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金山寺水陸儀軌宗教文化遺產繼承與闡揚︰以R. Grimes儀式田野描繪及I. Kant文化哲學為考察中心=A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pagation of the Rel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Jinshan Temple's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Based on Ronald Grimes’ Mapping the Field of Ritual and Immanuel Kant’s Philosophy of Culture
著者 周秀蓮 (著)=Poon IRENE Shau-lin (au.)
出版年月日2020
ページ246
出版者玄奘大學
出版サイト https://www.hcu.edu.tw/hcu/zh-tw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玄奘大學
学部・学科名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班
指導教官黃運喜
卒業年108
キーワード金山水陸儀軌=Jinshan Temple's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中國佛教文化=Chinese Buddhist culture; R. Grimes 儀式描繪=R. Grimes Mapping the Field of Ritual; I. Kant文化哲學=I. Kant Philosophy of Culture
抄録本論文研究的對象,是按照中國鎮江金山寺水陸儀軌的傳統文化模式,於2018年在加拿大湛山精舍所舉辦的水陸法會現場實況。文化包含了各種知識、信仰、道德、法律、倫理、藝術、習俗,和其他做人所須的能力等都是屬於文化的精髓。中國鎮江金山寺水陸法會儀軌融合了中國文化主流儒、釋、道三教的內涵,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論文研究目的,嘗試藉由水陸法會的田野工作,探索水陸儀軌中國佛教文化遺產的繼承與闡揚。本文研究方法,首先是採用質性研究(qualitative inquiry)的研究途徑,透過蒐集、整理、詮釋中西學術研究成果,運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作為研究水陸法會相關脈絡的資料基礎;其次,以加拿大儀式專家Ronald L. Grimes 所提供的「儀式田野描繪」(Mapping the Field of Ritual)的「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儀式研究方法,進行實地考察水陸法會的人物、空間、時間、動作、聲音語言與器物等面向的文化象徵符碼,來呈現出水陸法會法事儀軌的宗教現象情景。最後,進而是以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的文化哲學(Philosophy of Culture)與中國佛教文化有會通之共同觀點為基礎,從而加以申論水陸儀軌相關之各面向的文化表現形式及其意涵。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Cham Shan Temple’s Water and Land Dharma Assembly held in Canada in 2018, which is based on the Jinshan Temple's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in Zhenjiang city from China. Cultures usually cover diverse aspects from a variety of knowledge, religions, ethics, laws, morals, custom and other kinds of abilities relating to human interactions and activities. The Jinshan Temple's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from Chinese Zhenjiang city merges traditional ethical mainstream ranging from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are the most three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s from Chinese.
This paper will take in to the inheritance and propagation of the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al heritages specifically on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by carrying out the field works on Water and Land Dharma assemblies. The research method will first adopt qualitative inquiry, which will apply docu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ions,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searches. After that, field works that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characters, spaces, times, activities, voice codes and implements on Water and Land Dharma ceremonial assemblies, which will evidently carry a number of cultural symbols, will present the religious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Secondly,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of Mapping the Field of Ritual from the Canadian ritual expert Ronald L. Grimes. Finally, the research will be based on the viewpoints comprised of Philosophy of Culture from German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and Chinese Buddhist cultures, which will further figure ou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al forms and meanings in Water and Land Dharma Liturgy.
目次摘 要 II
Abstract III
謝 誌 IV
目 次 V
表目次 VIIII
圖目次 IX
凡 例 XV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4
第四節 論文架構 30

第二章 金山水陸儀軌宗教文化之海外弘揚 33
第一節 金山水陸文化遺產的繼承與闡揚 33
第二節 金山寺水陸儀軌文本的變革歷史 50
第三節 金山寺水陸儀軌的文獻依據 56

第三章 田野描繪法與水陸法會儀式的六個面向 63
第一節 舉行儀式的「空間」面向 64
第二節 舉行儀式的「時間」面向 74
第三節 舉行儀式的「人物」面向 84
第四節 舉行儀式的「動作」面向 92
第五節 舉行儀式的「聲音與語言」面向 98
第六節 舉行儀式的「器物」面向 107

第四章 康德文化哲學與水陸儀軌的「人物」面向 115
第一節 「WHO」問題︰誰必須受教化? 115
第二節 「WHY」問題:為什麼人有成聖的可能? 122
第三節 「WHAT」問題:什麼是善惡的界定? 138
第四節 「HOW」問題:如何重建向善的原初稟賦力量? 150
第五節 「WHERE」問題:往何處去實現「最高善」? 166
第六節 「WHEN」問題:在何時進行文化的傳遞? 172

第五章 康德哲學與水陸儀軌在「時空、動作、器物及聲音語言」文化面向之會通 175
第一節 引言 175
第二節 水陸儀軌的「時間和空間」面向 177
第三節 水陸儀軌的「動作」面向 182
第四節 水陸儀軌的「器物」面向 194
第五節 水陸儀軌的「聲音與語言」面向 203

第六章 結論 217
第一節 硏究發現 2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223

參考資料 225
附錄一、英文水陸法會簡介 (INTRODUCTION OF DHARMA CEREMONY OF WATER AND LAND) 236
附圖一、SIZE OF MAJOR RELIGIOUS GROUP, 2010 253

表目次
表 1- 1 AWARD 5
表 1- 2有關「水陸法會」碩士學位論文及論文內容提要 18
表 2- 1金山水陸法會五年計劃(2014–2018)對照表 41
表 2- 2《水陸儀軌會本》綱目(廣陵後學法裕增補儀略)對照表 56
表 4-1 生死輪迴的善惡業因 157
表 5- 1人的心靈高級能力與諸認識能力的對照表 176


圖目次

圖 2- 1 江天禪寺 33
圖 2- 2 梁武帝與誌公 38
圖 2- 3 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山門外景 42
圖 2- 4 加拿大湛山精舍法脈傳承譜系:天台宗第四十三至第四十六代傳人 43
圖 2- 5 於2003年8月 樂渡、性空和誠祥三位長老傳法給達義法師 43
圖 2- 6 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迎請中國佛教五台山香火 44
圖 2- 7 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迎請中國佛教普陀山香火 45
圖 2- 8 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迎請中國佛教九華山香火 45
圖 2- 9 2017年首屆「中、加、美三國佛教論壇」 47
圖 2- 10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在首屆中、加、美三國佛教論壇上致辭 47
圖 2- 11 首屆中加佛教文化交流周開幕典禮 48
圖 2- 12 加拿大多元文化部長HON. JASON KENNEY出席中加文化交流活動 48
圖 2- 13 湛山精舍獲頒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鑽禧勳章 49
圖 2- 14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代表團於2011年7月蒞臨湛山精舍 50
圖 2- 15 金山寺水陸儀軌 50
圖 2- 16 水陸旗幡 57
圖 2- 17 十法界:四聖六凡 58
圖 3- 1湛山精舍內外景 66
圖 3- 2 湛山大雄寶殿廣場,「外壇」齋主排班 66
圖 3- 3大壇 禮拜《梁皇寶懺》 67
圖 3- 4大壇 誦《梵網經》、《金剛經》 67
圖 3- 5華嚴壇 默讀《大方廣佛華嚴經》 68
圖 3- 6 法華壇諷誦《妙法蓮華經》 68
圖 3- 7楞嚴壇諷誦《大佛頂首楞嚴經》 69
圖 3- 8「淨土壇」諷誦《阿彌陀經》 69
圖 3- 9諸經壇齋主名牌 70
圖 3- 10湛山大雄寶殿廣場,「內壇」功德主排班 71
圖 3- 11湛山精舍觀音殿室內舉行內壇儀式 72
圖 3- 12 湛山觀音殿「內壇」空間鋪設 72
圖 3- 13 湛山觀音殿「內壇」空間,僧俗、男女、老幼、貧富共聚一堂 73
圖 3- 14 「內壇」懸幡儀式,在觀音殿外的廣場空間舉行 73
圖 3- 15 第三屆「水陸大齋勝會」舉行的時間、地點公告。 76
圖 3- 16 心澄和尚主持灑淨結界儀式,觀想內壇此結界處,天神聖眾森布。 77
圖 3- 17 第四日四更時,內壇請上堂迎請諸佛聖眾 77
圖 3- 18 在第五日的已時,內壇舉行告赦佛事,其中的梵釋二天捷疾持赦使者送赦書 78
圖 3- 19 在第五日的已時,外壇設小齋天一堂,供佛齋天 78
圖 3- 20 第五日的上午,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上供 79
圖 3- 21 於第五日的下午未時,召請下堂十四席 80
圖 3- 22 於第五日的下午戍時,在內壇由心澄和尚主法授幽冥戒 80
圖 3- 23 於第五日的下午戍時,齋主如法觀想六道亡靈,親臨戒壇受幽冥戒 81
圖 3- 24 在第六日下午的未時,主法和尚領眾舉行供下堂佛事儀式 81
圖 3- 25 在第六日下午的未時,功德主在供下堂佛事儀式中至誠至敬 82
圖 3- 26 第七日將水陸期間在內壇立有黃色超度牌位和外壇則立著紅色消災牌位排好 82
圖 3- 27 第七日將黃色超度牌位和紅色消災牌位由送聖隊伍送到送聖儀式的現場 83
圖 3- 28 第七日心澄和達義兩位和尚主持聖眾請歸雲路,六道眾生往生淨土送聖儀式 83
圖 3- 29 第三屆湛山水陸大齋勝會共同主法人物。 87
圖 3- 30 第三屆湛山水陸大齋勝會內壇秉文正表法師 87
圖 3- 31 第三屆湛山水陸大齋勝會維那法師 88
圖 3- 32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儀式參與的人物 88
圖 3- 33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功德主 89
圖 3- 34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中西、男女、老幼的儀式參與者 89
圖 3- 35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僧俗供事香積團隊 90
圖 3- 36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送聖隊伍人物 90
圖 3- 37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送聖隊伍人物 91
圖 3- 38 第三屆湛山精舍水陸大齋勝會的送聖隊伍人物 91
圖 3- 39 禮拜 93
圖 3- 40 上香 93
圖 3- 41 灑淨熏壇 94
圖 3- 42 合掌念佛 94
圖 3- 43 化元寶 95
圖 3- 44 93歲的性空長老虔誠上香禮佛 96
圖 3- 45 散花 96
圖 3- 46 長跪敬獻六塵供 97
圖 3- 47 獻供珍寶 97
圖 3- 48 禮拜 98
圖 3- 49 正表智在法師 101
圖 3- 50 正表和副表有齊唱與輪唱形式 102
圖 3- 51 木魚 102
圖 3- 52 鍾鼓 103
圖 3- 53 磬 103
圖 3- 54 主要唄器 104
圖 3- 55 主要唄器 104
圖 3- 56 主要唄器 105
圖 3- 57 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師宣誦真言咒語 106
圖 3- 58 念佛 106
圖 3- 59 誦經 107
圖 3- 60 內壇供桌的擺設異彩繽紛 109
圖 3- 61 香盤 110
圖 3- 62 寶傘 110
圖 3- 63 幡 111
圖 3- 64 懸幡儀式器物 111
圖 3- 65 大紅祖衣 112
圖 3- 66 頭上戴的毘盧帽 112
圖 3- 67 法師的僧服 113
圖 3- 68 燈籠 113
圖 3- 69 文疏 …114
圖 3- 70 手爐 114
圖 4- 1 湛山觀音殿「內壇」空間,僧俗、男女、老幼、貧富共聚一堂 118
圖 5- 1 結界洒淨:各部門成員依序排班,清潔宴客的空間 183
圖 5- 2 灑淨 183
圖 5- 3 發符:四方使者(派遣差使)傳遽發送請書(邀請函) 184
圖 5- 4 懸幡儀式供桌與鎮守壇場大將 184
圖 5- 5 懸幡:宴客現場地標指引 185
圖 5- 6 點榜:公告宴會的時間、地點、重要嘉賓、特別節目等 185
圖 5- 7 主法心澄和尚,依席位次第祈請 186
圖 5- 8 十張書寫上堂十席總名
ヒット数445
作成日2021.11.09
更新日期2023.01.06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27173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