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論「人間佛教」對「社區大學」設立理念的深化與實踐=Influen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Deepening the Founding Ideals of Community College |
|
|
|
Author |
羅翌倫 (著)=Lou, I-Lun (au.)
|
Source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Volume | n.29 |
Date | 2005.09.01 |
Pages | 1 - 22 |
Publisher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fgs.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佛光山苗栗大明社區大學主任秘書、台中護專講師、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候選人 |
Keyword |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 社區大學; 知識解放; 公民意識 |
Abstract | 近年來,「社區大學」在各縣市政府的輔導與催生之下,數年間全國已增加近八十所。但是教育事業,不能沒有基本理念,如何確保「社區大學」不會走向另一種型態的補教事業,而回歸「建立公民意識,積極參與社會」的基本訴求,是目前籌辦社區大學所關切之處。同時,在「公民意識」的訴求中,雖強調以「知識解放」、「開拓生活視野」與「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等信念作為依歸,但又如何在強調「知識解放」的同時,能夠具有「個體不自私」、「生活不功利」、「在地不庸俗」、「方便不隨便」、「學習不乏味」的人格塑成,亦是社區大學在踐行此理念,所必須面對的另一個課題。本文將指出,「知識解放」雖作為「社區大學」的核心理念,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上,卻不能脫離「人」的終極關懷,而無限制的延伸其概念,繼而變成無根的浮萍;「知識解放」必須重新站在「人本」的關懷上,以「人性」、「慈悲」、「利他」與「喜樂」等基本德性深化其中,此不僅可以保留「社區大學」的實踐程序:「個人-團體-公民社會」的一貫性與應然性,更能在「知識解放」的過程當中,指出一道更為確定的價值方向,以作為社區大學人格培養的宗旨。而這種「尊重人性」、「以人為本」的堅持,即是「人間佛教」對「社區大學」設立理念的影響與實踐之所在。藉由取徑「人間佛教」的社教理念,結合「社區大學」之「平等、多元、自由、分享」等訴求,由內而外糅合而為「平等且尊重」、「多元且 祥和」、「自由知節制」、「分享而慈悲」的根本方向。 |
ISSN | 1609476X (P) |
Hits | 1544 |
Created date | 2009.06.24 |
Modified date | 2017.11.2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