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著者 |
林榮俊 (著)
|
出版年月日 | 2010 |
ページ | 144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ebsite.fgu.edu.tw/?locale=zh_tw
|
出版地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佛光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生命與宗教學系 |
指導教官 | 許鶴齡 |
卒業年 | 98 |
キーワード | 慈濟人文課本; 生命教育; 內容分析法 |
抄録 | 本研究是以佛教慈濟基金會所編輯之《慈濟人文課本》的生命教育教材作為研究對象,配合國小兒童身心發展,以生命教育取向檢視教材內容。研究方法以內容分析法探究《慈濟人文課本》中之內容,針對生命教育取向歸類之屬性,探析《慈濟人文課本》中八大主題中的故事主旨、文中內涵、作者的用意,期能讓學童於受教後,能將書本中學到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並依據本研究的待答問題與資料分析的結果提出結論。其能對國小生命教育教材、課程教學以及未來相關研究兩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依據本研究所得結論為: 一、《慈濟人文課本》內容涵括生命教育健康生活、倫理道德、生涯規劃、生死教育、宗教教育取向。 二、《慈濟人文課本》教材故事內容多為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真實故事,較能引起學童的同理心。 三、《慈濟人文課本》教學進行時,教學者的教學策略若應用得當,有相輔相成之效。 四、教材內容涵括海外國家,透過故事對照,讓學童感受他們生長在台灣是幸福的,也能培養學童的國際觀。 因此對本教材給予建議: 一、教材的內涵應涵括各個宗教層面。 二、教材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和主角都較偏向中下階層,因此取材應涵括各階層。 三、教材內容中有關健康部分較偏向骨髓捐贈,較少提及目前青少年常見的飆車、自殺及毒品所留下的危害或後遺症等健康議題。 四、建議運用《慈濟人文課本》的教學者於教學中能加入時事等相關議題補充,學童較能清楚理解故事所訴求的中心點,對相關議題也會有較深入的瞭解與探討。 五、《慈濟人文課本》若能因應時空的變遷將教材重新修訂編排,並加入現在熱門的課題,例如:燒炭自殺、家暴、網咖、色情、賭博、濕地保育及節能減碳等相關議題,所獲得的迴響會更大。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文獻回顧 5 第二章 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與《慈濟人文課本》 第一節 生命教育意義、內涵與取向 15 第二節 國小學童身心發展狀況 25 第三節 國小生命教育課程 31 第四節 《慈濟人文課本》的源流 44 第三章 《慈濟人文課本》與生命教育 第一節 《慈濟人文課本》的宗旨與目標 48 第二節 《慈濟人文課本》的精神與內容 50 第三節 《慈濟人文課本》的特色與實踐 57 第四章 《慈濟人文課本》中的生命教育取向 第一節 低年級(信心篇)課文內容分析 64 第二節 中年級(毅力篇)課文內容分析 78 第三節 高年級(勇氣篇)課文內容分析 9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
ヒット数 | 49 |
作成日 | 2023.05.02 |
更新日期 | 2023.05.0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