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維摩造像的起源與開展--以隋唐敦煌維摩變壁畫為研究重心 |
|
|
|
Author |
蕭玉真 (撰)
|
Date | 1999 |
Pages | 74 |
Publisher |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tnnua.edu.tw/
|
Location | 臺南市, 臺灣 [Tainan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 |
Department | 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
Advisor | 潘亮文 |
Publication year | 87 |
Keyword | 蕭玉真; 維摩; 敦煌; 石窟; 壁畫; 隋唐 |
Abstract | 《維摩詰經》對於中國人相當重要,然而歷來學者多半注意經文義理的闡釋與分析,圖像部份專門的論述以專注單一地區略要說明為多,同時這些研究成果寫成時間普遍較早。基於上述原因,筆者試圖整合更新資料,適當結合經文思想與圖像內容,架構中國維摩造像的起源與開展狀況。在本文的寫作上,以維摩造像內容為討論重心,追溯造像的起源,檢視炳靈寺、雲岡、龍門、麥積山等地的圖像發展,並以敦煌隋唐時期的維摩變壁畫為主要分析重點。 從經典方面來看,《維摩詰經》自漢代傳入中國,至唐朝為止,總計出現七種漢譯本,注疏方面始於後秦鳩摩羅什與弟子僧肇的《注維摩詰經》,隋唐時期則出現八位高僧注疏《維摩詰經》,是經文注疏的最高潮,翻譯與注疏的興盛,奠定信仰與圖像的基礎。中國維摩造像首度出現,或許便是東晉顧愷之所創維摩詰像;南朝宋袁倩接續畫出的維摩變相,為後世大型經變畫提供不少參考內容。在實物方面,隴東炳靈寺出現西秦建弘元年(四二○)的維摩造像,是目前見存最早的維摩像。由於炳靈寺的維摩詰,與南方所認知的形像不同,或許同屬於造像初期發展階段,對於經典人物形像上的解讀並不一致。中原北方於北魏雲岡中期開始出現維摩造像題材,隨著北魏遷都洛陽,維摩造像的重心也從雲岡轉往龍門,人物形象轉變為清贏消瘦、褒衣博帶。在造像內容上,增加〈觀眾生品〉第七、〈不思議品〉第六。至於在思想上,南方維摩造像,由於信眾對於經典的喜好,加上《維摩詰經》法空觀念與玄學有互通之處,諸多因素綜合之下,中國維摩造像初期的發展,與中原南方有較密切的關連。北方維摩造像,受到北魏佛教政策、孝文帝漢化、及宣武帝喜好《維摩詰經》的傾向,也逐漸帶動中原北方維摩造像的風潮。 敦煌維摩造像在時間上晚於中原,然而十六國時期已經出現《維摩詰經》的相關寫經,可見經典信仰已見流傳。或許因為十六國時期動亂的社會背景,造像題材以救度、說法為主,因此維摩造像較晚出現。從隋代發展初期的位置、構圖、基本圖像內容來看,敦煌可以適當承接中原然造像脈絡。至於中原隋唐時期,維摩信仰與造像情況,從經典注疏、畫論資料方面,可以推知維摩信仰與造像相當興盛,然而圖像殘缺,研究敦煌隋唐維摩造像與信仰的狀況,遂可補充印證中原維摩思想盛行的情況。 敦煌隋唐時期維摩造像,在第一階段發展期,以表現〈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為主,另外出現新內容則有〈弟子品〉第三、〈見阿佛品〉第十二,可見敦煌在延續部份中原造像內容之外,也另有發揮。維摩造像在第二階段的發展日漸成熟,〈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依然是畫面中心,由於品數增加許多,畫面上各情節的安排出現各種新的嘗試,變化較多。第三階段的維摩變已經進入發展的定型時期,基本格局相當類似,雖然在內容上僅增加〈菩薩品〉第四,然而畫面安排更加豐富緊湊,也出現一些新因素,如城門、城牆、屏風的運用,這些新因素的利用,使得畫面空間更加規整。 |
Table of contents | 目次 前言 1 第一章 經籍資料 第一節《維摩詰經》的漢譯經典 3 一、嚴佛調譯本 4 二、支謙譯本 5 三、竺叔蘭譯本 5 四、竺法護譯本 6 五、祇多密譯本 6 六、鳩摩羅什譯本 7 七、玄奘譯本 7 第二節《維摩詰經》的分析 9 一、經典架構與思想內容 9 二、敦煌所表現的經文圖像內容 —以敦煌六一窟作品為例 11 第三節《維摩詰經》的注疏 16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中原地區維摩造像 第一節 中原南方造像系統 20 一、東晉 20 二、南朝 22 第二節 隴東造像 24 第三節 中原北方造像系統 24 一、北魏遷都前 24 1 石窟造像 雲岡 24 2 造像碑 25 二、北魏遷都後 26 1 石窟造像 27 (1)龍門 27 (2)雲岡 29 (3)麥積山 29 2 造像碑 30 第三章 隋唐敦煌維摩變造像分析 第一節 敦煌維摩變的肇始 34 第二節 敦煌維摩變的基本狀況 36 第三節 隋唐敦煌維摩變位置變化 37 一、隋 38 二、初唐 38 三、盛唐 39 四、中、晚唐 39 第四節 分期 40 一、第一階段(附圖二) 40 二、第二階段(附圖三) 44 三、第三階段(附圖四) 48 第四章 敦煌出土有關《維摩詰經》的資料 第一節《維摩詰經》寫經 50 第二節《維摩詰經》講經文 53 第五章 隋唐敦煌維摩變幾個現象討論 第一節 反映歷史現象 56 第二節 圖像出現晚於中原 57 第三節 圖像發展的特色 59 一、第一階段 59 二、第二階段 60 三、第三階段 61 第六章 結論 63 附表 66 參考書目 71 圖版 圖版出處 |
Hits | 741 |
Created date | 2000.11.27
|
Modified date | 2023.01.1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