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王雷泉
|
Source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6屆)
|
Date | 2006.05.20-21 |
Pages | (五)1 - (五)10 |
Publisher | 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Publisher Url |
http://www.hongshi.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會議主題:印順長老與人菩薩行 |
Keyword | 宗教觀; 正覺的宗教; 意欲; 僧制 |
Abstract | 印順導師在《中國的宗教興衰與儒家》、《我之宗教觀》等論著中,以「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慧解,如實抉擇判釋在歷史長河中為適應不同時地根機之眾生而呈現的種種宗教制度與教理。雖然是以佛法為本位,卻為宗教間的對話提供了更為恢宏圓融的視野和理論範式。本文試以此理路解讀上述論,追尋印順導師在世界宗教背景下建構人間佛教理論的宏大史觀。論文分五節闡述:一、由太虛大師質疑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是否不如儒道之切要、耶回之簡捷?由此問題引入更為廣闊的宗教比較和對話領域。二、宗教的本質是人類意欲的表現,這個定義直達宗教本源,貫通了世界宗教的內證和啟示二大類型,為各宗教之間的對話,並進而達到共通的「無上道」,提供了一種獨特而值得注意的視角。三、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文化背景下,對人自身本質的理解和淨化,表現為宗教上多神、一神、梵我、唯心、正覺五個由淺入深的層次。與自然、社會和人的身心三大環境相聯繫,展現為自然宗教、社會宗教、自我宗教三種類別。這種縱橫判釋,為我們展示了印順導師對世界各民族宗教獨特的「判教觀」。四、在自我宗教這一階段,佛教因含攝民主的社會形態,顯然最為殊勝。然而,在向中國的傳播過程中,卻表現為「漫畫式」的扭曲、偏離和異化。透過對中國古代王侯與庶民分別的宗教制度和世俗 功利的宗教性格之分析,印順導師「主張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佛法。」五、由印順導師的宗教觀和宗教史觀之啟發,得出如下結論:真理是絕對的、統一的,而因應於時空條件,人們對真理的進路和解釋則是多元的。要把握絕對之理,必須使人心從外爍轉向內求。從佛心正覺而流露出來的佛法,永遠是嶄新而進步的。佛教在不斷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中,推動人類自身的新生淨化,促成社會的真正進步,實現宇宙的莊嚴清淨。 |
Hits | 1132 |
Created date | 2006.08.15 |
Modified date | 2015.06.0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