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說⼀切有部論書中的「戲論」觀=The Concept of Prapañca in the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
|
|
|
著者 |
陳氏心 (著)=釋同進 (au.)
|
出版年月日 | 2023 |
ページ | 72 |
出版者 |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
出版サイト |
https://bs.dila.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法鼓文理學院 |
学部・学科名 | 佛教學系 |
指導教官 | 劉思妙(釋見弘)=Liu, Shi-miao |
卒業年 | 111 |
キーワード | 戲論=Papañca; 愛戲論=love prapañca; 見戲論=seeing prapañca; 念=concept; 世俗⾔論; 相違⽭盾的表達 |
抄録 | 在佛教經論中的「戲論」對於解脫是一種過患,修行者必須遠離戲論,才能達到涅槃。所以,了解「戲論」的過患及滅除「戲論」的方法,對於一位志於解脫的修行者而言非常重要。在漢譯初期佛典中對於「戲論」(papañca)的語詞時候並不相應。然而佛法發展至部派佛教的時侯,皆述及「戲論」的用語。譬如快樂的、世俗言論的,以及互相矛盾的表達用語。此用語清楚說明與個體的心所活動有關係,並其與內心活動的涵義有關,所以導致障礙行者解脫的力量。尤其,在有部論書也指出「戲論」作為煩惱之義,並分為愛戲論、見戲論二類。此愛見戲論被受、想所控制於是產生我執。此外,有部論書還有指出運用四無量心來培養大悲心與福德資糧。同時調伏愛、見戲論,可以得到解脫煩惱痛苦與生活中的六種好處。總之,第一、在有部論書中指出戲論一種負面導致痛苦與輪迴的意涵,第二、在離開這些戲論的事項上會得到涅槃,也是究竟的解脫。 |
目次 |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目次 vi 略符 vii 誌謝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2 第三節 學術研究回顧 3 一、以「戲論」為主題的文獻 3 二、間接說明「戲論」 8 第二章 初期佛教中「戲論」語詞 12 第一節 戲論(pāli:papañca, skr:prapañca)的字義 12 第二節 阿含經中「戲論」的分佈與定義 13 一、「戲論」的分佈 13 二、「戲論」的意涵 14 (一)「戲論」指—無意義的言語與行為 14 (二)「戲論」指邪思惟 15 (三)「戲論」指無意義的言論 18 (四)「戲論」指「念」或「分別」的概念 21 第三節 滅戲論方法 23 一、滅戲論的方法 23 (一)知此「戲論」 23 (二)修六觸入處、離欲與離諸虛偽 25 1. 修六觸入處(phassāyatanānaṁ ) 27 2. 離欲(Virāga) 29 二、滅戲論的結果 31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有部論書中的「戲論」用語 33 第一節 有部論書中的形成與概述 33 一、有部論書的分期 34 (一)第一分期 35 (二)第二分期 35 (三)第三分期 36 (四)第四分期 36 二、《俱舍論》Abhidharmakośa的結構 37 第二節 有部論書中「戲論」的分佈與定義 39 一、「戲論」的分佈 39 二、「戲論」的意涵 42 (一)「戲論」與煩惱 43 1. 戲論指愛戲論與見戲論的二種煩惱 43 2. 戲論指貪等煩惱 51 (二)「戲論」指世俗言論 (gadanti) 51 (三)「戲論」指互相矛盾的表達 54 第三節 滅戲論的方法 57 一、滅戲論的方法 57 (一)修數數觀察-聞思修三學 57 (二)修四無量 58 1. 認識四無量 58 2. 四無量對治愛戲論與見戲論 59 3. 四無量對治貪等之戲論 60 (三)戲論即十二處皆是無常觀 61 (四)滅受、想起滅定 62 二、滅戲論的結果 63 (一)能證阿羅漢 63 (二)不耽著戲論,能證二解脫,得六種好處 64 (三)以不可言論六處既滅,絕諸戲論得涅槃 65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四章 結論 68 引用文獻 69 |
ヒット数 | 10 |
作成日 | 2023.11.23 |
更新日期 | 2023.11.23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