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二十一世紀新式佛塔:佛陀紀念館及其宗教、文化與教育功能的研究=A Study of the Fo Guang Shan Buddha Memorial Center and Its Religiou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
|
|
|
著者 |
王常琳 (撰)=Wang, Chang-lin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5 |
ページ | 189 |
出版者 | 南華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3.nhu.edu.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南華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何建興=Ho, Chien-hsing |
卒業年 | 103 |
キーワード | 佛陀紀念館; 佛塔信仰; 人間佛教; 太虛; 星雲 |
抄録 | 佛陀紀念館是因佛牙舍利而啟建。在形制上,屬於新式佛塔制式,是一座現代化的佛塔建築群;在功能上,它是一座塔寺合一的現代化佛塔,有著傳統佛塔信仰的精神傳承,同時也體現了傳統寺院功能和現代寺院的多元化功能。佛陀紀念館舉辦各種活動、交流、文藝展演與社會服務,體現了宗教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功能,成為引導人類向上、向善的淨化心靈之地。星雲的人間佛教推展,也落實在佛陀紀念館的軟硬體建設中:新式佛塔建築群的整體空間運用,有助於佛教教義的闡揚與文化藝術的推展,使大眾深受心靈淨化作用,體現了宗教教育與文化教育的功能。基於在佛教教義平等理念的弘揚下,佛陀紀念館也成為團結世界佛教與融合世界宗教的世界中心之一。總之,佛陀紀念館以現代化風貌,延續與弘揚傳統的佛塔信仰,成為佛教朝聖地和信仰中心。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主題說明 4 一、佛陀紀念館 4 二、佛陀紀念館的宗教、文化與教育功能 6 三、人間佛教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 一、文獻分析法 15 二、思想史方法 15 第四節 文獻檢討 17 一、佛塔 17 二、人間佛教 19 第五節章節概述 22 第二章 佛塔起源、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25 第一節 佛塔起源 25 第二節 佛塔形制演變 28 一、印度窣堵波形制 28 二、高塔型窣堵波形制 34 第三節 石窟寺院的起源與功能 38 一、寺 38 二、石窟 39 第四節 中國塔寺的起源、演變及其功能 42 一、佛塔起源 42 二、寺塔的功能演變 44 第三章中國佛教的現代化:二十世紀人間佛教 49 第一節近代中國佛教的積弊與新時代的挑戰 50 一、佛教的積弊 50 二、時代的挑戰 51 第二節 楊文會的佛教復興運動 53 第三節 太虛的佛教革新與現代化弘傳 57 一、革新理念的萌生 57 二、全國制度性組織 59 三、僧伽制度理念 61 四、現代化弘化 65 五、締造世界和平、建設人間淨土 68 第四節 星雲的佛教革新與現代化弘傳 74 一、革新理念的萌生 74 二、現代化弘法理念 80 第五節 星雲的現代化弘法模式 91 第四章 佛陀紀念館的建館理念、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101 第一節 建館緣起 101 第二節 建館理念 105 第三節 佛館形制及其功能分析 114 第五章 佛陀紀念館的宗教、文化與教育功能分析 125 第一節 宗教融合 128 一、世界佛教融合 130 二、世界宗教和平 132 第二節 現代化的文藝弘法 142 一、文學、藝術與音樂 142 二、科技運用 145 第三節 社會服務與淨化人心 159 一、社會活動 160 二、教育人心 163 第六章 結論 180 參考書目 185 |
ヒット数 | 37 |
作成日 | 2023.06.02 |
更新日期 | 2023.06.0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