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民國早期顯密佛教衝突的探討=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and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First Decades of Republican China |
|
|
|
Author |
梅靜軒 =Mei, Ching-hsuean
|
Source |
中華佛學研究=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3 |
Date | 1999.03 |
Pages | 251 - 270 |
Publisher | 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Publisher Url |
http://www.chibs.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顯密衝突; 顯密之諍; 白衣傳法; 西藏意象; 庶民信仰 |
Abstract | 對向來模糊不清的「顯密之爭」概念,本文做了較深入的探討與分析,結果發現顯密衝突的主關鍵有白衣的傳法,對雙修的誤解,「再現」的引導及庶民的信仰習慣四點. 這裡的白衣傳法與一般討論的居士佛教有所不同. 筆者分析這個事件發現,王弘願本身對密法的教理與修持的能力不足是造成衝突之因. 至於駭人聽聞的雙修,筆者認為一般人在追究它的實際修法前,僅憑擁抱的雙佛表相而妄下斷語. 筆者訪談藏人所得的回應是,那是一種文化的表現手法,即使中國人難以接受這樣的民俗,我們也應予以尊重,或暫時保留,任何沒憑據的批評都是不恰當的. 此外,筆者歸納衝突的另一個原因是再現的誤導. 雖 20 世紀前葉的中國,並未能有效地控制西藏,然中國仍延續清朝宗主國的立場看待西藏; 故再現出一種非真實的西藏形象. 筆者認為,這種中國人所營造出的西藏意象也是顯密衝突之因之一. 最後筆者認為佛教界的菁英份子忽略了庶民信仰的不同需求,故易將一般大眾的信仰歸類為迷信盲從,而予以負面的評價.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前言 二. 顯密佛教的衝突 (一) 漢地密教的再現 1. 東密 2. 藏密 (二) 顯教僧俗的回應 1. 對王弘願的非難 2. 對經咒救國的質疑 3. 對民眾信仰的批評 三. 顯密衝突的分析 (一) 白衣的傳法 (二) 駭人的雙修 (三) 「再現」的引導 (四) 庶民的信仰 四. 結論 |
ISSN | 1026969X (P) |
Hits | 1760 |
Created date | 1999.03.20; 2002.07.23
|
Modified date | 2017.07.2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