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由禪的「解構」義探討其與文學創作的關係=The Deconstruction of Zen And Literary Creation |
|
|
|
Author |
吳美鈴 (著)=Wu, Mei-ling (au.)
|
Date | 1996 |
Pages | 154 |
Publisher |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fu.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 |
Department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Advisor | 陳元音=Chen, Yuan-in |
Publication year | 82 |
Keyword | 禪=Zen; 文學=Literature; 創作=Literary creation; 解構=Deconstruction; 東方研究=ORIENTAL-RESEARCH |
Abstract | 禪在中土接受中國文化的洗禮,將「般若思想」與「佛性思想」中國化,不但脫離了修持的形式,而且展現出自由化與活潑化的風貌,加上它「超越言詮」的本質正好具備「解構閱讀」所標榜的開放性與去中心化、去宰制化的特質,因此本文嘗試以「解構」來格義「禪」,提煉出六個「禪的解構義」,它們分別是:(一)定慧等一的超越性;(二)般若精神的展現之創發;(三)「空」義的重新表現;(四)佛性思想的新解;(五)悟;(六)不立文字。其中的「不立文字」與「解構閱讀」對文字符號所呈現之意義的固定性產生懷疑的精神相應;而「空」義則與「解構」的精神相當。禪用「雙邊否定」的方式消解了所有的名相概念,顯示絕對肯定的「真實」,與「解構主義」回復「自然」的立場相近。「禪」瀟灑自在的在中國文化的環境孕育、昇華而成,於無形中指導著人生的目的,而中國人的人生鵠的,往往表現在「游於藝」,文學為藝術中的一門,因此本文更進一步研究禪與文學創作的關係,以六項「解構義」為線索,分別探究「禪悟歷程與文學創作歷程」的相應處,以及「禪與文學」在「構思方式」、「價值取向」、和「表達方法」上的共通處。另外,基於「不立文字」為禪之一大特色,本文選取「與禪最為接近」(英.布列斯語)的文學家陶淵明及其作品〈歸去來辭〉,將歷來把陶淵明「固定」歸類於儒家或道家的說法暫時擺開,嘗試做一次創造性的「解構閱讀」。因為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正好與「不立文字」不執著於文字表面意義的精神一致;且淵明的一切言行(包括回歸田園躬耕耘耔)又與禪家強調的「超然物外」、「無念」、「無住」相呼應。如果「解構」可以格義禪的「不立文字」,「解構」同時也可以用來禪釋淵明的「不求甚解」;如果「解構」可以格義「禪悟」,「解構」同時也可以用來禪釋淵明「歸居」的實踐性與超越性。淵明就因為具備禪的「解構」精神,因此完成了許多千古不朽的文學創作。總之,本文的研究,乃縱深釐清「禪的解構體質」,並橫向溝通禪與文學創作的歷程,仰視則由「解構閱讀」的角度禪釋文學作品,更進一步引證說明文學家若具有「禪」的特質,其作品方能呈現「思與境諧」、「心物合一」的境界,與「自然凝鍊」、「天工清新」的審美理想;力求使「禪與文學」的課題臻於立體而圓滿。 |
Hits | 470 |
Created date | 2001.01.15 |
Modified date | 2023.01.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