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A Study of Vijnaptimatrata''s Practice--According to the Ch''eng Wei-shih Lun |
|
|
|
著者 |
楊秀源 (撰)=Yong, Siew-yen (compose)
|
出版年月日 | 2013 |
ページ | 125 |
出版者 | 南華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3.nhu.edu.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南華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宗教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黃國清=Huang, Guo-cing、尤惠貞=You, Huei-jhen |
卒業年 | 101 |
キーワード | 成唯識論; 我法二空; 四智心品; 修行次第; 唯識無境 |
抄録 | 本文是依據《成唯識論》有次第地介紹唯識學的修行階位,共有五個階段: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更具體而言,這五個次第的安立可分成兩個階段,並經歷三個阿僧祇劫:一、準備階段是指資糧位和加行位;二、修證階段則是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 在準備階段時,資糧位的菩薩,為獲得最高的覺悟,從初發菩提心起,對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和深入理解。藉由正聞熏習,廣集福德、智慧的資糧,建立三十種心,即十住、十行和十迴向,可稱為地前三賢位。此階位偏重聞慧和福德資糧,故有順解脫分之稱。在加行位時,唯識菩薩透過四善根(煖、頂、忍和世第一法)之修行加功用行,逐漸地制伏和斷除所取和能取。此階位的菩薩具備決斷簡擇的能力,為趨向唯識實性作好準備,並偏重修慧和智慧資糧,故稱為順抉擇分。位於資糧位和加位的唯識菩薩可稱為凡夫菩薩,原因是尚未證得唯識實性,更是需要歷時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展開真正的菩薩行。 從修證階段的開始,也就是在通達位時,意謂著此時的唯識菩薩具備現觀的能力,對佛陀的教理有正確的了解,並初次證得無分別智,能如實地通達我、法二空之理。同時,分別起的二障種子完全地斷除。此時俱生起煩惱障的種子不再現行,也不會障礙證得菩提的修持,唯有在金剛喻定時才徹底滅盡。在修習位時,根據所通達我、法二空之理的基礎上,屢屢地修習,一分一分地斷盡俱生所知障的種子,徹底地制伏和斷除剩餘的二障包括種子和習氣,需歷時十地斷除十一障,費時兩個阿僧祇劫。在通達位和修習位的菩薩於親證真如基礎之上,漸次地圓滿福德、智慧資糧,而成為真實菩薩。到究竟位,即是佛位,斷盡二障的種子,證得佛果,轉煩惱障為涅槃,轉所知障為菩提。 藉由有系統性的修行次第引導,對於諸法實性能如實、直接地認知,同時,與唯識真如冥契,遠離虛妄分別的認識,進而啟發真正的智慧。簡而言之,斷除我、法二執,漸漸地趨向悟道證果的途徑,也就是開發自己的智慧。這不僅是唯識學追求的目標,也是佛教的本質。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3 第二節 現代研究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五節 全文架構概述 12 第二章 《成唯識論》和唯識學修行次第之理論 14 第一節 《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 14 第二節 《成唯識論》的宗旨和其論的架構 17 第三節 《成唯識論》唯識學修習次第之思想 18 一、 唯識無境的意義 18 二、 三性、三無性 20 三、 唯識實踐的目標 23 四、 八識與轉識成智 30 第三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預備階段 49 第一節 資糧位 49 一、 資糧位的定義和性狀 49 二、 大乘地前三賢位 52 三、 資糧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59 第二節 加行位 63 一、 加行位的界定和依據 64 (一) 加行位的定義和性狀 64 (二) 小乘四善根位 65 二、 大乘四善根位 68 三、 加行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74 第四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 77 第一節 通達位 77 一、 通達位的定義和性狀 77 二、 通達位修行的位次 80 三、 通達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85 第二節 修習位 87 一、 修習位的定義和性狀 87 二、 修習位的有相行修之位次 88 三、 修習位的無相行修之位次 97 第三節 究竟位 103 一、 究竟位的性狀 103 二、 四種涅槃 105 三、 四智心品 108 第五章 結論 116 第一節 「唯識無境」與實踐的內涵 117 第二節 地前三賢位與四善根 119 第三節 十地的修行與智慧的提升 120 第四節 唯識學的修習次第之當代意義 121 參考文獻 123 |
ヒット数 | 62 |
作成日 | 2023.06.05 |
更新日期 | 2023.06.0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