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論和平的可能性:從康德、孔漢思及池田大作的觀點出發=On The Possibility of Peace:The Viewpoints of Kant, Hans küng and Daisaku Ikada
著者 蔡佩蓉 (撰)=Tsai, Pei-jung (compose)
出版年月日2010
ページ83
出版者國立中山大學
出版サイト https://www.nsysu.edu.tw
出版地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國立中山大學
学部・学科名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官游淙祺=Yu, Chung-chi
卒業年98
キーワード康德; 孔漢思; 池田大作; 創價學會; 法華經; 人間革命
抄録本文試圖透過康德、孔漢思以及池田大作三人針對和平所提出的思想與行動出發,來探究、論述和平的可能性。康德是在其晚年完成畢生之作三大批判後,將研究目光從建立理論轉向對歷史、政治等現世問題的關注,影響後世最深的就是《論永久和平》此一論文,可謂是論和平的一個重要的起點。內容提倡建立共和制的憲法、和平聯盟以及世界公民的概念,讓「如何達成永久和平」成為一個讓世人關注的問題。繼康德之後,二百多年後的現在,本文探究了西方的代表德國神學家孔漢思,其有鑒於全球化問題的蔓延,提出了「世界倫理」的構想,期盼透過宗教間的對話,擬訂一份能普遍運用於所有人類的「世界倫理宣言」,以期能透過此宣言匡正人類錯誤的行為並建構一個和平的世界。而在東方便有日本的池田大作,以身為佛教徒的一員對推動世界和平的行動不遺餘力,期盼透過倡導釋尊佛法《法華經》中「眾生皆有佛性」的精神,致力於宗教間、文明間的對話行動,更成立國際創價學會,倡導「人間革命」的運動,期盼從每一個人的意識改革開始,達成永久和平的理想。本文即是從三人的和平思想出發,試圖探究出和平的可能性,就是要有非暴力的決心,要從「以法制勝」的觀點切入、人類要有身為世界市民的自覺,促進文明間對話的行動,還有發揮宗教的社會使命。儘管三人的思想不盡相同,但對於企求和平的初衷及思想卻是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期盼透過本文發展出尋求和平的可能性。
目次前言 3
第一章 和平論的起點:康德的《論永久和平》
1-1. 《論永久和平》的背景及基礎 05
1-2. 《論永久和平》內容概要 07
1-3. 為公民社會立法:共和制的憲法 12
1-4. 為國際秩序立法:和平聯盟及世界公民的觀念 14
1-5. 《論永久和平》的價值與影響 15
第二章 孔漢思的「世界倫理」構想
2-1. 「世界倫理」構想背景與源起 18
2-2. 為何需要「世界倫理」? 21
2-3. 「世界倫理」的內涵、原則及特徵 23
2-4. 「世界倫理」可能的路徑:跨文化對話 29
2-5. 建立「世界倫理」的內在困難 32
第三章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與行動
3-1. 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的形成背景 38
3-2. 池田大作與《法華經》 42
3-3. 《法華經》精神的現代意義 56
3-4. 池田大作與創價學會 62
3-5. 池田大作和平思想面臨的挑戰:與「無明」的奮戰 65
第四章 論和平的可能性
4-1. 杜絕戰爭=和平? 「非暴力」的決心 67
4-2. 「以法致勝」的觀點 68
4-3. 世界公民的自覺 70
4-4. 促進文明間的對話 72
4-5. 宗教的社會使命 73
結語 76
參考文獻 79
ヒット数37
作成日2023.06.08
更新日期2023.06.28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72430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