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女性僧伽教育者之比較研究—以丹津葩默與悟因法師為例 |
|
|
|
著者 |
黃均筑 (撰)=Huang, Chun-chu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3 |
ページ | 150 |
出版者 | 南華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3.nhu.edu.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南華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陳美華=Chern, Meei-hwa |
卒業年 | 101 |
キーワード | 釋悟因=Wu Yin; 丹津葩默=Tenzin Palmo; 尼僧教育=education of buddhist nun; 女性修行 |
抄録 | 歷來,選擇出家的女性,在客觀修學環境條件上,均較為貧乏不足,某些區域甚且十分困窘。然這樣的情形,近數十年來大有轉變。雖說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發展情形,但普遍而言均有大幅的進步。我們不免好奇與探索的渴望,在這樣轉變過程中,是否出現了某些平凡而又不凡的人,藉環境勢力及其個人不凡的眼光及意志,進行了自我證成及提攜後進的努力,讓正向的轉變持續的擴大發酵。本論文選擇了當代西方藏傳女尼丹津‧葩默與臺灣香光尼僧團的創始人悟因法師為討論對象,試圖理解在以緣起性空立論的佛教領域,女性之可為與不可為,並就倆位共有的身份與作為,女性僧伽教育者與教育志業,進行綜論比較,期為志同於此的女性修學者樹立典範與參考。並進一步瞭解當代之佛教女性修行在整體質與量的提升與經營上,豐盈與匱乏之所在,優勢與困頓之所在,而能更清楚掌握戮力前行的方向。
For quite a long time, females who chose to become Buddhist Nuns were restricted and poorly supported in their educational conditions.However,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over the past decades. Although there is various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significant progress is evident as a whole.We may wonder whether some ordinary yet unusual people strived to attain self-enlightment and help new adherents through their great insight and strong will during this changing period.Contemporary western nun Tenzin Palmo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Nun Wu Yin from Taiwan Luminary Order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studied in the essay.By understanding female achievement and impediment to progresss in the Buddhism realm based on Theory of Dependant Origination and Emptines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including common identity and behavior of these two nuns, nun educator and education,we hope to set model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emale Buddhism learners.Furthermore, clearly steer the way forward means of better comprehending the richness and want, advantages and obstacles in promoting and managing contemporary Buddhism female learning.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發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5 第四節 全文架構 16 第二章 丹津‧葩默之時代背景及其生平 18 第一節 當代佛教在英國之發展 18 一、佛教在歐洲 19 二、佛教在英國 20 三、西方女性的社會地位 22 第二節 當代藏傳佛教在印度之發展 24 第三節 丹津‧葩默之生平 26 一、出家前 26 二、出家過程 30 三、修道過程 34 第四節 小結 42 第三章 丹津葩默與女性僧伽教育 44 第一節 丹津葩默之女性修行觀 44 第二節 創辦女性僧伽教育之緣起與內涵(含經營重點、含思維與方法策略) 50 一、緣起與內涵 51 二、經營重點 55 第三節 丹津葩默對當地社群之影響 64 第四節 小結 69 第四章 悟因法師之時代背景及其生平 71 第一節 當代佛教在臺灣之發展 72 第二節 女性在臺灣之角色 77 第三節 悟因法師之生平 82 一、出家過程 82 二、修學過程 85 第四節 小結 88 第五章 悟因法師與女性僧伽教育 90 第一節 悟因法師之女性修行觀 90 第二節 創辦女性僧伽教育之緣起與內涵 95 一、緣起與內涵 95 二、經營重點 99 第三節 悟因法師對當地社群之影響 109 第四節 小結 112 第六章 綜合比較分析 114 第一節 修學背景之比較 115 第二節 教育事業之比較 121 第三節 對當地社群影響之比較 126 第四節 小結 132 第七章 結論:西方與東方僧伽教育碰撞的火花 135 參考書目 139 一、中文部份 139 1.中文書籍 139 2.中文單篇文章 140 3.碩士論文 145 二、西文部分 146 附錄147 附錄一 147 附錄二 148 |
ヒット数 | 45 |
作成日 | 2023.06.05 |
更新日期 | 2023.06.0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