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唯識哲學思想之探析-阿賴耶與三性=A Study in the Philosophy of Dharmalak‧ana Buddhism: ?laya and the Three Svabhāva |
|
|
|
著者 |
陳世平 (撰)=Chen, Shih-ping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09 |
出版者 | 東海大學哲學系 |
出版サイト |
http://philo.thu.edu.tw/main.php
|
出版地 | 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東海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哲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謝仲明 |
卒業年 | 98 |
ノート | 國家圖書館提供電子全文 |
キーワード | 唯識; 阿賴耶; 三性; 唯識無境 |
抄録 | 本論文把佛教之重要之派--唯識思想做一哲學性之探析,阿賴耶識如何證成及功能,以解決空及輪迴之矛盾次以阿賴耶識之建立理路,無著世親如何由阿賴耶識建立唯識無境之理,面對實在論著之批判,論者將其理論收集於《唯識二十論》中,透過西方唯心論之考察與唯識無境思想作一番比較,以發現唯識與唯心之差異。透過以上的比較,我們有幾個發現:一、在六識之後安立了第七識末那識與第八識阿賴耶識,有系統的鋪陳其哲學理論,解決了無我及輪迴主體中的矛盾。由於阿賴耶識的功能與作用,決定了我們等流與異熟二種習氣,也因為阿賴耶識的存在,始吾人的生命得以維持。二、而唯識無境企圖以清醒及夢中皆為心識所變現而非真實存在,而能夠真正證成唯識無境的人只有真正覺悟的智者才能理解,就像一般人所說的人生如夢般。三、唯識思想認為: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只不過是遍計所執,遍計執遮蔽了真實,因而需要將之揭顯。在當內在的心識所顯現的似對象產生時,這個真實稱為依他起,意即對象依於因緣而產生。這個依他起雖是真實,但卻是染汙的,需要加以淨化。只有遠離遍計所執,處於圓成實的狀態下,才能瞭解一切都是唯有分別,如能達到這個狀態,則稱之為圓成實。在圓成實的狀態下,對唯識學派而言,證悟的意義是處於圓成實的證悟,好比證悟空一般,一個開悟的人,不會主張心外有對象的。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1 第三節 唯識歷史源流與發展 3 第二章 阿賴耶識之探析 第一節 阿賴耶識之證成 7 第二節 阿賴耶識的功能與作用 17 第三節 阿賴耶識與執持根身 24 第三章 唯識無境與唯心論之考察 第一節 外境實有之批判 27 第二節 《成唯識論》對識變論的解釋 37 第三節 唯識思想與唯心論之關係 45 第四章 唯識三性思想 第一節 「三性」之內涵 54 第二節 「三性」之相互關係 61 第三節 唯識三性思想 66 第五章 結論 73 附錄:參考書目 77 法相宗系譜 81 |
ヒット数 | 605 |
作成日 | 2010.08.13 |
更新日期 | 2023.05.0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