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漢、藏《中論頌》(Mūlamadhyamakakārikā)注釋:吉藏《中觀論疏》與宗喀巴《正理海》的詮釋研究=Tibetan and Chinese Commentaries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 An Interpretative Study on Jizang’s Zhongguan lun shu and Tshongkhapa’s Ocean of Reasoning.
Author 潘富美 (著)=釋理揚 (au.)
Date2023
Pages203
Publisher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Publisher Url https://oh.hfu.edu.tw/main.php
Location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華梵大學
Department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Advisor康特=Kantor, Hans Rudolf, 劉國威=Liu, Kuo-wei
Publication year111
Keyword中觀論疏=Zhongguan lun shu; 正理海=Ocean of Reasoning; 八不=the eight negations; 二諦=the two truths; 四句=catuṣkoṭi
Abstract 本文討論吉藏《中觀論疏》與宗喀巴《正理海》中的「八不」、二諦、「四句」的思想,著重於透過二文本中對於緣起無自性義的詮釋差別,來看所破、所立的主張與影響。首先,比對二文本及其注釋底本的主要詮釋,其次,從二文本的主要詮釋差異中,探討對於無自性的安立、二諦的區別化以及四句的作用。透過漢、藏注釋文本的對讀,發現八不、二諦、四句有不同的解讀結果。
Table of contents摘要 1
ABSTRACT 2
目次 3
縮略語(Abbreviation) 6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7
第二節 學術研究史略述 7
一、龍樹《中論頌》相關研究 8
二、吉藏《中論疏》相關研究 14
三、宗喀巴《正理海》相關研究 15
四、吉藏與宗喀巴中觀思想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方法與範圍 18
第二章 吉藏與宗喀巴的中觀思想背景 21
第一節 吉藏的生平與其中觀學的思想背景 21
一、吉藏的生平與著作 21
二、吉藏中觀學的思想背景 22
第二節 宗喀巴的生平與其中觀學的思想背景 23
一、宗喀巴的生平與著作 23
二、宗喀巴中觀學的思想背景 25
第三節 結語 25
第三章〈觀因緣品〉與〈觀去來品〉中「八不」的思想 26
第一節 前言 26
第二節《中論頌》〈觀因緣品〉與〈觀去來品〉中「八不」的概念 27
第三節《中論疏》〈觀因緣品〉與〈觀去來品〉中「八不」的詮釋 33
一、注釋底本青目釋的詮釋內容 33
二、《中論疏》的詮釋架構與內容 39
三、小結 50
第四節《正理海》〈觀因緣品〉與〈觀去來品〉中「八不」的詮釋 51
一、傳統注釋本主要偈頌的詮釋 51
二、《正理海》的詮釋架構與內容 54
第五節 《中論疏》與《正理海》中「八不」的詮釋差別 62
一、緣起與無自性的詮釋 62
二、吉藏所注重的八不與二諦的關係 67
三、宗喀巴所注重的二無我的詮釋 82
四、小結 87
第六節 結語 88
第四章 〈觀四諦品〉中「二諦」的思想 91
第一節 前言 91
第二節 《中論頌》〈觀四諦品〉中「二諦」的概念 92
第三節 《中論疏》〈觀四諦品〉中「二諦」的詮釋 96
一、注釋底本青目釋的詮釋內容 96
二、《中論疏》的詮釋架構與內容 100
三、小結 110
第四節 《正理海》〈觀四諦品〉中「二諦」的詮釋 110
一、 注釋底本PSP主要偈頌的詮釋 110
二、《正理海》的詮釋架構與內容 112
三、小結 118
第五節 《中論疏》與《正理海》中「二諦」的詮釋差別 119
一、吉藏所注重的「二諦中道」的詮釋 119
二、宗喀巴所注重的二諦義 138
三、從空假中的關聯性看二諦的區別化 142
四、小結 156
第六節 結語 159
第五章 吉藏《中論疏》與宗喀巴辯經系統中「四句」(Catuṣkoṭi)的解讀 162
第一節 前言 162
第二節 羅什譯《中論》的四句意義:四句究竟在哪? 163
第三節 吉藏《中論疏》中「四句」的詮釋 166
一、具四句形式的三種四句 167
二、無四句形式的其餘四句 182
三、小結 186
第四節 宗喀巴辯經系統中的四句 187
一、宗喀巴《因明七論入門除意暗論》概要 187
二、格魯派《攝類學》中的「四句」 187
三、小結 190
第五節 從四句轉成因明式 190
第六節 結語 191
第六章 結論 192
參考文獻 196
Hits7
Created date2023.11.10
Modified date2023.11.10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86392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