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華嚴宗列祖之彌陀淨土觀 —— 以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為中心

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綜述華嚴宗列祖之彌陀淨土觀 —— 以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為中心
著者 胡建明 =釋法音
掲載誌 2014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出版年月日2014.10
ページ187 - 212
出版者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サイト https://www.huayen.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言語中文=Chinese
ノート作者單位:駒澤大學佛教經濟研究所 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 客座研究員
キーワード華嚴宗列祖; 彌陀淨土觀; 智儼; 法藏; 澄觀; 宗密
抄録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最初使用“淨土”一詞的應該是姚秦時代的鳩摩羅什三藏,而將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國土説成“淨土”的,無疑是淨土宗祖曇鸞法師。曇鸞之後,阿彌陀佛信仰風靡中夏,於是,“淨土”一詞,便可直接連想為西方淨土,而談西方淨土,即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這已成為中國佛教為中心,包括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圏內的佛教界中所共通的固定概念了。但是,若依諸經論,其槪念範疇其實不僅限於此。衆所周知,除彌陀的西方淨土之外,尚有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淨土、彌勒的兜率淨土、東方阿閦佛淨土以及《華嚴經》所説的毘盧遮那佛的蓮華藏淨土等佛國世界。
本論擬在論及《華嚴經》以及天竺馬鳴、龍樹、世親諸祖的淨土觀之後,重點針對唐代華嚴宗諸祖的彌陀淨土觀展開探討,特別是以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為中心,傍及新羅元曉、海東華嚴初祖義湘両法師,來深入討論華嚴宗列祖的彌陀淨土觀及其思想特徴。
毋庸諱言,華嚴(《華嚴經》、華嚴宗)在佛教中是極富哲學性的、頗具理論化的、主張自力的思想之一,而淨土(淨土三經、淨土宗)則是宗教性、信仰性極強、主張他力的思想。因此乍看起來,両者之間似有相當大的思想對蹠與主張差異,但其實從佛教思想發展史的角度來看,華嚴教家雖在教義上依持《華嚴經》為中心的本宗典籍,而在信仰方面往往多有吸収彌陀淨土思想的傾向。同様,淨土宗人也廣泛接受華嚴哲學思想來強化自宗的教義。
華嚴宗列祖,本著華嚴融合主義精神、從圓融無礙思想立場出發,不僅融合淨土,而且相容了唯識、天臺、禪、律、密等諸宗的思想。這在法藏、澄觀、宗密等宗祖的思想中,都得以充分體現。華嚴的思想,也為諸宗所接受,特別是今日以禪宗為主流的中國佛教,依然隨處可見華嚴思想的真髄。可以説是華嚴思想開啓了中國佛教相容並蓄、博大精深的格局與歴史進程。大哉,華嚴,偉哉,華嚴!
成一老和尚所開創的華嚴蓮社,以專弘華嚴,兼修淨土為宗旨,正是發揚和光大了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
鑒於本次研討會所定的議題範圍以及篇幅等的原因,筆者在這一拙論中,意在著重探討唐代華嚴列祖是如何理解和吸収西方淨土思想的問題,至於淨土宗人如何對華嚴思想攝取的問題等,今後有機縁再作深究。
目次一、緒論 189
二、《華嚴經》以及天竺馬鳴、龍樹、世親諸祖的淨土觀 189
(一)《華嚴經》中的遮那淨土和彌陀淨土之比較 189
(二)天竺馬鳴、龍樹、世親諸祖的淨土觀 195
三、唐代華嚴宗諸祖的彌陀淨土觀 197
(一)杜順、智儼 197
(二)法藏 202
(三)澄觀、宗密 203
四、新羅元曉、海東華嚴初祖義湘的彌陀淨土觀 207
(一)元曉 208
(二)義湘 210
五、結語 212
ヒット数903
作成日2021.12.02
更新日期2021.12.17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 199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doi:10.6681/NTURCDH.DB_DLMBS/Collection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28846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