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中的佛教倫理思想—基於護生、環保理念之探究=Study on Buddhist Ethics in The Sutra of Golden Light :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
|
|
著者 |
謝聖聆 (著)=釋真聖 (au.)
|
出版年月日 | 2023 |
ページ | 168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 |
出版サイト |
https://ph.hfu.edu.tw/admiss/recruit.php?class=102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華梵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哲學系碩士班 |
指導教官 | 王惠雯=Wang, Hui-wen |
卒業年 | 111 |
キーワード | 金光明經=Golden Light Sutra; 佛教倫理=Buddhist ethics; 護生=life protection; 放生=animals release; 生態保護=ecological conservation |
抄録 | 本文研究基於眾生平等的大乘佛教觀念,透過對《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之研究,結合對現實環境的分析,觀照佛教倫理思想的實踐方式,樹立符合慈悲本懷的護生觀念,提倡有利生態保護的放生方式。探討的內涵包括大乘佛教典籍、戒律思想、護生觀和菩薩思想等等,說明佛教倫理的意義,在於強調悲智雙運的重要性,希望啟發深度內省的思辨歷程,結合止持和作持,實踐般若智、般若行。立基在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觀念,促進友善對待大自然之中的芸芸眾生,將慈悲、平等的護生理念落實於個人觀修的生活之中,體現佛教倫理的核心價值。 |
目次 |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次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一、 基於社會上的放生亂象 3 二、 佛教護生意涵 3 三、 佛教緣起思想與護生關係 4 四、 佛教護生的實踐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及學界研究成果 5 一、 《金光明經》注疏的內容 5 二、 當代的新詮解 9 三、 佛教護生與環保的研究成果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論文大要 15 第二章《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中的佛教倫理思想 19 第一節 經文中的倫理思想之分析 19 一、 緣起法 19 二、 以己度他情 27 三、 同體共生 30 四、 大乘菩薩法 33 第二節 眾生的依存關係-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觀點 44 一、 有情世間 44 二、 器世間 55 第三節 倫理實踐的目標導向-修行解脫觀 59 一、 人天果報 62 二、 出世間的功德 63 第三章佛教倫理展現的護生觀與哲學反思 65 第一節 相應於大乘佛典的內涵 66 一、 戒殺養慈 66 二、 放生行善 69 三、 護生護心 76 第二節 基於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 80 一、持戒 82 二、佛門行持 85 第三節 基於傳統的佛教法會儀式 91 一、 放生儀軌 91 二、 三歸依 93 三、 法會施食 96 第四節 基於強調茹素的飲食觀 97 一、 從三淨肉到不食眾生肉的倫理意涵 97 二、 以長養慈悲心為原則 103 第四章佛教護生、生態環保的理念與理想 105 第一節 根本理念 105 一、 結合空性義理-傳統放生活動的反思與轉化 106 二、 思辨真實功德-從放生與護生的一體原則建立基本教育 116 三、 強調悲智相生-佛法智慧原則的融入與開展 118 第二節 佛教護生與生態環保的實踐理想 122 一、 倫理思想的再反思-順應時代的轉變 122 二、 維持生態保護環境 129 第三節 佛教倫理觀的理想原則 137 一、 動物倫理 140 二、 環境倫理 146 第五章 結論 151 第一節 本文研究成果 151 第二節 檢討及建議 153 參考書目 157 |
ヒット数 | 10 |
作成日 | 2023.11.14 |
更新日期 | 2023.11.1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