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竺家寧
|
Source |
佛教圖書館館刊=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Buddhist Libraries
|
Volume | n.44 |
Date | 2006.12 |
Pages | 66 - 86 |
Publisher |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
Publisher Url |
https://gayafund.gaya.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重新閱讀《佛教與社會》 |
Keyword | 佛經語言學; 佛經詞彙; 雙音化; 佛經構詞 |
Abstract | 過去我們談到佛經,就想到「哲學的佛經」、「宗教的佛經」、「義理思想的佛經」。到了梁啟超、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以後,漸漸了解了「文學的佛經」,開展了佛教文學的研究。而最近許多年來,海峽兩岸與日本,都同時注意到佛經語言研究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它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語料庫。佛經語料有幾個特性:第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數量非常龐大,佛經保留到今天的,超過了五千卷。這五千卷的資料,超過了我們中古的漢語文獻。這個語料庫不僅僅是從東漢到三國到南北朝的翻譯佛經,也包含了唐代到宋代禪宗語錄的資料,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語言寶藏。第二個特性就是它的口語性高。在翻譯佛經為中文的時候,使用了當時最通俗的口語、最通俗的漢語的詞彙來翻譯佛經。第三個特性,佛經可以反映我們漢語從單音節走向複音節的一個重要轉捩點,一個重要標誌。複音節詞,在中古漢語資料當中,沒有像佛經保留的這樣完整、這樣豐富的。研究漢文佛典,可以從音韻、文字、訓詁、詞彙、語法等層面的五個方向進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我們採用「以經證經」的方法。也就是說,利用佛經來研究佛經。用佛經的語境、上下文來探索某個詞語的意義、語法等各種問題。近年來兩岸的學者們,在這個領域作出了許多貢獻。但是有志研究佛經語言的人,不易完整的找到這些資料,也不甚了解如何進行這樣的研究,因此筆者把近十多年研究佛經語言的一些資料和心得,提出來交流分享,把目前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分門別類,把具有代表性的論文選出來,做一個導讀介紹。藉由這樣的介紹,希望可以呈現目前佛經語言研究的全貌,提供學者參考。 |
ISSN | 10267263 (P) |
Hits | 2261 |
Created date | 2007.07.27 |
Modified date | 2017.06.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