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台灣佛教的宗教反抗傳統: 以林秋梧、釋迦宗聖、釋傳道、釋昭慧為例 |
|
|
|
著者 |
張辰瑋 (著)=Chang, Chen-wei (au.)
|
掲載誌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5屆)
|
出版年月日 | 2024.09.27 |
ページ | 19 |
出版者 | 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出版サイト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cbs/Default.html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
キーワード | 台灣佛教; 林秋梧; 釋迦宗聖; 釋傳道; 釋昭慧 |
抄録 | 宗教反抗(religious resistance)指的是,宗教群體或個別宗教人士,依據其宗教信仰中的教義與個人良心,對抗當權者或社會主流文化的政治或社會行動。台灣自 1920 年代至今(2024 年)一百多年間,接受現代化教育的新知識份子,因受到來自全世界新的政治、社會、環境、性別等時代思潮影響,常成為社會改革與反抗運動中的要角;而在這個過程中,台灣的佛教徒亦未缺席,在不同時代中,個別的佛教團體與佛教徒,亦因其宗教思想敢於站出來,對抗當權者與社會上的不公不義。 筆者在本文中,便以台南開元寺的林秋梧(證峰法師)、萬佛會的釋迦宗聖、台南妙心寺的釋傳道、佛教弘誓學院的釋昭慧為例,將 1920 年代以降,台灣佛教的宗教反抗分為三種傳統,這三種傳統都有其思想的社會根源,但也都使用佛教的宗教語言來表達其立場,因而自成一家。 第一種是林秋悟「階級解放式的佛教革命」,他主要是受到 1920-30 年代日本左翼思潮,以及忽滑谷快天的「一佛」禪學思想影響,並形成一套左派非暴力的解放佛學思想。林秋悟在回台後投身在佛教改革運動、以及台灣新文化運動中,是台灣佛教宗教反抗傳統的先驅。 第二種是釋迦宗聖「民族主義式的獨立建國」,他主要是受到 1980-90年代台灣民族主義的影響,將密教信仰與台灣原住民的祖靈信仰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宗教色彩的台灣民族主義與建國思想。釋迦宗聖透過建立萬佛會和真理黨,組織群眾參與解嚴前後的黨外抗爭與選舉,也使得萬佛會成為在台灣佛教中,最積極參與台獨政治運動的佛教團體。 第三種是釋傳道和釋昭慧「人間佛教式的社會議題參與」,主要是受到1970 年代以降印順學的興起與台灣民主運動的影響,釋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在解嚴前後不僅激勵了釋證嚴的慈濟志業,也啟發許多私塾者以社會議題倡議的方式進行宗教反抗,釋傳道與釋昭慧是其中的佼佼者。釋傳道將台南妙心寺建立成宣揚人間佛教思想的教育園地,並透過參與生態環保和「乾淨選舉」運動,倡導生態和政治文化的人間淨土。釋昭慧則是和其學生釋性廣建立了佛教弘誓學院,並參與在護教、護生、動保、反核、人權、性別等運動中,成為當代台灣佛教參與社運的一種典範;釋昭慧也以其佛教倫理學者的專業,將其所參與的社會運動與性別運動以學術的方式呈現,進一步使得人間佛教思想得到學術界的認可。 從這三種傳統便能夠知悉,台灣佛教的思潮與台灣的時代文化思潮本身是緊密相依的;反過來說,台灣佛教中的這三種宗教反抗傳統,也能反映出其時代特色。因此筆者也期待,透過對這三種佛教反抗傳統的論述,使本文成為介紹台灣佛教宗教反抗傳統的簡史,並彰顯台灣佛教在這一百多年來,不同時代的特色。 |
目次 | 摘要 1 一、前言 3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3 (二)研究材料 4 二、階級解放式的佛教革命──林秋梧 5 三、民族主義式的獨立建國──釋迦宗聖 7 四、人間佛教式的社會議題參與──釋傳道與釋昭慧 10 五、結語:台灣佛教反抗傳統的時代精神 14 參考資料 16 一、 專書 16 二、 專書論文、研討會論文 16 三、 學位論文 17 四、 報紙文章、雜誌文章 18 五、 網路資料 18 六、 英文專書論文 18
|
ヒット数 | 36 |
作成日 | 2024.10.21 |
更新日期 | 2024.10.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