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著者 |
鄭印茹 (著)=Cheng, Yin-ju (au.)
|
出版年月日 | 2022 |
ページ | 77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ebsite.fgu.edu.tw/?locale=zh_tw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佛光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陳旺城=Chen, Wang-cheng |
卒業年 | 110 |
キーワード | 念佛會; 李炳南; 台中靈山寺; 台中佛教蓮社; 淨業道場 |
抄録 | 德欽法師是參與建立台中靈山寺的監院,被尊稱為開山監院。德欽法師所處世代橫跨清末、日據、台灣光復等階段,於當時的台灣,歷經動蕩不安的時局與艱難貧困的社會,縱使遭逢戰亂與天災,法師都以堅毅過人的心志度過困境,扶助靈山寺住持德真法師建寺與弘化。 德欽法師從年輕時帶髮修行,因緣進入霧峰林家,曾加入「一新會」,也曾與林獻堂學習並討論佛經義理;協助整建已荒廢的「青桐林觀音廟」,並設私塾教導居民漢文,接引當地居民信佛者日增。 另一個廣為信眾們所流傳的事,是度化因喪子而悲痛的許悅(德真法師)信佛出家。並一直扶持與協助管理靈山寺,直到終老。 青桐林的靈山寺因受損於天災,後來覓地遷寺台中,建立「台中靈山寺」,建寺不久後,德欽法師組念佛會,禮請李炳南老居士講經與開示佛法,此後靈山寺成為淨業道場,也可以說是台灣結社念佛的開端;後來開設「靈山學苑」培育僧才,也邀請李炳南居士於靈山學苑任教。德欽法師除了幫助李炳南居士推廣淨土思想,也曾擔任過台中佛教蓮社社長與董事;數年過後,德欽法師再次協助住持,於霧峰建立分寺,即現在的「霧峰靈山寺」。 德欽法師圓寂時,《菩提樹》雜誌第227期的報導有德欽法師告別式的新聞攝影,新聞標題為:「臺中靈山寺開山德欽尼師告別法典」,可見德欽法師的事略也被收錄於《淨土聖賢錄》、國史館、台中及彰化等地方志書。 本論文主要以德欽法師為研究對象,經由收集、整理文獻與田野調查所得資料,呈現德欽法師一生的行誼,希望藉由此研究,記錄與探究德欽法師對靈山寺及台中佛教的貢獻。 |
目次 | 摘要 I 目次 II 圖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硏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架構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8 第二章 德欽法師的生平行誼、人格特質與承襲之法脈 14 第一節 德欽法師之生平行誼 14 第二節 德欽法師之人格特質 29 第三節 德欽法師所承襲之法脈 34 第三章 台中靈山寺的建寺與發展 36 第一節 青桐林靈山寺 36 第二節 遷建台中-台中靈山寺建寺 42 第三節 再建分寺-霧峰靈山寺建寺 49 第四章 德欽法師與台中佛教蓮社 52 第一節 德欽法師與台中佛教蓮社的關係 52 第二節 德欽法師任社長時參與的活動 54 第五章 結論 57 徵引書目 58 附錄 62 附錄一 菩提樹版本--比丘尼德欽上人事畧 62 附錄二 台中靈山寺開山監院大事記 63 附錄三 林家祖譜(頂厝) 68 附錄四 蓮因寺懺雲老和尚開示節錄 69 附錄五 台中蓮社參訪記實 71 圖次 圖2-1-1 德欽法師與德真法師合影 18 圖2-1-2 開山欽院德欽法師相片 22 圖2-1-3 德欽法師訃聞-1 24 圖2-1-4 德欽法師訃聞-2 24 圖2-1-5 臺中靈山寺開山德欽尼師告別法典 25 圖2-1-6 各佛教機關公祭德欽尼師 26 圖2-1-7 德欽尼師靈柩送葬 27 圖2-1-8 德欽法師舍利子-1 28 圖2-1-9 德欽法師舍利子-2 28 圖3-1-1 施德昌,《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臺灣佛教名蹟寶鑑》 37 圖3-1-2 青桐林靈山寺舊照 38 圖3-2-1 台中靈山寺舊照 43 圖3-2-2 臺中靈山寺淨土道場第八次佛七留念 44 圖3-2-3 台中靈山寺淨土道場第十次佛七留念 44 圖3-2-4 道源法師—民國四十五年應台中靈山寺禮請講地藏經 45 圖3-2-5 台中市靈山學苑招簡章 46 圖3-2-6 民國五十年靈山學苑第一屆畢業師生合影 46 圖3-2-7 靈山學苑學生就讀一年之回饋 47 圖3-2-8 靈山學苑學生念佛的感想 47 圖3-3-1 靈山塔落成紀念照 49 圖3-3-2 靈峰靈山寺舊講堂 50 |
ヒット数 | 39 |
作成日 | 2023.04.24 |
更新日期 | 2023.04.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