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大學生觀功念恩對幸福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Observing Merits and Appreciating Kindness,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著者 陳志忠 (著)=Chen, Chih-chung (au.)
出版年月日2016
ページ138
出版者南華大學
出版サイト https://www3.nhu.edu.tw
出版地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南華大學
学部・学科名生死學系碩士班
指導教官張筱雯=Chang, Hsiao-wen
卒業年104
キーワード觀功念恩=Observing Merits and Appreciating Kindness (OMAK);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幸福感=happiness
抄録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觀功念恩表現與影響。本研究以嘉義縣某大學三個班級的學生共111名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A組43人、實驗B組34人及控制組34人,採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實驗A組學生接受每週一次共八次觀功念恩之實驗作業,實驗B組接受每週一次共八次心情塗鴉作業之實驗作業,控制組則在期間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
在量化方面,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分別之實驗前一週、實驗結束一周內,以「觀功念恩量表」、「幸福感量表」及「社會支持量表」為測量工具進行前測、後測。將所得之量表經描述統計、單因子共變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在質性資料分析方面,轉騰實驗A組近四百篇觀功念恩學習單進行主題分析法之分析,想要瞭解大學生觀功念恩表現和影響及大學生學習如何對父母觀功念恩。
本研究發現如下:
壹、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觀功念恩的表現。
一、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同儕觀功念恩」表現,施作觀功念恩、心情塗鴉作業與未作任何實驗;在數據結果沒有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父母觀功念恩」表現,施作觀功念恩、心情塗鴉作業與未作任何實驗,在數據結果沒有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師長觀功念恩」,施作觀功念恩與未作任何實驗,比做心情塗鴉作業有顯著差異。
貳、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對幸福感及社會支持方面的影響。
一、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幸福感方面,施作觀功念恩與沒有做觀功念恩及心情塗鴉作業,在幸福感方面數據結果沒有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實驗後,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在社會支持方面,施作觀功念恩與沒有做觀功念恩及心情塗鴉作業,在社會支持方面數據結果沒有顯著差異。
參、大學生實施觀功念恩作業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對父母觀功念恩。
觀功念恩質性分析實驗A組大學生「觀功念恩學習單」。從五十位學生中,謄寫近四百份觀功念恩學習單,進行觀功念恩的質性分析初探。本研究根據主題分析法瞭解大學生學習如何對父母觀功念恩,可分為九點:一、認識到父母照顧生活需求;二、體會到父母關心交友與外出安全;三、認知到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四、了解到父母是擔心孩子營養與身體健康;五、體會到父母在教導待人處事道理;六、瞭解父母是關心孩子;七、體認到父母是正確地;八、學習感恩父母;九、發現美的眼睛;作為後繼研究者在大學生學習如何對父母觀功念恩角度的參考。
最後根據研究之結果,希望能對觀功念恩研究者及未來後續研究、實務提出相關建議。

Using experimental design,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practicing Observing Merits and Appreciating Kindness (OMAK). 111students from three classes in a private university of Chiayi County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Of those 11students, 43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Experiment Group A which implementing an OMAK homework once a week for eight weeks. 34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Experiment Group B which implementing a drawing diary once a week for eight weeks. 34 people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from one-way ANCOVA showed that Experiment Group A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scale of Observing Merits and Appreciating Kindness for teachers. Mean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scales of Happines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Nine themes concerning how students observe their parents’ merits and kindness were developed from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ed from Experiment Group A’s OMAK homework. These themes include: (1) parents meeting their needs, (2) parents’ concerns about their safety and peer relationship, (3) the hardship that parents have gone through raising children, (4) parents worrying about their health, (5) parents’ wisdom for life, (6) parents’ love for their children, (7) parents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 (8) gratitude toward their parents, and finally (9) parents’ beautiful qualities.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MAK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目次摘要 I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Ⅳ
附錄 Ⅴ
圖目次 Ⅵ
表目次 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觀功念恩的理論與方法 9
第二節 觀功念恩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大學生幸福感相關研究 31
第四節 大學生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5
第一節 觀功念恩表現的量化統計 75
第二節 觀功念恩影響的量化統計 81
第三節 觀功念恩質性資料結果分析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9
中文部分 109
英文部分 115
附錄
附錄一 觀功念恩預試量表 116
附錄二 觀功念恩專家審查效度整理 121
附錄三 觀功念恩預試量表各構面題項分析結果 128
附錄四 觀功念恩預試量表刪題後各構面題項分析結果 130
附錄五 觀功念恩量表 132
附錄六 觀功念恩學習單 138
圖目次
圖3-1-1 研究架構 56
圖3-4-1 研究程序 72
表目次
表2-2-1 歷年來觀功念恩相關研究 27
表2-3-1 大學生幸福感相關研究 31
表2-4-1 大學生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43
表3-2-1 參與者性別統計表 57
表3-2-2 參與者年級統計表 58
表3-2-3 參與感恩活動或課程統計表 59
表3-2-4 參與宗教信仰統計表 60
表3-3-1 感恩量表工具摘要 63
表3-3-2 專家效度學者名單 65
表3-3-3 觀功念恩量表構面與題項分佈 66
表3-3-4 正式量表各分量表Cronbacα係數 68
表3-5-1 意義單元編碼 74
表4-1-1 觀功念恩作業之「同儕觀功念恩分量表」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76
表4-1-2 觀功念恩作業之「同儕觀功念恩分量表」共變數摘要表 77
表4-1-3 實驗A組、實驗B組、控制組在「同儕觀功念恩分量表」上前測、後測及事後比較統計表 77
表4-1-4 觀功念恩作業之「父母觀功念恩分量表」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78
表4-1-5 觀功念恩作業之「父母觀功念恩分量表」共變數摘要表 78
表4-1-6 實驗A組、實驗B組、控制組在「父母觀功念恩分量表」上前測、後測及事後比較統計表 78
表4-1-7 觀功念恩作業之「師長觀功念恩分量表」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79
表4-1-8 觀功念恩作業之「師長觀功念恩分量表」共變數摘要表 80
表4-1-9 實驗A組、實驗B組、控制組在「師長觀功念恩分量表」上前測、後測及事後比較統計表 80
表4-2-1 觀功念恩總量表與幸福感、社會支持前測相關 81
表4-2-2 觀功念恩作業之「幸福感量表」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82
表4-2-3 觀功念恩作業之「幸福感量表」共變數摘要表 83
表4-2-4 實驗A組、實驗B組、控制組在「幸福感量表」上前測、後測及事後比較統計表 83
表4-2-5 觀功念恩作業之「社會支持量表」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83
表4-2-6 觀功念恩作業之「社會支持量表」共變數摘要表 84
表4-2-7 實驗A組、實驗B組、控制組在「社會支持量表」上前測、後測及事後比較統表 84
ヒット数40
作成日2023.05.02
更新日期2023.05.0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69952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