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李四龍
|
掲載誌 |
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第2屆)
|
出版年月日 | 2009.03.28 |
ページ | 268 - 275 |
出版者 | 世界佛教論壇籌備辦公室=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World Buddhist Forum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佛教的傳播與民族性=The Sprea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m |
抄録 | 佛教徒的“邊地意識”,挑戰了中國傳統的“夷夏論”,卻為外來文化融入中國社會提供了範例,客觀上增進了中國社會對少數民族或外來民族的親和力與包容性。特別是在異族入侵、領土分裂的時候,佛教在曆史上發揮了很強的民族融合功能,成為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重要紐帶。中國佛教的特色,即在於找到了能與儒家社會相適應的表現方式。佛教在中國社會,一方面強化了漢族的民族認同,佛教從外來宗教轉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促使漢族成為一個文化大熔爐,而不是單純的種族概念;另一方面,佛教縮短了不同民族之間的心靈距離,是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手段。論文最后建議,將來應當多從“民族關系”的角度,重新認識佛教在中國的曆史與影響。在過去的2000多年里,佛教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曆史進程,對“漢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催化作用。這裡我想討論,在協調漢族與少數民族或外來民族的關系時,佛教所起的整合功能及其複雜的曆史成因。這個漫長的故事,可從《牟子理惑論》說起。《理惑論》或《治惑論》,常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篇佛學論文,明確否定了“漢地”是世界中心的說法。在以后的中國佛教界,這種觀念變成了一種“邊地”或“邊國”意識,把印度看成是他們心目里的“中國”,九死一生,西行求法。 |
ヒット数 | 1539 |
作成日 | 2009.05.08 |
更新日期 | 2015.08.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