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說一切有部禪支之研究=A Study of Dhyānāṅga according to the Sarvāstivāda School
著者 釋鍊玉 (著)=Shih, Lian-yu (au.)
出版年月日2022
ページ60
出版者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出版サイト https://bs.dila.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法鼓文理學院
学部・学科名佛教學系
指導教官莊國彬=Chuang, Kuo-pin
卒業年110
キーワード禪定=absorption; 禪支=dhyānāṅga; 四禪八定=four dhyānas on the form-realms and the eight concentrations; 中間定=Middle Concentration;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School
抄録 說一切有部的思想對大乘佛教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可以說,始於《阿含經》和《尼柯耶》的佛教道理經過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時代後傳到了大乘佛教。那麼應該說,在部派佛教中,有部的思想正處於從早期原始佛教走向大乘佛教的路上。從這種觀點,對有部的禪定與禪支的研究,在大乘佛教禪的教義方面會有提供有關其起源的蛛絲馬跡。
早期佛教禪定的教義跟其他教義一起根據各個部派的傳統看法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在本論文要研究在有部禪定出現的有關禪支的教義。有部禪定有四禪八定和無心定。四禪中從初禪到第四禪每個禪定有跟其禪定相應的禪支。另外,跟著禪定當中有沒有尋、伺的禪支的情況,在上座部談論五禪說,有部創造了未至定和中間定。這個未至定和中間定的禪定是在有部出現的有部獨特的禪定理論,似乎是說未至定和中間定並非出自《阿含經》與《尼柯耶》。在本論文將探討禪支的定義、禪支和禪定的關係、禪支的作用、在禪定論的道理上有部的特徵。
目次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文獻回顧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說一切有部禪定理論 11
第一節 初期佛教與阿毘達磨的禪定理論 11
一、 有關禪定傳統的概念 11
(一)佛教成立之前印度的禪定 11
(二)初期佛教的禪定 12
二、 定(samāpatti)的探索 14
(一)等至(samāpatti) 14
(二)等持(三摩地samādhi) 16
(三)等引(samāhita) 18
(四)靜慮(dhyāna) 19
第二節 有部禪定(靜慮:dhyāna)的架構 20
一、 近分定與根本定 20
(一) 近分定的定義 21
(二) 在禪定近分定的角色 22
(三) 根本定 22
二、初禪的近分定——未至定 23
(一) 未至定定義 23
(二) 未至定的建立原因 24
(三) 未至定跟近分定的差異 25
三、 中間定 25
(一) 何謂中間定 25
(二) 中間定概念的建立 27
(三) 中間定建立的地方 27
(四) 有部禪定論中最獨特的概念 29
四、 兩個無心定 29
(一) 無想定 29
(二) 滅盡定 31
第三章 說一切有部的禪支論 34
第一節 禪支的語詞的定義 34
一、 《阿含經》中的禪支的語詞 34
二、 《尼柯耶》中的禪支的語詞——巴利文語詞 35
三、 有部的禪支的語詞 36
第二節 有部禪支的定義 38
一、 禪支——Dhyānāṅga的探索 38
二、 禪支的定義 39
(一) 初禪的禪支 40
1. 尋(vitarka)與伺(vicāra) 40
2. 喜(prīti) 41
3. 樂(sukha) 41
4. 心一境性(cittaikāgratā) 41
(二) 中間定的禪支 42
(三) 第二禪的禪支 43
1. 內等淨(adhyātma-saṃprasāda) 43
(四) 第三禪的禪支 44
1. 行捨(upekṣa) 44
2. 正念(smṛti) 45
3. 正慧(saṃprajñāna) 45
4. 受樂(vedanā-sukha) 46
(五) 第四禪的禪支 46
1. 不苦不樂受(aduḥkhāsukhāvedanā) 46
2. 念清淨(smṛtipariśuddhi) 46
3. 捨清淨(upekṣāpariśuddhi) 47
第三節 禪支的功能 47
一、 禪支只出現在四禪定的原因 47
二、 禪支的作用 48
三、 禪支的譬喻 49
第四章 說一切有部的禪支與《瑜伽師地論》的關係 51
第一節 《瑜伽師地論》中的禪支 51
一、 有部對於瑜伽行派的影響 51
二、 《瑜伽師地論》裡出現的有部禪定與禪支 52
第二節 《瑜伽師地論》中的禪支與有部禪支的比較 53
一、 禪定——有部與《瑜伽師地論》的不同 53
二、 禪支——有部與《瑜伽師地論》的不同 54
第五章 結語 56
參考文獻
1. 經典文獻 58
2. 參考文獻 58
ヒット数10
作成日2023.11.23
更新日期2023.11.23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87659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