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佛教往生曼荼羅救度文化器物應用之探究=An Inquiry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Buddhist Mandalas to Redeem Cultural Artifacts |
|
|
|
Author |
邱仁宗 (著)=Chiu, Jen-chung (au.)
|
Date | 2023 |
Pages | 152 |
Publisher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s://oh.hfu.edu.tw/main.php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華梵大學 |
Department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Advisor | 莊兵=Zhuang,Bing |
Publication year | 111 |
Keyword | 往生救度=past life salvation; 陪葬品=funeral goods; 往生用具=death utensils; 陀羅尼被=dharani quilt; 佛幡=Buddha flag; 陀羅尼棺=dharani coffin |
Abstract | 佛教「往生救度」有很深遠的內涵,目的在引導人們於死亡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最好的助緣,令亡者離苦得樂。在臨終身體「暖氣退盡」後「靈魂」方才離體,此時靈魂屬自由飄蕩狀態,急需外力的幫助,若無佛法的薰陶將隨業輪轉。佛教發展出能夠利益亡者的許多方法,以引導亡靈透過佛法走向光明之路。 本文主要是以古籍《大正藏》、《佛教大辭典》、《日本梵字大辭典》、《日本佛教葬式辭典》、《真言宗全書》、《西藏度亡經》、《真言宗葬式引導法》等,研究所敘述古代佛教喪葬禮儀中,所使用的器物,將這些器物的形制、設計的內容、所表達的內涵以及對亡者的利益、功能論述予以研究比較。本文首先針對佛教往生救度的目標「靈魂」稱「中陰」或稱「神識」,以古代經典論述比較,及當今人們於祖先信仰,探討華人世界死後所歸世界的認知,傳統信中仰往生祭祀器物的功能及意義。論述佛教往生救度輔以種種器物的儀式,引導亡者走向光明之路,在生命最終的時間點上給予有效的幫助,讓亡者圓滿的離去。其使用的器物包括「經幡」、「經幢」、「經被」、「經棺」以及「香材」陪葬器物等,研究其形制、式樣、使用方式及其內涵、功能及其意義。 佛教往生救度器物應用文化淵遠流長,在度亡過程幫助逝去人的「靈魂」得到解脫,而順利進入到下一個生命階段。惟有些救度文化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消失了一段時間,近年由於資訊化,存在於他國的資料大量重現,這有助於我們找回古人在往生救度使用器物的文化智慧,用以幫助人們在臨終能得到最好的助緣。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V ABSTRACT VI 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1 第二章、 靈魂、中陰與救度思想 13 第一節、 靈魂文化 15 一、 佛教靈魂觀 15 二、 儒家對靈魂的態度 18 三、 道教對靈魂的認知 21 四、 基督教文化的靈魂觀 26 五、 回教徒的靈魂信仰 30 六、 巫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靈魂信仰 31 七、 中國人的陰間與陽間 32 八、 結語 34 第二節、 救度思想與祭祀 35 一、 佛教的救度思想 36 二、 傳統「喪禮,祭喪」與靈魂祭祀 41 三、 淨土彌陀的導引 52 四、 西藏「中陰救度法」 54 第三節、 現代「殯葬」「靈魂」敘事 60 第三章、 佛教往生救度器物——幢幡 62 第一節、 幡在佛教的地位 63 一、 幡的由來 63 二、 幡所代表的意義 64 三、 幡的形制與式樣。 67 第二節、 度亡幡 69 一、 引魂幡 71 二、 龕幡 75 三、 枕幡 77 四、 四本幡 79 第三節、 佛之大願——幡之功德 80 第四章、 佛教往生救度——入殮器物 84 第一節、 入殮納棺之器物——曳覆曼荼羅 86 一、 尊勝陀羅尼經被 94 二、 金剛經塔陀羅尼經被 100 三、 普賢王如來文武百尊繫解脫陀羅尼經被 103 第二節、 入殮器物——覆曼荼羅 104 第三節、 入殮器物——香材 106 第四節、 入殮器物——含殮 107 第五節、 陀羅尼棺密教儀軌影響下的符號體系 109 第五章、 度亡器物上咒語與圖騰符號 118 第一節、 咒語、種子字的起源 120 第二節、 佛教密教咒語與種子 124 第三節、 本文幡蓋梵咒簡析 128 第六章、 結論 130 參考資料 133 一、 古籍 133 二、 專書著作 133 三、 期刊論文 134 四、 學位論文 136 五、 網路資源 136 |
Hits | 5 |
Created date | 2023.11.14 |
Modified date | 2023.11.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