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四證淨思想研究-以早期部派佛教阿毘達磨為中心=-The Research of Catvara-vi'suddha-karana -based on Abhidharma Philosophyof Earlier Scholastic Buddhism |
|
|
|
著者 |
胡慧敏 (撰)=Hu, Hui-min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1 |
ページ | 96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fu.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華梵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黃俊威=Wong, Chun-wai |
卒業年 | 99 |
キーワード | 四證淨; 四不壞淨; 部派佛教;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
抄録 | 佛教的一切修行要從信開始,所謂的信能養一切諸善根,也是道源功德母。信也是道品的內容,在精進、念、定、慧之上,加「信」而名為「五根」、「五力」。信根,也就是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與聖戒成就,是修行佛法的關鍵,也是佛弟子脫離凡夫俗子成為聖弟子,入「正性離生」成就須陀洹果的關鍵,可見四證淨在佛法之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本論文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早期的部派佛教這一段期間的經論做為研究對象,主題是「四證淨」思想之研究,所以本論文研究範圍,鎖定在《雜阿含經》與能代表早期說一切有部思想理論的論書:《阿毘達磨法蘊足論》、《阿毘達摩品類足論》就有關「四證淨」的部分做分析和比對,並做有系統的解析研究,以便讀者對早期佛教四正淨思想發展脈絡的了解。 全文約八萬字,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針對《雜阿含經》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將有關四證淨思想的經文做比對、分析。 二、針對《阿毘達摩品類足論》,將有關的四證淨思想,用對法分析的方式,研究分析出問與答。 最後再將研究成果做總結,並前瞻未來可能再研究的議題。
|
目次 |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Ⅱ 目錄 Ⅲ 表目錄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動機與範圍 1 第二節 四證淨的重要性與內涵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論文結構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介紹 5 第二章 阿毘達磨的起源與論書 8 第一節 阿毘達磨的起源與法數分別 8 第二節 三藏結集與部派分裂的原因 10 第三節 說一切有部的六足論 13 第三章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的四證淨思想 15 第一節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的簡介 15 第二節 《雜阿含經》中與證淨品有關的契經 17 第三節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證淨品〉與《雜阿含經》的關係 5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5 第四章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的四證淨對法分析〈辯千問品〉 56 第一節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的簡介 56 第二節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的1-26對的對法分析 59 第三節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的27-50對的對法分析 7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6 第五章 結論 92 第一節 綜論 92 第二節 論題的後序與展望 93 參考文獻 94 |
ヒット数 | 39 |
作成日 | 2023.05.18 |
更新日期 | 2023.05.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