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曇鸞的念佛思想初探=The Study of Tanluan’s Thought of Buddha-Remembrance
著者 蔡啟輝 (撰)=Tsai, Chi-huei (compose)
出版年月日2015
ページ111
出版者輔仁大學
出版サイト https://www.fj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輔仁大學
学部・学科名宗教學系
指導教官陳敏齡=Chen, Miin-ling
卒業年103
キーワード曇鸞; 往生論註; 他力; 念佛; 十念
抄録本文以北魏曇鸞法師的念佛思想為主旨,並以《往生論註》為主要文獻,目的是希望對曇鸞所建立的念佛理論有所理解,因此,本文依曇鸞的般若中觀背景為線索,將曇鸞的念佛思想追溯至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觀、唯識甚至是如來藏等思想之中,以探討曇鸞所追求的「作為大乘的念佛」。
論文的第一章,從當代學者的研究之中,嘗試對曇鸞的學思背景進行釐清,探討曇鸞在「四論佛性」方面的造詣,以及與中國當代道教和佛教各宗派間的交涉。第二章則從佛教念佛思想的發展過程中,探討曇鸞在《往生論註》中所主張的「易行道的念佛」,確係佛教一貫傳承的念佛思想。第三章以《往生論註》「觀察門」的國土十七種莊嚴為主要對象,探討曇鸞依世親在《往生論》中的「第一義諦妙境界相」、「願心莊嚴」和「入一法句故」的淨土思想,體會到淨土是如來大悲之德的迴向,並在「性功德」中以如來藏說表明自己所理解的淨土根源,並依如來法身之德所具備無量光壽的意涵,將淨土功德攝於阿彌陀佛之名號,且將《往生論》依自力止觀為主的五念門,轉成依他力稱名為主的五念門。在第四章,對於曇鸞著作中的念佛思想進行考察,整理出曇鸞欲使稱名念佛之事獨立化的意圖,並對以「十念相續」作為表示願生心而往生的思想作整理。在最後的第五章,探討曇鸞對於念佛者在願生心、信心和念佛之間的互動,在曇鸞所體會到淨土和名號的真實功德背景之中,本文最後也引用曇鸞在《往生論註》卷末的「冰上燃火喻」,說明念佛者依信靠他力本願的念佛而往生,以此成為曇鸞所要說的他力信心的法門。
對於曇鸞的念佛思想之總結,本文認為曇鸞所提示的念佛法門,除了提出稱名念佛之意圖外,彼以念佛作為表現信心的方式,而具有1.信受佛願、2.願生淨土及3.十念念佛等「信」、「願」、「行」三者不斷互動且深化的特色,成為一種動態的信仰論;並認為念佛的同時,即表示1.對佛之悲智的讚嘆,2.對佛之救渡的呼喚,3. 表現且成就念佛者的信心等三層意涵;曇鸞並以「乘佛願為我命」表示其宗教態度,認為眾生以念佛成就願生淨土,完成向著成佛的自利之行,同時成佛即是無限的利他之行,以念佛圓滿自他二利,以此說明念佛的大乘基礎。
目次研究動機 i
研究方法與回顧 ii
第一章 曇鸞的生平與著述 1
第一節 曇鸞的學思歷程 1
一、精研四論佛性之學 1
二、學仙法弘景傳仙術 3
三、棄捨仙道專弘淨土 4
第二節 曇鸞《往生論註》的立場 6
二、龍樹與世親之影響 8
三、曇鸞之抉擇:迴心淨土 13
第二章 佛教念佛思想的發展 16
第一節 佛教的念佛思想 16
一、原始佛教的念佛 16
二、部派佛教的念佛 20
三、大乘佛教的念佛 21
第二節 易行道的念佛 23
一、龍樹的易行道 24
二、曇鸞的易行道 25
第三章 觀察、讚嘆與稱名-從《往生論》到《往生論註》 28
第一節 觀察與讚嘆:國土十七種莊嚴 28
一、《往生論》的五念門概說 28
二、《往生論註》的淨土莊嚴解析:國土十七種莊嚴的逐項解析 28
三、《往生論註》淨土莊嚴之意涵 45
(一) 「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的妙有思想 45
(二) 「願心莊嚴」的方便思想 47
(三) 「入一法句」的淨土根源思想 48
(四) 小結-「性功德」中的如來藏思想 50
第二節 讚嘆與稱名:稱名為主的五念門 54
一、曇鸞對五念門的詮釋 54
二、小結:稱名為主的五念門 60
第四章 十念相續的念佛 63
第一節 淨土三經的念佛說 63
一、《無量壽經》的念佛說 63
二、《阿彌陀經》的念佛說 66
三、《觀無量壽佛經》的念佛說 68
第二節 十念相續的念佛 70
一、曇鸞著作中的「十念」 70
二「十念」的意涵 72
(一) 「十」字義 72
(二) 「念」字義 73
三、憶念與稱名的「十念」 73
(一) 以憶念為基礎的「十念」 74
(二) 稱名的十念 75
(三) 憶念與稱名的比較 75
四、十念相續與往生 77
(一)「十念相續」的念佛 77
(二) 十念相續、澄淨心與往生 78
第五章 願生心,信心與念佛 81
第一節 願生心與信心 82
一、願生心的生起 82
(一) 無生之生的願生說 82
(二) 願生心與欣淨厭穢 85
(三) 願生心與罪業 86
(四) 願生心與信心 89
二、信心的生起 89
(一) 關於信心的生起 89
(二) 輾轉相成的「我一心」 90
第二節 信心與念佛 93
一、信心即是念佛 93
(一) 淨土功德-名號-信心 93
(二) 冰上燃火喻 94
二、他力本願的念佛 97
結論 101
參考文獻 107
ヒット数38
作成日2023.05.22
更新日期2023.05.2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71242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