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乘起信論》「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曉《海東疏》之詮釋為中心=Invesigation on the Concept of "One Mind" in The Awakening of Mahayana Faith --Focus on Yuan-Shao`s interpretation on Haitong- shu |
|
|
|
Author |
劉玉榮 (撰)
|
Date | 1993 |
Pages | 176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ntu.edu.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灣大學 |
Department | 哲學系 |
Advisor | 楊惠南=Yang, Huei-nan |
Publication year | 81 |
Keyword | 阿賴耶識; 大乘起信論=The Awakening of Mahayana Faith; 一心=One Mind;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 空; 覺; 真如 |
Abstract | 本論文將論以以「一心」之超越界與現象界之表現,其中所論之哲學義理,即論以自本體論至心性論之內容. 依元曉之詮釋《大乘起信論》,而分析以元曉之思想根據何在,及其思想之內容如何.
本文將討論之次第如下:第一章,論以《大乘起信論》之一心觀及本論之本體論可成立之論證. 本章討論以分為三:先言以《大乘起信論》之造論結構; 次言以本論之本體論可成立之論證; 再論以本論所言之「心」,「性」概念之分析. 第二章,論以中國佛教史中本體概念之淵源. 即分析廬山慧遠之「心」,「性」概念中,有本論所言之「一心」概念之為超越主體之線索; 又分析竺道生之「心」,「性」概念中,有所論及「本體」之型態,即般若空,及依《涅槃經》論以心性論之根據,即肯定佛性 (如來藏) 之存在. 第三章論及元曉詮釋一心本體之表現. 本章言以分為二:一者,述以元曉之生平及思想; 二者,言以元曉詮釋一心本體之表現,即以「大乘」,「如來藏」,「阿賴耶識」之為「體」之說,一一論及. 第四章,論及於真如門中言以空,不空之說. 本章先論以中觀學派之空義,進而與本論所言「如實空」,「如實不空」之義比較,復以討論本論所闡明之義理,是否有異於中觀之說. 由此可尋求本論之本 體論義理所溯源處. 第五章,論及於生滅門中亦以覺,不覺,而表明以一心為本體之說. 本章言以一心本體,於生滅門中為心性所依之體,主論及:一. 元曉如何詮釋「一心」與「本覺」「始覺」之關涉,及「本覺」與「究竟覺」之關涉,以此進而探討「本覺不異始覺」之根據何在; 二. 一心本體與「不覺」之關涉,討論問題之範圍,僅在不覺中有「三細」與「六粗相」,以此元曉如何分判為心,意,識之問題.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論《大乘起信論》及其所肯定本體之論證 (一)《起信論》思想結構之特徵 (二)《起信論》肯定本體論之論證 (三)論《起信論》之「心」,「性」概念 二. 中國佛教史中本體概念之淵源 (一)慧遠之「心」,「性」概念 1. 慧遠之背景 2. 論慧遠之「心」,「性」概念 (二)道生之「心」,「性」概念 1. 道生之背景 2. 論道生之「心」,「性」概念 三. 元曉之生平及詮釋一心本體之表現 (一)元曉之生平及其思想 1. 元曉之出生歿年 2. 修學期 3. 思想之根據:悟道及《起信論》 4. 晚期及著作 (二)元曉詮釋一心本體之表現 1. 論大乘之為體 2. 論如來藏為體,即理事無二 3. 論阿賴耶識之定義 四. 真如門即空,即不空 (一)空義 (二)空觀之空義 (三)元曉詮釋「空」,「不空」義 1. 真如本體,離言說相:即一切法皆空 2. 真如本體,依言說相:即如實空,如實不 空 五. 生滅門即覺,即不覺 (一)覺義 1. 一心與覺 2. 本覺與究竟覺:歸一心源 (二)不覺 1. 論「本覺不離不覺」,以證明一切法無實 體 2. 三細相:根本無明之所依因 3. 六粗相中心,意,識之分界 |
Hits | 671 |
Created date | 2001.02.01
|
Modified date | 2023.01.1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