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王德恩
|
掲載誌 |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下輯)
|
出版年月日 | 1995.07 |
ページ | 735 - 753 |
出版者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譯經=The Translation of Sutra; 轉世=輪迴=Samsara=Rebirth=Reincarnation;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僧伽=sangha ;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造像=To Make an Image ;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格魯派=Dge-lugs-pa School=Gelug School; 金剛乘=真言教=瑜伽宗=坦特羅佛教=密教=密宗=Tantric Buddhism=Esoteric Buddhism=Vajrayana Buddhism; 金剛乘=Vajra-yana=Vajrayana; 金剛; 金光明經; 法身=Dharmakaya; 波羅蜜多=paramita; 佛像=Buddhist Statue; 佛教; 佛; 西藏佛教=藏傳佛教=Tibetan Buddhism; 因果=Cause and Effect=Causality=Causation; 尼陀那=因緣=Nidana; 四諦=四聖諦=cattari ariyasaccani=The Four Noble Truths; 化身=Nirmanakaya; 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三法印=Three Dharma Seals |
抄録 | 自從二朝覆亡 (西元1368年),元室北遷回到蒙古本 土以後,原留據於草原的地方勢力與故元中央勢力 (黃金 家族) 間互爭蒙古統治權力的鬥爭綿延不絕,戰亂頻仍 . 例如:瓦刺部的也先,曾以非黃金家族出身的身份用武 力統治過蒙古,並以「大元田盛 (天聖) 可汗」自稱; 爾 後達延汗又以黃金家族正統出身的身份中興過蒙古,但都 為時不久. 直至俺答汗時,(於西元1578年) 迎請來西藏 格魯派佛教首領索南嘉措,結成政教聯盟,重新引進並強 力推行西藏佛教文化,建寺造像,組成僧伽,翻譯經典; 禁斷蒙古本族人傳統固有的薩滿教信仰,廢除其殺生,以 人殉葬等野蠻落後的「血祭」習俗,代之以弘傳佛教文明 的「善業」. 使蒙古社會長期的政治危機,社會危機,思 想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局面得以改善.
上述諸種社會矛盾得以緩解的文化內涵,在蒙古本 族固有的低級宗教--薩滿教文化庫存里,所有的思想資料 都己經不能解釋本族盛衰的歷史變遷,更不能解決該 時代的諸多社會矛盾. 為此,俺答汗曾於隆慶六年 (西元 1572年) 要求明朝廷給予佛經,佛像. 次年,明廷亦兩次 贈俺答汗佛經佛像. 而重新引進的高級宗教--格魯派佛教 「顯密俱全」的文化蘊含,足以為解釋和解決上述諸種社 會矛盾服務.
元帝師八思巴所造的《彰所知論》,此時才被錫埒圖 固什綽爾吉譯成蒙古文,題名為《本義必用論》,流傳至 今.
萬歷七年 (西元1579年),俺答汗命重譯《金光明經 》. 自萬歷二十年 (1592年) 至萬歷二十八年 (1600年) ,「譯一切之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使成卷冊」. 俺答汗逝世 後,其夫人三娘子 (鍾金哈屯) 等再主譯事,於西元1602 至1607年間,由錫埒圖固什綽爾吉,阿尤希巴格什等人將 《甘珠爾經》譯成蒙古文. 後至林丹汗時,又組織人力物 力,續將《甘珠爾經》完整譯成.
其中,佛教「戒殺生」等等教誡之有益於對社會生產 力的保護; 密宗金剛乘教法諸儀軌之殊勝於薩滿教巫術; 顯宗「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及「三世兩 重因果」,與「轉輪王」,「轉世」的理論之有利於論證 俺答汗等新興封建主的統治地位; 佛的「三身」 (法身, 化身,應身) 理論所提供的佛學根據; 及「菩薩種屬」 ,「菩薩後裔」的族源觀轉變; 有關道德倫理的《十善福 經》的教誡等等. 均為消弭戰禍,安定蒙古社會封建秩序 ,有利於經濟的恢復發展,客觀上產生了有益的作用.《 俺答汗法典》與《十善法典》的制定和頒行,從法律上保 障了佛教的地位與施行. 從此,藏傳格魯派佛教在蒙古民 族中扎下了深根,逐漸成蒙古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這就 是由於蒙古族原有的薩滿教文化內涵發展程度較低,不能 與佛教這樣的高級宗教文化相匹敵,而蒙藏兩族又同屬「 遊牧文化」類型,故而較易於被取代. 這與漢民族的情況 是有差別的. 漢民族具歷經數千年的高度發達的儒家文 化與宗法觀念,且屬於「農業文化」類型,故而對外來的 宗教具相應的抗禦能力,能兼融汲收以發展本族文化 ,但不能被取代. 這就是蒙,漢兩族間文化根據的差異 所致.
但做為共同信仰的世界宗教--佛教,卻成把蒙 ,藏,漢等我國各族人民緊密聯結起來的一種文化紐帶 ,其文化功績是不容抹煞的,而對世界文化的交流與人 類的和平,進步所做出的貢獻,亦是不應忽視的. |
ヒット数 | 866 |
作成日 | 1998.07.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