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李鍾壽 (著)
|
Source |
臺大佛學研究=Taiwan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47 |
Date | 2024.06 |
Pages | 170 - 230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Publisher Url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嘉興大藏經》; 中國漂流船; 朝鮮佛教講院教育; 朝鮮華嚴學; 朝鮮戒脈 |
Abstract | 本文考察1681年由中國漂流船傳入朝鮮的《嘉興藏》佛典 之復刻、改刻本,並探討這些佛典對朝鮮佛教界的影響。本文具 體考察《嘉興藏》在朝鮮復刻、改刻的情況及其影響,此點應具 有學術價值。 1681 年 6 月,中國商船因遭遇颱風,漂流至朝鮮全羅道的 荏子島,住在附近寺院的栢庵性聰聽說漂流船載有佛經的消息, 立即趕往海岸收集。之後,性聰帶著收集的佛經前往樂安澄光 寺,以作為講院教材的想法去進行復刻、改刻。即便在性聰圓寂 後,也有多種《嘉興藏》佛典持續進行復刻、改刻。到目前為 止,所刊行的《嘉興藏》佛典已確認有22種249卷。 當時傳入的《嘉興藏》佛典對朝鮮佛教界的影響,可分為三 點來考察。第一是講院教育的確立,第二是華嚴學的流行,第三 是戒脈傳統的復原。由於性聰以講院教材為中心刊行並流通《嘉 興藏》佛典,全國講院皆得以使用同樣的教材學習,其中又以對 《華嚴經疏鈔》的研究最為活躍,掀起華嚴學的流行風潮。而且 在17-18 世紀,《嘉興藏》中收錄與戒律相關的佛經屢次進行復刻,進而加深戒律的理解,從此得以復原戒脈的傳統。因此, 1681 年《嘉興藏》的傳入與刊行,對朝鮮佛教界帶來一股新的 活力。
|
Table of contents | 壹、前言 171 貳、《嘉興藏》佛典的刊行 174 參、《嘉興藏》佛典刊行的影響 194 肆、結論 201 |
ISSN | 10271112 (P) |
Hits | 52 |
Created date | 2024.12.11 |
Modified date | 2025.03.1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