪淨融合 136 第一節 禪宗分期 136 第二節 宋明的禪宗 136 一、宋朝的禪宗 136 二、明朝的禪宗 142 第三節 蓮池大師的禪宗思想 145 一、蓮池以《華嚴》入禪 146 二、《禪關策進》 148 三、笑巖德寶、徧融真圓之禪法 159 第四節 蓮池大師的禪淨合一 161 一、永明延壽的〈四料揀〉 162 二、蓮池的禪淨合一 164 第七章 結論 175 參考文獻 177 一、一般古籍 《大正藏》、《續藏經》(按冊數分) 177 二、其他古籍(按朝代分) 180 三、現代專書 (依姓氏筆畫分) 181 四、期刊論文 185 五、學位論文 185 |
Hits | 5 |
Created date | 2023.11.09 |
Modified date | 2023.11.0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