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梵漢對比視角下的《維摩詰經》語法研究=A Grammatical Study of the “Vimalakīrti Nirdeśa Sūt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nskrit-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
|
|
|
著者 |
林家妃 (著)=Lin, Chia-fei (au.)
|
出版年月日 | 2023.07.26 |
ページ | 245 |
出版者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
出版サイト |
https://cl.site.nthu.edu.tw/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博士 |
学校 | 國立清華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中國文學系 |
指導教官 | 陳淑芬=Chen, Shu-fen |
卒業年 | 111 |
キーワード | 《維摩詰經》; 梵漢對比; 語言接觸、; 語序; 「主題-評述」結構 |
抄録 | 本文取材梵本《維摩詰經》與其傳世的三部漢譯本──分別由三國吳支謙、姚秦鳩摩羅什和唐玄奘翻譯──,以對比法考察梵語單句、合句、複句和分詞構句與其譯文結構的對應關係,以及不同時期的語法表現。 考察結果,梵語單句的定式動詞句的SOV語序和複合詞語序對漢語受事前置句式有過一定影響,並討論漢譯佛經語言「與」字被動句的成因。合句方面,受梵語合句傾向使用關係詞語合成分句的影響,經同經異譯比較,顯示隨時代推演,越後期的文本使用越多關係詞語連接分句,加速漢語由意合到形合的轉變。複句方面,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策略是主題化;形容詞從句和副詞從句的翻譯,則視篇章類型而定,敘事篇章對應「主題-評述」結構;論說篇章,對應「主題-評述」和「條件-推論」。分詞構句方面,梵語絕對分詞構句,敘事篇章總體對應漢語「主題-評述」;獨立分詞構句,為了標記原典獨立結構與主要子句的主語不同,譯文以「時」、「後」標明句界,傾向強制使用。 總之,漢語在與語言類型差異極大的梵語長期接觸下,漢語除了作為主題優先語言的特點更加顯耀之外,同時加速由意合到形合的轉變。 |
目次 |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目次 ix 凡例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意義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材料時間差質疑 4 一、 研究方法 4 二、 材料時間差質疑 8 第三節 研究材料 10 一、 梵文文本 14 二、 漢語譯本 18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評述 24 第一節 佛教漢語的語言性質 25 第二節 漢譯佛經語法研究回顧與評述 27 一、 1980年以來的漢譯佛經語法研究 27 二、 梵、漢語語言對比 30 (一) 梵、漢語的語言類型和語法手段對比 30 (二) 梵、漢語的詞類對比 32 (三) 梵、漢語的句式對比 36 1. 受事前置句 38 2. 「若VP時」結構 42 3. 選擇關係「為……為……」式 46 4. 關係代詞及關係結構的翻譯 46 第三章 梵語單句的翻譯 48 第一節 梵語單句的語序 48 一、 傳統語序 49 二、 語用因素導致的語序改變 56 第二節 《維摩經》中單句的翻譯 57 一、 主動語態和中間語態 58 二、 被動語態 66 第三節 梵語受事前置的翻譯 74 一、 受事主語句的梵語影響來源 75 (一) 定式動詞句的語序 76 (二) 複合詞的語序 79 (三) 漢譯《維摩經》受事前置的特點 81 二、 「與」字被動句 82 (一)「與」字被動句的界定 83 (二) 上古漢語「圍」、「繞(/繞)」的用法 87 (三)「與」字被動標記的成因 89 三、 小結 95 第四章 梵語合句的翻譯 97 第一節 梵語對等關係詞語的介紹 97 第二節 《維摩經》中梵語合句的翻譯 102 一、 並列關係:ca、tathā(api) 102 (一) 關係詞語:復(有)/與/并/及 102 (二) 關係詞語:若……若…… 104 二、 轉折關係:ca……ca……/(api)tu…… 108 三、 選擇關係:kim……uta/……vā 112 四、 推論關係:tat、tasmāt、tena 123 第三節 梵語並列關係詞語對漢語關係詞語的影響 126 第五章 梵語複句的翻譯 128 第一節 梵語複句的種類 128 第二節 漢語的「主題-評述」結構 129 第三節 名詞從句的翻譯 131 一、 梵語名詞從句的特點 131 二、 《維摩經》中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 133 三、 梵語名詞從句的翻譯策略:主題化 138 (一) 上古漢語名詞化手段:「主之謂」結構 138 (二) 主題化策略 140 第四節 形容詞從句的翻譯 141 一、 梵語形容詞從句的特點 141 (一) 關係結構介紹 141 (二) 梵語的關係結構:關聯式主從句 143 二、 《維摩經》中梵語形容詞從句的翻譯 146 (一) 中心名詞在關係從句 146 (二) 中心名詞在關聯主句 151 (三) 中心名詞同時在關係從句與關聯主句 155 (四) 無中心名詞 158 三、 梵語帶形容詞從句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164 (一) 敘事篇章:「主題-評述」結構 164 (二) 論說篇章:「主題-評述」結構和「條件-推論」複句 164 第五節 梵語副詞從句的翻譯 165 一、 梵語副詞從句的類型 165 二、 《維摩經》中梵語副詞從句的翻譯 166 (一) yadi 166 (二) sacet 171 (三) 時間:yadā……tadā…… 175 (四) 空間:yatra……tatra/tatas…… 180 (五) 方法:yathā......tathā...... 186 三、 梵語帶副詞從句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190 (一) 對應從屬關係詞語副詞從句的譯文結構 190 (二) 對應副詞從句的譯文結構 191 (三)「在+所(+名)」 192 第六章 分詞構句的翻譯 200 第一節 絕對分詞的翻譯 200 一、 梵語的絕對分詞 200 二、 《維摩經》中絕對分詞的翻譯 200 三、 梵語帶絕對分詞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205 第二節 獨立結構的翻譯 207 一、 梵語的獨立結構 207 二、 《維摩經》中獨立位格的翻譯 208 三、 《維摩經》中獨立屬格的翻譯 215 四、 梵語帶獨立結構所對應的譯文結構 224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227 第一節 結論 227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未來展望 229 參考文獻 233 一、 傳統文獻 233 二、 近人論著 234 (一) 經論譯本 234 (二) 研究論著 234 (三) 網路資料 245 |
ヒット数 | 5 |
作成日 | 2023.11.09 |
更新日期 | 2023.11.0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