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華嚴經‧入法界品》末會「寄位修行」之探討 ──以觀自在菩薩為例 |
|
|
|
Author |
釋香率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2屆)
|
Date | 2021.09 |
Pages | 1 - 15 |
Publisher | 香光尼眾佛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s://hkbi.gaya.org.tw/
|
Location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華嚴專宗研究所。 |
Keyword | 華嚴經; 入法界品; 寄位修行; 觀自在菩薩; 清涼澄觀 |
Abstract | 〈入法界品〉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最後一品,大多的篇幅描述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的過程,即常言之「五十三參」。華嚴宗祖師分判此部分經文為〈入法界品〉的「末會」,與其前之「本會」相對。於善財參訪的對象則有「五相分別」之說,即是將善知識分為「寄位修行相」至「顯因廣大相」等五類,前四十一人皆屬第一「寄位修行相」,按照參訪先後,代表遞進的修行位階。其餘四相雖然名義不同,但四祖澄觀認為亦能對應十地以後的位階,故亦得稱「寄位」。現有研究已對〈入法界品〉參訪善知識的意涵有豐富的討論,然於論及善知識之寄位時,或僅依次列出所寄之位階名稱,或側重探討經文所述之修行法門,較少深入論及二者的關連。究竟善知識的「寄位」,除了是依照參訪順序的對應,是否在法門上也與該位階的菩薩修行有所呼應?諸善友的教導,與本經在〈入法界品〉之前所介紹的菩薩修行歷程,是否亦有關連?是為本文期望探討的主題。本文擬以澄觀的《華嚴經疏》、《隨疏演義鈔》及《華嚴經行願品疏》為主,輔以其他華嚴宗著作及近人研究,首先考察澄觀對於〈入法界品〉末會「寄位修行」的解說,其次以善財童子參訪觀自在菩薩的段落為例,討論善知識修行法門及其所寄階位的關連。觀自在菩薩在其他經論中,有證入八地乃至過去已經成佛的記載,然在〈入法界品〉中僅寄第七迴向位,透過觀察祖師疏解中對此段落的詮釋,當可對「寄位」之意有更深入的了解。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2 二、「寄位修行」之探討 3 (一)「末會」的定位與「寄位修行」 3 (二)「寄位修行」與本經前會的關係 6 三、觀自在菩薩與「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9 四、結論 13
|
Hits | 568 |
Created date | 2022.10.06 |
Modified date | 2023.09.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